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刘一鸣,“一鸣”惊人!

刘一鸣,“一鸣”惊人!
2020年05月05日 11:30 军报记者
举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我们常说

  一鸣惊人

  这个词

  对于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学员刘一鸣来说

  显得格外醒目

  今年五四前夕

  刘一鸣被共青团中央评为

  “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之勤学上进类好青年

  他也是今年唯一获评此殊荣的军校学员

  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学员刘一鸣

  

  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

  

  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军事报道》栏目视频

  向上向善好青年

  上在哪?

  好在哪?

  他的父亲说

  这是从小培养的习惯

  他的战友说

  在平常的生活中

  就能看到“一鸣”那“惊人”的样子

  而他自己说

  他并不想“惊人”

  只想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

01

  抓住每一根稻草

  刘一鸣的人生态度继承了父母的严苛。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数学老师,母亲在他高二时因车祸去世。他受母亲影响很大,刘母常说,无论是做题还是做人,会要对、对要全、全要美。这种理念被他当作人生信条装进头脑,融入生活。

  刘一鸣认真整理内务

  刘一鸣开始学会扫地时还没有扫把高。他至今还记得,从上小学开始,父母就培养他学习做事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字要写的方平竖直,做好每一件小事,知错能改……小学五年级那年,他期末考试语文数学都考了98分,但被母亲罚抄试卷2遍。“当时觉得抄试卷是件特别崩溃的事,只要不是考双百,母亲就罚我抄试卷,距满分差多少分就抄多少遍。”

  做事有底线,是刘父教育刘一鸣的原则。刘一鸣说,唯一一次挨打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在那个5毛钱就能买一包辣条的年代,他偷偷拿走家里买菜的5块钱,到校门口的小摊上一口气买了5瓶汽水,满足喝到饱的愿望。

  回到家看到父亲铁青的脸,刘一鸣感觉到事情的严重。父亲命令他靠墙站着反思,气得一只鞋拿在手中,狠狠地朝他的方向砸去,砸到半空,却猛地停住。刘父大口大口地吸着烟,将鞋重重地砸在墙上,鞋被砸开了一道口子。“直到上初中,那双鞋一直摆放在家门口的鞋柜上,仿佛在时刻提醒我,原则性的问题不能犯。”他说。

  刘一鸣在黄埔军校纪念馆前留影

  刘父刘母和刘一鸣的经验加起来,就是要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规范自己,努力成长。他也真成了这样的人。看到“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赶紧抄下来。他相信“抓住每一根稻草,或许某一天就能抱住了一棵参天大树。”以此勉励自己,也拥抱未来。

  有时,人可以一夜长大。2012年3月的一天,父母因参加教师培训会顺道来看望他。那天一家人在校门口的小店里喝羊肉汤,见他狼吞虎咽,母亲特意多要了一碗,并约定:考好下次模拟考,就再带他喝羊肉汤。

  这个约定,刘一鸣一直盼望着。一周后,2012年农历三月初六晚,身为班主任的刘母在送完生病学生去医院返家途中,出车祸不幸去世。刘母就这样走了,而刘一鸣再也没有等来和母亲一起喝羊肉汤的那一天。

  时间治愈伤痛,伤痛催人成长。刘一鸣拼命学习,高二下学期最后一次模拟考,他考了全班第一,也是高中以来第一次考第一。

  高考中,刘一鸣以616分的成绩考上山东大学的国防生。在学生干部竞选会上,他介绍自己从小学到高中担任班长的经历,希望能发挥所长,可最终落选了。“无论什么事都尽力争取,无论什么样的结果都坦然接受。”成年的刘一鸣用这种态度笑对生活,始终愿意面朝事物的光明面。

  当人不断努力向阳,时空也仿佛有了神奇的呼应。从本科学生到硕士研究生,刘一鸣因综合成绩优秀,在时任土建学院党委副书记周作福和学院教授的推荐下,保送至陆军工程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从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他又一次因综合成绩优异,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陆军工程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明洋推荐,成为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院士的学生。

  可刘一鸣并不觉得自己能力高于别人,“越努力,越幸运。”他说。

02

  一路迎风奔跑

  刘一鸣小时候很能哭,母亲怕孩子长不大,差点就取名“刘能哭”。后来,刘父查典阅故,取名“一鸣”,为“一鸣惊人”之意,当然也是他小时候能哭的写照。

  “与其说是一鸣惊人,不如说是点点积累,但积累的过程最怕被平淡磨平了棱角。”刘一鸣说,“我喜欢金一南的一句话,做难事必有所得,日常的平淡能杀灭所有的志气,没有挑战也要创造出挑战。” 

  刘一鸣在操场练习射击动作

  刘母走后,刘一鸣和父亲说话很少,也很叛逆,一度想远离。上军校读研后,一次假期回家,他猛地发现父亲白头发多了,整个人似乎也老了很多。“一鸣,有啥需要用钱的地方就说,爸也老了,学习工作上的事就自己拿主意吧,我都支持你。”以前叛逆的堤坝似乎顷刻间坍塌,他静静地泪流满面,和爸爸拥抱在一起。

  怀揣着爸爸的支持,刘一鸣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主意自己拿,这一拿就是十余年。这些年,闯高考、穿山林、钻隧道、破钢壁……他一路迎风奔跑。

  刘一鸣与好友的书信往来

  江西永丰,崇山峻岭间,昌宁高速公路项目首个特长隧道——石马隧道就坐落在这里,这也是刘一鸣深入科研的第一站。他和课题组攻关的课题是组合式多功能地质勘察预报钻机。“我们的研究就是通过安装在钻机上的传感器配合技术手段,对不良地质进行探测预报。”刘一鸣说。

