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如何分清分清我军苏27系列:20个细节看歼11歼15歼16

如何分清分清我军苏27系列:20个细节看歼11歼15歼16
2018年03月19日 10:08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后台留言,询问如何区别我军的苏-27系列飞机。尽管知道这事儿的工作量很大,但择日不如撞日,索性就作为本周第一篇了。

  随着我军装备的“侧卫”型号越来越多,想要用类似“如何区分歼-11和歼-11B”这样一组问答来解释这些型号之间的区别,实在容易遗漏,而且看着也混乱。

  安能辨我是雄雌?

  所以我们只能用笨办法,从头到尾一点点找出了20条特征(主要是构造特征,其他涂装特征将在这20条之后提到)。这自然未必完全,但应该能囊括读者朋友们在公开图片中,要识别“侧卫”家族所需的外部特征,权作参考。

  (注:由于歼-11就是苏-27SK的散件组装产品,两者特征几乎完全一致,因此下文统称为苏-27)

  红圈处都是本文提及的一些区分特征,读者朋友们不妨读完全文后再回头看看这架“侧卫”的特征指向了哪些细节~~

  一、雷达罩和空速管(识别重点:※※※※,多用于侧视图)

  如果机头雷达罩是深灰色(且向后延伸到机头下方形成三角),下方有浅灰色圆弧形色块——苏-27/苏-30(左上)

  如果机头雷达罩是黑色——歼-11B/BS(右上)

  如果机头雷达罩是浅灰色,且有空速管——歼-15(左中)

  如果机头雷达罩是浅灰色,且无空速管——歼-16/16电战,或者苏-35(右中)

  如果机头雷达罩是浅灰色,且无空速管,但雷达安装角度向上倾斜——歼-11D(左下)

  如果机头雷达罩是白色——海航苏-30MKK2(右下)

  附注:雷达罩后方的圆角矩形电介质板——仅苏-27/苏-30有此特征,大部分为白色,少数为灰色,往往随着进厂保养修理而发生变化。

  如果位于风挡正中央——苏-27,歼-11B/BS(左上)

  如果位于风挡右侧,且外形与苏-27相似——苏-30,苏-35,歼-15(右上)

  如果位于风挡右侧,且孔径较大,带有可旋转保护盖——歼-16,歼-11D(左下)

  如果没有——歼-16电战(右下)

  三、抬头显示器 / 平显(HUD)(识别重点:※※※,多用于局部图)

  如果是折射HUD(一组小型无色玻璃)——苏-27/30/35(上)

  如果是衍射HUD(一片带有较粗边框的大型绿色玻璃)——国产苏-27系列(下)

  四、座舱盖底部中央横梁与暗舱罩支架(用于培训前舱飞行员仅靠仪表飞行的能力,使用时在支架上覆盖暗色布)(识别重点:※※,多用于局部图)

  无横梁——所有单座侧卫系列(左上)

  有横梁且有暗舱罩支架——苏-27UBK,歼-11BS(右上)

  有横梁但无暗舱罩支架——可能是任意一种双座侧卫,因为暗舱罩是可拆卸设备(下)

  五、机头左侧空中受油管和机头左右两侧的夜间加油照明灯(识别重点:※※※,多用于侧视图)

  如果没有——苏-27,歼-11B/BS

  如果有——可能是我军其他任何一个型号的“侧卫”,无论引进还是国产

  六、机头右侧机炮挡焰板(识别重点:※※,多用于右视局部图)

  如果是狭窄的近似梯形——单座“侧卫”(左上),部分苏-27UBK(左下)和苏-30

  如果向上延伸一大块——双座“侧卫”(部分苏-27UBK,苏-30和歼-16电战除外,右上)

  如果没有——歼-16电战(右下),因为它没有机炮

  七、前起落架(识别重点:※※※,多用于局部图)

  如果是单轮——苏-27,歼-11B/BS,歼-11D(左上)

  如果是双轮,而且起落架支柱和轮轴在一条线上——歼-15(右上)

  如果是双轮,而且起落架支柱和轮轴不在一条线上——苏-30,苏-35,歼-16/16电战(左下)

  右下为歼-15弹射验证机,特征是更粗大的收放杆,及起落架整流罩上更大的凸起

  八、进气道侧面翼状雷达告警天线(识别重点:※※※※,多用于局部 / 仰视图)

