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坦克戴“铁帽子”上战场:从俄乌冲突看坦克攻防战

坦克戴“铁帽子”上战场:从俄乌冲突看坦克攻防战
2022年03月08日 14:38 澎湃新闻
举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284

  原标题:讲武谈兵|坦克戴“铁帽子”上战场:从俄乌冲突看坦克攻防战

  在此次俄乌军事冲突中,俄罗斯陆军机械化部队实施了大纵深的穿插和合围。在这种战术下,围绕俄军坦克装甲车辆与乌军反装甲作战之间的攻防战成为外界热议的话题之一。

  通过目前网络上传播的相关视频、图片以及双方公布的战报信息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总结出一些对于现代以及未来地面作战有所启迪的经验教训。

  为了防御西方国家提供的“标枪”等先进反坦克导弹,俄军在坦克炮塔顶部加装了“铁帽子”。

  俄坦克戴着“铁帽子”上战场

  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之前,通过照片就可以看到俄罗斯陆军装甲部队为其现役的T-72B3主战坦克炮塔加装顶部格栅装甲的消息。这一做法涉及到了长期以来坦克装甲车辆防御的弱点在于顶部和侧后部的问题。一般来说,呈战斗队形的装甲集群,每辆坦克的侧后方都可以由两翼的己方战车予以保护,但是,坦克装甲车辆的顶部是完全暴露在外。所以,随着反坦克武器技术的发展,新一代反坦克导弹,比如在此次俄乌军事冲突中乌军装备的美国“标枪”和英国NLAW都采用了攻顶模式,专门打击坦克装甲车辆最为薄弱的顶部装甲。

  对于俄军现役T-72B3主战坦克来说,对付攻顶式反坦克导弹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在炮塔顶部加装爆炸反应装甲模块。但是,T-72B3主战坦克的炮塔尺寸比较小,再加上炮长观瞄镜、车长观瞄镜、乘员舱门、高射机枪等部件占用了相当一部分炮塔顶部面积,所以爆炸反应装甲模块能够覆盖的面积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俄军官兵就想到了给炮塔戴一顶“铁帽子”的土办法。不过,从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以来的实战情况看,“铁帽子”的防御性能似乎并不是很理想,依然有不少T-72B3主战坦克被攻顶击毁。

  笔者认为俄军的情报工作很可能没有做到位,在加装顶部格栅装甲的T-72B3主战坦克出现后,乌军便迅速察觉到了俄军的这一新动向。于是,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之前,乌军就曾经进行过“标枪”导弹打击加装顶部格栅装甲坦克的打靶试验,结果证明格栅装甲基本无效。然而,俄军情报部门有可能没有获取这一信息,参加俄乌军事冲突的T-72B3主战坦克也没有对顶部格栅装甲进行改进和加强。从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图片来看,俄军开始在T-72B3主战坦克的顶部格栅装甲上再铺设一层沙袋,但是这一补救办法到底能有多大作用还有待观察。

  “铁帽子”的防御性能似乎并不是很理想,依然有不少T-72B3主战坦克被攻顶击毁。

  其实,T-72B3主战坦克的顶部格栅装甲之所以没有起到显著提升防御能力的作用,笔者认为还是俄军对于这种装甲的用途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事实上,格栅装甲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防御反坦克火箭弹,而不是反坦克导弹。上世纪60年代初,以苏联RPG-7为代表的新一代反坦克火箭筒开始大量装备,大大提升了步兵的反装甲能力,于是西方国家首先发明了格栅装甲,用以抵御反坦克火箭弹的攻击。比如,1965年设计定型的瑞典Strv103A型无炮塔坦克就在车体前部安装了固定式格栅装甲,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装备这种装甲的坦克。之后,其他国家也借鉴了这一做法,包括以色列“梅卡瓦”2主战坦克以及苏联部分T-55和T-62中型坦克等。

  而格栅装甲真正大行其道是在2001年爆发的阿富汗反恐战争以及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及其西方盟国军队的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等装甲车辆在城市战中经常遭到来自侧后方的火箭弹攻击,而“斯特瑞克”和“悍马”这类轻型装甲战车更是在任何方向上都会被火箭弹击穿。所以,在尽可能限制重量增加的前提下,美军首先想到了专门用于对付火箭弹的格栅装甲,并且开始加装在各型坦克装甲车辆上。此后,其他国家也纷纷开始效仿,原本威风凛凛的各型装甲战车摇身一变成为了“移动的铁笼子”。

