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俄军接收首架伊尔-76MD-90A重型运输机

俄军接收首架伊尔-76MD-90A重型运输机
2019年04月04日 17:24 参考消息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参考消息网4月4日报道 据塔斯社报道称,俄罗斯空天军下属的军事运输航空兵部队4月2日接收了首架量产的伊尔-76MD-90A重型军用运输机。

位于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空之星-SP”飞机制造厂为此举行了隆重的移交仪式。据悉,伊尔-76MD-90A是伊尔-76的深度改进型。

俄军方接收首架伊尔-76MD-90A运输机。(塔斯社网站)

【延伸阅读】低空洒水40吨砸镜头!伊尔76灭火秀绝技

近日,俄空天军首次高调展示伊尔-76运输机的“消防轰炸”能力,显示这种经典运输机客串救火飞机的独门绝技。图为伊尔-76M运输机进行低空灭火表演。

俄军伊尔-76M进行低空灭火表演动态图。

与其他灭火飞机需要专门改装不同,普通的伊尔-76运输机(例如伊尔-76M),只需在货舱内加装VAP-2消防喷洒系统(从安装到加注阻燃剂只需2小时),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消防轰炸机”,一架伊尔-76可以搭载40吨阻燃剂(水),是美国C-130灭火飞机搭载量的3.5倍。图为安装在货舱内的消防喷洒系统示意图。

据俄方公开资料显示,一架伊尔-76“消防轰炸机”一次出动,可以扑灭5.5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足球场面积)的火场,机组人员可以选择两种喷洒模式(“8至10秒模式”,或“15至20秒”模式),后者更适合更大的布撒面积。图为伊尔-76装载消防喷洒系统现场图,可见与周围人员的尺寸对比。

执行灭火任务时,伊尔-76M可以离地仅50米的超低空高度接近火场(空速可保持在每小时280千米)。为提升投洒精度,伊尔-76还会加装红外寻的装置,与机载飞控计算机互联,可以确保在低能见度状态(烟雾弥漫)下,也能准确灭火。

除演示现场灭火外,俄军3架伊尔-76M还以密集编队方式,用染料水在空中喷出了一面长2000米,宽200米的俄罗斯国旗,颇具视觉冲击力。图为3架伊尔-76各自保持100米间距,组成三角编队接近表演区。

俄军3架伊尔-76M还以密集编队方式,用染料水在空中喷出了一面长2000米,宽200米的俄罗斯国旗动态图。

3架伊尔-76M用染料水在空中喷出俄罗斯国旗瞬间。

图为参与低空灭火表演的“英雄城市斯摩棱斯克”号伊尔-76M运输机。

图为美军C-130H灭火飞机资料图。

伊尔-76以超低空飞行,开启尾舱门,露出喷洒罐口。

(2018-12-19 08:32:00)

【延伸阅读】不止运输机!俄伊尔-76还能投弹开炮

伊尔-76对于军迷们来说是个高知名度机型,但如果只把它当运输机来看就错了,本图集中展示的俄军这种伊尔-76MD既能用航炮扫射地面目标,又能投放炸弹,又能空投战车,不愧是“战斗民族”的运输机。 图为伊尔-76MD投放500千克级航空炸弹视频截图,红圈中为刚投下的500千克级航空炸弹。

伊尔-76MD运输机由俄罗斯(苏联)伊留申设计局于20世纪80年代研发的伊尔-76军用改进型(伊尔-76基本型于1974年6月投入服役,MD为俄语“远程改进型”的缩写),与其他型号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机尾加装了炮塔(红框处)。

尾炮塔内配备有2门Gsh-23双管航炮和PRS-4“氪”雷达瞄准具,Gsh-23是俄制战机的标准装备,采用独特的“加斯特”原理,即一个炮管发射炮弹时,其后座力通过一个杠杆装置来带动另一炮管装填及开火,虽然结构简单,但射速与结构笨重的加特林多管航炮相比并不逊色,单门航炮最高射速可达每分3600发。大图为米-35M武直配备的Gsh-23航炮。

