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涡桨发动机获突破 或助固定翼预警机起降辽宁舰

中国涡桨发动机获突破 或助固定翼预警机起降辽宁舰
2018年06月07日 17:50 新浪军事
举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中国海军目前已经一只脚迈入了双航母时代,而关于首艘弹射起飞、拦阻降落的国产常规动力航母(我们姑且称之为003型)开工的消息也不绝于耳,那么一个重要的舰载机成员就又会反复被人提起,类似于美国海军E-2“鹰眼”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空警600?)何时能够横空出世,解答这个问题,要从最关键的发动机说起,而如今,这款发动机有了新的消息。

  大家都知道,西飞曾经利用一架运-7研制过代号为JZY01的舰载预警验证机,但整体而言,它更多还是验证性质,一款动力、航程都过关的舰载预警机平台,必须从头开始研制,JZY01依然使用国产运-8特种机和运-9所用的涡桨6C发动机,它采用了复合材料6叶桨,单台推力是5100马力(合3751KW)。

  图片:JZY-01验证机

  事实上,涡桨6C的推力水平已经和“鹰眼”所用的艾利逊T56-A-427型涡桨发动机类似,后者推力是3800KW,但问题在于涡桨6C脱胎于俄制AL-20发动机,单台干重是1040公斤,而T56仅有880公斤,功重比方面差距巨大,因此为何我军运-8、运-9特种机已经满天飞了,中国的相控阵预警雷达技术也相当牛了,舰载预警机平台却一直难产,应该和涡桨6C功重比不足有关系。

  图片:鹰眼之心——艾利逊T56-A-427涡桨发动机

  舰载预警机的“心脏病”顽疾,解决的药方就是前些年展出的全新一代5000KW级国产涡桨发动机。而在6月5日,中国航发就披露了两种新型民用涡轴、涡桨发动机的研制进展,其中代号为AEP500的新一代涡桨发动机,被指出“对标当代国际先进涡桨发动机技术指标,开展零部件、系统和整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及集成验证,大提升中国大功率涡桨发动机研发能力,满足国内未来民用先进涡桨支线客机、中型货运飞机等平台对动力装置的需求。”

  图片:AEP500和AES100,后者被认为是直10用的涡轴9发动机民用版,中国航发 图片

  这很可能就是早在2010年的珠海航展上曾亮相、并且研制近10年的新一代5000KW级涡桨发动机的民用版本,中国航发披露,AEP500计划2020年完成首台验证机试制和试验,2028年适航取证。考虑到民用航发研发需遵循市场规范和完成取证,事实上它的军用版进度上肯定会优于它,2020年左右可能就会和舰载预警机顺利“会师”。

  事实上,涡桨发动机一直反而是国产航发一大弱点,涡桨6再怎么改都是脱胎于1957年研制的AL-20,底子上已经落后了很多。如果5000KW级涡桨发动机进展顺利,它不仅将用于舰载预警机,还可以用于新一代中型运输机,也就是之前展出过的运-30,彻底改变中国国产涡桨发动机技术落后的局面。

  图片:使用涡桨6C的空警500,感谢原作者

  如果5000KW级新型涡桨发动机进展不顺利,我们也为舰载预警机的动力找好了过渡产品。我国涡桨、涡轴发动机研制、生产的大本营——中国航发动研所/南方动力,曾披露涡桨6C的进一步改进型涡桨6E在研,它计划采用气冷涡轮叶片,提高涡轮前温度,并增高转速,使发动机的功率增加221千瓦,达到近4000KW的水平。

  图片:中国未来舰载预警机想象图,感谢原作者

  通过涡扇10的研制,让中国的军用涡扇发动机研制一下子扭转了局面,支撑了歼-11B、歼-16甚至是歼-20项目的前进,而通过5000KW级新型涡桨发动机的研制,或许困扰中国未来舰载预警机、中型运输机动力不足的问题,也将得到彻底扭转。

  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对未来中国航母的意义非凡,它的探测能力、滞空续航能力都远超现有的直-18预警直升机,大大拓展中国海军航母编队的预警能力,这型新型涡桨发动机动力澎湃,甚至可以支撑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在辽宁舰和首艘国产航母上滑跃起飞,重要性不言而喻。(作者:乌龙防务评论  微信公众号:wulongfangwu1 )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