  通常,格栅装甲都是由大量的高强度金属薄片以一定的间隔在金属框架上焊接而成,在利用金属支架安装在车体外侧,与车体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当火箭弹来袭时,由于弹径较大,会卡在格栅装甲的金属薄片之间。而在这一过程中,高强度金属薄片一方面利用挤压作用破坏弹头前部的触发引信,使其失效;另一方面还能够产生切割作用,破坏聚能装药战斗部的药型罩,同样使其无法引爆。后来,技术人员还将金属薄片更换为较细的金属圆棒,能够增强对付斜向来袭火箭弹的防御能力。在格栅装甲的基础上,技术人员进一步研发出了线网装甲。这种装甲以高强度金属丝/线代替原来的薄片、圆棒,挤压和切割效应更好,而且重量更轻,对成员视野的遮挡也更小,能够经受火箭弹的多次攻击,破损后还能够快速补网。

  被击毁的俄军T-80主战坦克,底盘和炮塔已经“分家”。

  俄军格栅装甲防攻顶效果有限

  与西方国家军队广泛应用的这类格栅装甲、线网装甲相比,俄军T-72B3主战坦克加装的顶部格栅装甲显得过于简陋粗糙了。俄军官兵选用的既不是金属薄片、圆棒,也不是高强度金属丝线,而是实实在在的金属宽条,最后制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属栅栏”。而且,俄军官兵还有所创新,其制造的顶部格栅装甲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平面,而是增加了外沿,形成类似于梯形的结构。所以,按照俄军官兵的设计,顶部格栅装甲不仅要对付天顶方向的攻击,还要对付前向、侧向等不同方向上的俯冲攻击,而这种攻击模式正是美国“标枪”反坦克导弹的主要打击方式。

  不过,正如前文所述那样,格栅装甲主要对付的还是反坦克火箭弹,而非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箭弹的动能相对比较小,比如苏俄PG-7火箭弹发射全重2.3公斤,最大飞行速度294米/秒,而且在飞行弹道的后半段速度迅速衰减。而美国“标枪”反坦克导弹的发射全重为11.8千克,俯冲弹道末端的最大速度也超过了200米/秒。因此,末端动能大得多的反坦克导弹很可能就会击穿格栅装甲,而不是仅仅卡在格栅的空隙之中。另外,“标枪”反坦克导弹如果击中T-72B3主战坦克顶部格栅装甲的金属宽条也很有可能引爆战斗部。该型导弹采用的还是串联聚能装药战斗部,最大破甲深度超过750毫米,即便是提前引爆,其产生的高温高速金属射流也完全有能力击穿T-72B3主战坦克炮塔的顶部装甲。

  那么,是不是说T-72B3主战坦克的顶部格栅装甲在“标枪”反坦克导弹面前就彻底失效了呢?笔者认为,俄军官兵的这一创意还是很有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如果能够对顶部格栅装甲做进一步改进升级,其防御能力将会得到质的提升。笔者设想的改进方案很简单,就是将这顶“铁凉帽”变成真正的“金钟罩”。具体来讲,保持顶部格栅装甲的框架结构,去掉金属宽条,代之以铺设数块能够承受爆轰波的复合装甲板。而在复合装甲板之上,再加装“化石”爆炸反应装甲模块,这样就足以抵御“标枪”反坦克导弹的攻击了。

  当然,这样的改进很可能会使得T-72B3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增加不少,影响其机动性能。不过,为了大幅提升生存力、保护车组成员的安全,付出这一点代价也是值得的。

交战双方都有不少坦克被击毁。交战双方都有不少坦克被击毁。

  应提升坦克态势感知能力

  除了提升坦克装甲车辆自身的装甲防御能力,还要进一步提升其对于周围战场环境的态势感知能力。在此次俄乌军事冲突中,俄军很多坦克装甲车辆损失都是在行军过程中,遭遇乌军伏击造成的。如果俄军机械化车队能够通过空中侦察提前发现乌军的伏击部队,那么就可以避免很多装备损失。