  当个不良地质的“预言家”可没那么容易。工地、食堂、宿舍;再工地、再食堂、再宿舍。做缩尺试验,打钻打得手麻木没有感觉,钻孔噪音吵得耳鸣好一会才能缓过劲,咬咬牙,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这些经历和感觉叠加在一起,让刘一鸣恍惚觉得自己成了一名隧道工人,只有当月光拂过脸庞,静静伏案整理工程数据时,他才似乎找到现实里的自己。然而,这一干就是几个月。

  刘一鸣在工地进行实验

  2016年9月,刘一鸣被保送到陆军工程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得知录取结果在傍晚,他即将结束一天的工程实验,满脸尘土泥浆。当时工地的人都走了,没人见他的雀跃。他扛起一袋水泥,像打了鸡血,觉得扛起了全世界的幸运。

  在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德荣的印象里,刘一鸣学习上有股“冲劲”。野外侵彻爆炸实验,危险性和不确定大。记者跟随刘一鸣来到爆炸现场。“321,起爆——”随着远程遥控开关的按下,只听见“砰”的一声,拦截网上的弹丸把20mm壁厚的圆柱钢管段打了个对穿。说实话,记者当时有种“拿锤子砸胸口的感觉”,觉得“楼都要塌了”,但他笑笑说,“放松、放松,这是日常。”

  “目前国内外对于高价值目标的防护大多仍采用被动防护,而我们课题组开展的某主动防护拦截技术变被动为主动,能有效降低成本和提高防护成功率。”刘一鸣说。

  学术科研上的冲劲和闯劲换来了丰硕的研究成果。7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一等奖,原济南军区优秀国防生、山东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陆军工程大学优秀学员、1次荣立三等功等众多研究成果和荣誉都仿佛烙印着他成长的积淀。

  刘一鸣与研究生导师讨论设备问题

  科研路上,刘一鸣一路迎风奔跑。战友们说,他对科研痴了迷——的确,他将这份热爱融入了身体。前年大年二十九,为了获取准确实验数据,他独自在某荒郊实验场搅拌水泥砂石,一不小心一大桶砂石滑落搅拌坑,溅起的泥浆迎面扑来。“当别人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我却在为一组组冰冷的数据战斗,其实内心还是有斗争的。”刘一鸣说,“抱怨归抱怨,整理下心情,抹一把泥浆脸,明天又是艳阳天。”

03

  小事做好才能做大事

  8年前,刘一鸣就是战友们眼中的理发师。其实,刚开始时,正值国防生新训,班长问有谁愿意给大家理发,见大家面面相觑,刘一鸣举手,“要不我试试。”

  这一试,让刘一鸣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成就感。“刚开始时,我也不会,只能硬着头皮上,几乎都是3mm的定长梳推,后来开始在网上系统学习,慢慢熟练了,很多战友都会找上门。”刘一鸣说。

  笔者见过刘一鸣给战友理发,还真不赖:手起刀落间,乱蓬蓬的头发不一会像黑鬃刷子一样,齐刷刷的列阵,好似冲锋的士兵,透着股倔劲。

  刘一鸣为战友理发

  刘一鸣相貌平平,不熟悉的人往往关注的是他的科研成果,但采访中,笔者发现,战友们提到最多的是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帮战友们理发,实验结束后主动留下来收拾场地,给生病的同学打饭,帮学习掉队的战友补课等等。

  越是小的事越能看出一个人的真。2013年暑假,刘一鸣在原济南军区某旅当兵锻炼,喜欢和战士们一起侃大山,喜欢过完车炮场日后留下来收拾杂物,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擦坦克,和这些“铁疙瘩”说说话,连队的班长们都觉得这个新排长有点可爱的特别。

  当时光的河流扑面而来,往昔战士们眼中的这些小事成了刘一鸣面朝未来的积淀。研究生阶段,他研究的课题再次和熟悉的坦克相连——对地面高价值目标和装甲目标进行防护。

  原来刘一鸣和班长们侃大山聊出装备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收拾杂物时发现的装备维修短板,静静和坦克“说话”过程中发现的现役装备使用与防护之间的矛盾,他都一一在他课题研究中努力加以解决。

  努力每一件小事,时空或许能将过去与未来的某些时间节点对接。在一次部队场站官兵聊天中,刘一鸣了解到飞机某库对地理地形要求较高,他查阅资料发现,飞机的“鸟巢”——某库的防护,一直是部队现代化防护技术中的难点。他结合某主动防护的研究方向,参与了某网式防护系统的研发,有效提高了飞机某库的防护能力。

  刘一鸣进行论文答辩

  顺藤摸瓜,也能找到他心中的“鸟巢”。高三那年,恰逢军校招飞,一边是操场大喇叭喊“参加空军招飞的同学集合啦”,一边是刘一鸣和参加选拔的十几个人兴奋地叽叽喳喳的憧憬着未来当飞行员的样子,虽然最后刘一鸣落选了,但他感觉那是离梦想最近的一次。“在时光流转中,我用研究成果给飞机构筑‘安全巢’”,这也许是另一种形式与飞行员的梦想赴约吧。”他说。

  平凡有多么来之不易,不平凡就有多少刻骨铭心。刘一鸣和女友相恋四年,聚少离多。研一的国庆节,女友大老远赶来看望,刘一鸣一年从未到南京旅游景点游玩,全攒着女朋友来一起去。下午4点半,刘一鸣要归队了,女友红着眼眶一直倔强地送他到校门口,眼泪止不住地流,却还是背过身说道:你快回去点名吧,我也要走了。

  如今,师从钱七虎院士的刘一鸣紧盯国际防护领域前沿开展研究,自己和女友也即将走进婚姻的殿堂,他说,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一家人能够健康幸福。

硕士研究生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