  如果有——苏-27,歼-11B/BS,歼-11D

  如果没有——苏-30,苏-35,歼-15,歼-16

  如果改为刀片状外形(高精度辐射信号接收天线)——歼-16电战

  这是仰视角度下识别苏-27/苏-30和歼-11B/歼-16的重要依据。

  九、边条上下“黑白点”(识别重点:※※,多用于局部图)

  边条上下有两对“黑点”——苏-27(左上)/30(右上)

  边条上下有一对“白点”——歼-11BS/歼-16(左下),苏-35(右下)

  十、机翼前缘天线状物体分布(识别重点:※※※,多用于局部图)

  判断基准——无明显特征(苏-27,歼-11B/BS),或仅在内侧有一条较窄的天线(此为苏-27UBK识别特征,左上)

  内侧天线较窄有凸起(告警),外侧天线较宽无突起——苏-30(左中)

  仅在内侧有一条较窄天线,无突起——歼-15(左下)

  内侧天线较窄有凸起(告警),更内侧天线很宽无突起(L波段雷达)——苏-35(右上)

  内侧天线较窄无凸起,更内侧天线较宽——歼-16(右下)

  十一、翼下外挂点数量(识别重点:※※※※,多用于正面/仰视/局部图)

  如果每侧翼下两个挂点——苏-27,歼-11B/BS(左上)

  如果每侧翼下三个挂点——歼-15,苏-30(右上)

  每侧三个挂点,且内侧两个挂点使用新一代通用适配挂架——歼-16/16电战(左下),苏-35(右下)

  十二、翼尖格斗导弹导发架外观(识别重点:※※※※,多用于远距/局部识别)

  如果是一字形——苏-27/30(左上),现在一般被电子战吊舱取代

  如果是L字形——歼-11B/BS,歼-15(右上)

  如果是加长一字形——歼-16,歼-11D(左下)

  带有编队灯的一字形——苏-35(右下),在归建后的训练中,该机一般也更多使用电子战吊舱取代挂架

  或者说,如果一架我军的“侧卫”翼尖挂了圆柱形的电子战吊舱,那么该机基本可以肯定不是歼-11B及之后的国产“侧卫”(除歼-16电战之外)。

  十三、其他导发架特征(以空空导弹为例)(识别重点:※※,多用于局部图)

  为了挂载弹翼尺寸很大的R-27系列空空导弹等俄制机载武器,同时减轻挂架重量,苏-27/30的挂架呈现镂空并向下延伸的外观。

  由于霹雳-8的翼展着实也不小,所以歼-11B/BS和歼-15的外侧格斗弹挂架也向下延伸了,内侧挂载霹雳-12的挂架相对来说没那么夸张。

  十四、垂尾尾帽(识别重点:※※※,多用于侧视图)

  判断基准——苏-27,歼-11B/BS(中)

  切尖角度较小——这是一架歼-15(左上)

  尾帽尺寸较小,不切尖——这是一架苏-30(左下)

  尾帽尺寸较小,切尖角度较小,外部无明显结构加强件——这是一架苏-35(右上)

  尾帽尺寸处于苏-27/35之间,切尖角度近似苏-27——这是一架歼-16/16电战(右下)

  十五、垂尾后缘天线(识别重点:※※※,多用于侧视图)

  判断基准:左右侧各有3根较明显的天线——苏-27(中)

  左侧天线布局从“长中短”变为“长短中”——苏-30(左上)

  左侧天线调整,右侧天线大幅简化——歼-11B/BS,歼-15(右上)

  天线进一步简化——歼-16(左下)

  类似苏-30,但细节有变化——苏-35(右下俄军苏-35,注意我军苏-35飞机右侧还要少中间一根天线,对应俄空天军专用电台)

  十六、方向舵 / 垂尾外形(识别重点:※※※※,多用于侧视图)

  判断基准:方向舵下缘与平尾转轴整流罩齐平,后缘与平尾转轴几乎在一条线上——苏-27SK,或者歼-11B(左上),或者歼-15(左下)

  方向舵尺寸相同,但下缘比平尾转轴整流罩高一些,垂尾整体更高大——苏-27UBK,或者歼-11BS(右上)