  事实上,随着中小型以及微型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坦克装甲车辆已经具备了搭载侦察无人机的基础条件。在2019年阿布扎比防务展上,法国奈克斯特公司就展出了一辆搭载系留式微型侦察无人机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无独有偶,在2021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展出的VT-5轻型主战坦克同样搭载了一架系留式微型侦察无人机。

  这类微型侦察无人机可以通过系留外部供电的方式,长时间伴随坦克飞行,在数十米至上百米高度对周围战场环境进行全方位扫描、监视和侦察。即便是敌方的伏击部队利用树木草丛等进行隐蔽,微型侦察无人机也能够通过红外热成像探测仪对其进行侦察,迅速发现目标。

  那么,一旦发现前方有敌方的伏击部队,我方就可以采取相应的作战行动予以消灭,比如呼叫后方炮火支援或者伴随护航的攻击机、武装直升机进行空袭,如果无人机自身具备察打一体功能,也可以率先发动攻击。

  总之,坦克装甲车辆拥有伴随飞行的无人机后,就相当于多了一双“天眼”,从平面作战升级到了三维立体作战空间,不仅可以有效对付敌方的伏击,在进攻和防御作战上也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21条评论|284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76云端辽宁丹东
干扰烟雾弹好使,但是标枪基本上是偷袭,几秒钟时间很难做出反应,尤其打固定不动的目标,9成无解。老老实实做好空优吧,远距离发现对方特种兵,比什么都强
balandzhou:回复@ZY72584011:是呀,小型的无人机侦察,像DJI这类就能执行。就是飞机时间跟不上的话,也可以配备多架,轮流飞。
2022-3-9 20:28举报3回复
ZY72584011:用大量无人机对战场进行侦查掌控,及时对威胁进行清除
2022-3-8 16:31举报34回复
pijiuya湖南长沙
俄罗斯人不简单!一边打仗,一边搞科研。[坏笑]
2022-3-8 15:18举报53回复
证明坦克在反坦克导弹面前就是一堆废铁。
2022-3-8 18:56举报43回复
最新评论
坦克配备伴飞的拖线无人飞机
2022-3-10 09:11举报2回复
balandzhou广东中山
以后坦克这类进攻性武器,应该配备几架低空伴飞的无人机。这类无人机应吊装自动狙击枪,发现外部武装人员能够自动开枪。同时坦克集群上空应配有无人察打无人机,伴飞无人机无法解决的目标,直接控制察打无人机发射小型导弹进行打击。不然,造价几百万的坦克,被人家这么便宜的反坦克导弹就报废了。
蹬一蹬腿:回复@balandzhou:不如每个坦克配一个奥特曼吧?
2022-3-9 22:49举报5回复
balandzhou:还有一个设想:坦克集群出动时,中间应配备一个激光拦截装甲车。这个车的比坦克高,可以全方位监控所有坦克,发现有物体靠近坦克,应瞬时反应发射激光进行拦截,引爆靠近的弹头。呵呵,能发明这么快反应的激光装置吗?
2022-3-9 21:18举报回复
jiafeimaocat辽宁沈阳
也可以安装一个对空探头,控制主动拦截弹拦截反坦克导弹,因为反坦克导弹速度慢,拦截率应该很高。成本也不高。
balandzhou:至少要有低空伴飞无人机,再在坦克顶部配备自动狙击枪。而且,坦克集群出动时,要有高空察打无人机伴飞,直接控制无人机发射导弹消灭外部武装人员。坦克就是一个移动的前线指挥系统。
2022-3-9 20:26举报1回复

热门推荐

航行警告!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军事训练 禁止驶入
航行警告!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军事训练 禁止驶入

航行警告!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军事训练 禁止驶入

  • 2025年8月12日
  • 14:06
  • 央视网
  • 3,256
APP专享
美国与俄罗斯,谁的高超音速导弹更强?

美国与俄罗斯,谁的高超音速导弹更强?

  • 2025年8月13日
  • 01:08
  • 央视军事
  • 1,886
APP专享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圆梦军校战士人数创新高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圆梦军校战士人数创新高

  • 2025年8月12日
  • 10:57
  • 中国新闻网
  • 810
APP专享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