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现役反坦克导弹有多强?这一型号可击穿任何坦克

中国现役反坦克导弹有多强?这一型号可击穿任何坦克
2018年09月28日 15:27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中国反坦克导弹发展5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红箭”系列为主的庞大的反坦克导弹家族。主要包括红箭-73,以及彻底大改的AFT-07系列,红箭-8系列,红箭9系列,红箭10系列和红箭11/12系列。此外还有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使用的AKD-9/10系列空地反坦克导弹,具体型号共计一百多个,现役型号也有20个以上。

  红箭-73,是中国军方装备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我国反坦克导弹的鼻祖。红箭-73反坦克导弹是仿制前苏联“AT-3”型(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的产品,1978年设计定型,是中国军方装备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1979年定型并批量装备部队,填补了中国反坦克导弹装备的空白。

  “红箭-73”是目视跟踪、三点导引、手动控制、导线传输指令的中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该导弹射程为3000米,速度为120米/秒,破甲威力为150毫米/65度,由于该导弹性能比较先进、体积小、成本低,因此得以大量装备部队,并参加了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和80年代的边境地区保卫战,取得了较好的战果。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研制第二代主战坦克,决定配备炮射反坦克导弹,因此着手研制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由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仍旧难以配备主战坦克,所以这个项目改由炮兵接手,这就是红箭-8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

  红箭-8的性能较好,射程为3000米,速度为200米/秒,破甲威力为静破甲800毫米,动破甲威力为180毫米/68度,装备部队后也经过了多次改进,特别是发展了国产第一型机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红箭-8B”,至今仍旧是中国陆军航空兵的主要装备。

  由于现代战争的需要,由于多国坦克坦克装备有反应装甲,红旗-8能否正面击穿其主装甲要看战术是否有效。于是红箭9-反坦克导弹就应运而生了。

  红箭-9采用了激光指令传输体制,取代了导线,导弹的飞行速度更快。红箭9拥有新型的串联战斗部和引信。导弹战斗部,按作战使用需要设计成串联战斗部,既能对付未装反应装甲的坦克,也能对付装有反应装甲的坦克。静破甲垂直穿透厚度可达1200毫米,而美国“陶”-2A重型反坦克导弹的静破甲垂直穿透厚度仅为1040毫米。 “红箭”-9可击穿带PBFY-1反应装甲的320毫米68度倾斜放置的均质装甲钢靶,这意味着红箭9可以摧毁世界上任何现役主战坦克,可谓“一击必杀”,其威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红箭-9A是在“红箭”-9的基础上研制出的改进型车载反坦克导弹系统。 红箭-9A采用了毫米波指令传输的方式代替了激光指令传输,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发射装置将毫米波作为传输指令的载体,把导弹偏离目标的信息以及如何进行修正的指令发送给正在向目标飞行的导弹,导弹即可不断地修正飞行轨道,直到命中目标。

  随着近些年中国陆军重型机械化部队的发展,原属于集团军炮兵旅装备的大量红箭-9反坦克导弹,已经被下放到重型合成旅。红箭-10替代。

  红箭-10是我国现役新一代重型反坦克导弹,首次露面是在2015年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红箭10采用2个4联装导弹发射装置,8枚待发单,采用第二代履带式步战车底盘的重型自行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红箭-10采用双室双推固体火箭发动机,光纤制导,既可以采用“发射后不管”的自动寻的模式,也可以采用“人在回路中”的“发射+观察+修正”模式,打击方式很灵活,命中精度很高。红箭-10采用串联聚能穿甲战斗部,能从正面打穿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正面防护装甲,也能采用攻顶模式,打击坦克装甲车辆防护最脆弱的顶部。一个反坦克导弹连配属9辆发射车,可在4分钟内消灭10千米开外的60至70个装甲目标,相当于外军一个拥有200多辆坦克和步战车的常规装甲旅的三分之一实力。(作者署名:科罗廖夫)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