  方向舵更加细长,但下缘仍与平尾转轴整流罩齐平,后缘在平尾转轴前方,垂尾整体更高大——苏-30(左中),或者歼-16(右中)

  垂尾和方向舵面积均加大,后缘后掠角减小至几乎为0,延伸至平尾转轴后方——苏-35(右下)

  十七、平尾防武器尾焰烧蚀涂层(识别重点:※※※,多用于仰视)

  判断基准:上表面仅有一道,下表面使用四边形防烧蚀涂层——苏-27/30,或者歼-15(上)

  上部外侧边缘增加防烧蚀层,下部防烧蚀层外侧末端向后延伸——歼-11B/BS,歼-16/16电战(中)

  上部和下部防烧蚀层对称延伸到整个平尾前缘——苏-35(下)

  十八、发动机尾喷管(识别重点:※※※※,多用于侧视/局部图)

  前后两段收敛/扩张片开缝交错:AL-31F——苏-27/30,或者歼-15,以及歼-11B的01批次(左上)

  前后两段收敛/扩张片开缝在一条线上:FWS-10A/B/H——大部分歼-11B/BS,歼-15S,歼-16和歼-11D(左下,右下)

  不启动TVC模式时和AL-31F接近:AL-41F1S(117S)——苏-35(右上)

  十九、尾锥(识别重点:※※※,多用于局部图)

  判断基准:苏-27/30(左上)

  增加一对“眼睛”(导弹迫近告警光学窗口)——歼-11B/BS(右上)

  增加一对“眼睛”,整体外形修改——歼-15(左中)

  增加一对“眼睛”,上方用单片天线取代了传统的“三刀”式敌我识别天线——歼-16/16电战(右中),歼-11D

  外形完全不同,且有编队灯,干扰弹发射器向下——苏-35(左下,注意右下图为俄军自用早期批次苏-35,干扰弹发射器向上)

  二十、编队灯(识别重点:※※※※,多用于局部图或夜间识别)

  (注意,苏-27/30在引进时无编队灯,均为后来在使用过程中加装)

  判断基准:

  机头、进气道侧面和垂尾均有编队灯——苏-27(下)

  垂尾编队灯位置靠下且靠后——苏-30(左中)

  左侧垂尾编队灯呈梯形且靠后——歼-11B/BS(中)

  左侧垂尾编队灯呈梯形且靠后,无机头编队灯,改置于机炮挡焰板后上方,进气道侧面编队灯比歼-11B/BS更靠上——歼-15(右中)

  全部采用双色编队灯,垂尾编队灯比苏-30更靠上,进气道侧面编队灯比歼-11B/BS更靠上——歼-16(左上)

  垂尾编队灯位置靠上,无进气道侧面编队灯,改置于尾椎末端,翼尖如不挂ECM吊舱则在挂架上有两个编队灯——苏-35(右上)

  附录1

  在我军的“侧卫”家族中,歼-15是其中外形最为特殊的,三翼面布局和可折叠的机翼与平尾是其核心特征。另外,右侧边条前端的辅助空速管,尾钩,短尾椎,以及独立设置的襟翼和副翼,双开缝襟翼等,都是歼-15不同于我军其他苏-27系列飞机的特征。

  除了串列双座布局之外,歼-15S的其余识别特征与歼-15基本相同。该机目前主要用作国产舰载战斗机发动机FWS-10H的验证平台,而基于歼-15S发展的新型舰载特种飞机也即将迎来重要节点。

  不同于其他串列双座型“侧卫”的座舱盖,歼-15S舱盖中央加强框位置更靠后,以使降落进近时,前后舱飞行员的视野更接近

  另外,歼-15量产型还有其他一些细节:例如01批次的10架飞机,在机头下有白色刀状天线,机翼上表面根部也有一对天线;02批次之后则无此特征

  对比这张阅兵之前拍摄的图片可见,9·3阅兵后,所有歼-15统一涂装了红黄双色编队标志线。我军苏-27系列战机经常根据重大任务需要涂装不同的标志线

  例如“和平使命-2005”期间,苏-27和苏-30使用红黄双色编队标志符

  2009年国庆阅兵,受阅苏-27采用黄色编队标志线,并以标志线为旗杆加缀国旗图案

  2015年9·3阅兵,受阅歼-11B飞机采用红色编队标志线

  2017年朱日和阅兵,受阅歼-16飞机采用黄色编队标志线

  歼-16的总体气动和结构特征与苏-30更接近,但作为一款三代半战机,其表面突出物更少。例如取消了背部天线,改用嵌入式GPS/北斗导航天线;取消空速管后,机头加装辅助空速管;机头下方和尾锥上方传统的“三刀”式敌我识别天线也被取代。

  早期量产型飞机后舱仪表台外罩和歼-11BS类似,仍为深色

  现在的量产型飞机后舱仪表台外罩采用浅灰色

  近期部分飞机开始采用低可视度涂装

  另外,部分升级的苏-27,机身和垂尾侧面加装了导弹迫近告警天线

  注意刚刚引进时,IAPO(伊尔库茨克)生产的苏-27UBK前风挡不镀膜,KnAAPO(共青城)生产的苏-27SK前风挡镀金色膜

  因此苏-27(这里包括原装机和歼-11的早期批次)和歼-11后期批次,早期可用前风挡是否有金色镀膜进行区分。但由于大修后统一更换为无色,无法区分歼-11B/BS开始使用深色镀膜,图中明显可见与苏-27座舱盖的色差

  至于原装和组装的苏-27(一般称之为歼-11),唯一靠谱的区分方式只有进气道侧面生产序列号。原装苏-27为3开头的5位数(苏-27UBK早期为9开头的4位,后期还使用一种更长的序列号),组装的苏-27为0开头的4位数。

  附录2

  除了前面提到的特征之外,由于苏-35应用了很多苏-57的设备,因此多了很多“侧卫”家族中独一无二的外部特征,例如机头部分有大量光学窗口,取消了背部减速板等等。

  注意机头下方天线布置也变化明显

  由于我军装备的苏-35简单沿用了俄空天军苏-35的蓝天白云涂装,现在区分苏-35和我军装备的其他“侧卫”,暂时还非常容易。

  涂装的事儿简单说一下,我军苏-27/30飞机的涂装20年来变化不大,虽然早年有所谓歼-11B颜色更深的说法,但在经历几轮大修厂翻新重涂之后——只能说,这是一个“近似色”问题,不要当真。比较靠谱的,也就是歼-16的原型机和早期量产机确实颜色较深,但近期也改用低可视度涂装了。

  当时“东北虎”空1师的个性徽章,军徽涂在个性标志下方,较为罕见

  当时“南霸天”的个性涂装,除了师徽之外,机头战术编号为三位数,也仅此一例

  当年还叫试训中心的飞训基地,苏-30使用“雄鹰地球”徽章

  至于个性标志,本世纪初,空1师、飞训基地等单位的苏-27和苏-30飞机曾在机头和(或)垂尾涂过部队徽记。现在“贺兰雄师”、“雾都雄鹰”等单位的苏-27飞机,以及“霹雳中队”的苏-30飞机,也涂有艺术化的个性标志。

  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贺兰雄师”,背景里的歼-11BS机头侧面有雄狮图案

  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霹雳中队”

  海航的涂装较有特点,“海空雄鹰”的苏-30MKK2至今使用经典的“白头海雕”涂装。这一基本色调被歼-11BH/BSH沿用,但雷达罩与空军型相同均为黑色,尾帽也保留深灰色。歼-15则采用独特的浅灰色涂装,警告标志等也与我军其他苏-27系列飞机不同(采用低可视度涂装的歼-16,进气道告警标志与歼-15相似)。

  附录3

  另外,外军的“侧卫”系列也有一些有趣的识别特征,篇幅有限,仅举两例:

  马来西亚的苏-30MKM,由于使用了较多西方的电子设备,因此部分特征不同于同门兄弟苏-30MKI和苏-30SM,最明显的是风挡前雷达罩上方的4条类似F-16的敌我识别天线。

  俄罗斯空天军升级的苏-27SM3,特征则是背部有两根天线,这在苏-27家族中也是非常少见的。

  关于我军苏-27系列飞机的识别特征,大概就是这些。希望读者朋友以后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以此为鉴,按文索骥。(作者署名:扬基帧察站)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