伊尔-76MD的尾炮塔则配备了2门Gsh-23航炮,最高射速可达每分7200发。弹药可混装穿甲弹或高爆燃烧弹。

图为伊尔-76MD使用尾炮塔压制地面目标的特写动态图,可见抛出的弹壳。

过去常认为伊尔-76MD加装武器主要用于自卫,实际俄军是将这些武器用于压制空降区的敌方防空火力。图为地面上拍摄的伊尔-76MD尾炮扫射瞬间。

图为伊尔-76MD使用尾炮低空扫射准确命中靶场BTR装甲车瞬间。

尾炮塔座舱视角拍摄的Gsh-23四管航炮完成扫射后高高抬起。

图为俄军地勤人员为伊尔-76MD尾炮塔补充23毫米弹药。

除尾炮外,伊尔-76MD还在两翼下配有4个炸弹挂架,最多可挂4枚500千克航空炸弹。但多数情况下只会挂载500千克级照明弹,用于夜间空降时照亮着陆区域。

图为伊尔-76MD投放炸弹动态图。

在用航炮和炸弹“洗地”后,伊尔-76MD开始空投BMD伞降战车。图为首辆编号732的BMD战车。

图为地面上拍摄的伊尔-76MD空投战车瞬间,可见该机的尾炮。

在空投完前一辆BMD之后,另一辆编号为735的BMD也随即投出货舱。

空投战车后,下一步就是伞兵登场了,伊尔-76MD搭载的126名伞兵从两侧的空投舱门鱼贯而出,伞降作战区域,图为连续镜头之一,可见舱门处的可收放式挡板。

伞兵依次出舱,空降至作战区域。

伊尔-76MD能成为运输机中的“轰炸机”,的确与“战斗种族”的彪悍风格密不可分。图为BMD伞降战车空降时,一架伊尔-76MD从附近空域飞过。

(2018-02-27 08:52:00)

【延伸阅读】运输机有尾炮舱!记者登伊尔-76MD参观

近日,巴林国际航展(BIAS)-2018航展期间,有俄罗斯摄影师登上了随“俄罗斯勇士”表演队来到巴林参展的伊尔-76MD运输机(保障机),并首次进入尾炮舱进行拍摄,内容较为罕见。图为伊尔-76MD机头特写照。

伊尔-76MD运输机由俄罗斯(苏联)伊留申设计局于20世纪80年代研发的伊尔-76军用改进型(伊尔-76基本型于1974年6月投入服役,MD为俄语“远程改进型”的缩写),与其他型号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机尾加装了炮塔(红框处)。

伊尔-76MD的尾炮塔配备了2门Gsh-23航炮,最高射速可达每分7200发。弹药可混装穿甲弹或高爆燃烧弹。

图为伊尔-76MD使用尾炮塔压制地面目标的特写动态图,可见抛出的弹壳。

伊尔-76MD的驾驶舱,从密集分部的传统仪表可体现出浓厚的俄制军机风格。

驾驶舱外面有专供机组人员休息用的铺位,机组人员可轮换使用。

之后顺着这扇狭小的舱门就来到了尾炮手所在的尾炮舱,这是只有伊尔-76MD型才有的“独特舱室”。

空间紧张的尾炮舱内配有一个可旋转的座椅。

尾炮手进入阵位后,可通过三哥大型观察窗向外观察,位于中央的正后方配有一套与战斗机HUD(平视显示器)相同的光学瞄准具。

利用这个瞄具,尾炮手可遥控2门双联(共4管)23毫米尾炮对空或对地射击。

难得一见的是,这架作为“勇士队”保障机的伊尔-76MD,货舱内还搭载一台苏-30SM表演机备用的AL-31涡扇发动机。

在货舱中拍到的AL-31涡扇发动机尾喷口照片。

从机头附近上方舱门上到前机身所拍摄的主翼及后机身广角照片。

伊尔-76MD运输机机头特写照。

伊尔-76MD运输机正面照片,可见与地面车辆的尺寸对比。

尾炮塔内配备有2门Gsh-23双管航炮和PRS-4“氪”雷达瞄准具,Gsh-23是俄制战机的标准装备,采用独特的“加斯特”原理,即一个炮管发射炮弹时,其后座力通过一个杠杆装置来带动另一炮管装填及开火,虽然结构简单,但射速与结构笨重的加特林多管航炮相比并不逊色,单门航炮最高射速可达每分3600发。大图为米-35M武直配备的Gsh-23航炮。

(2018-11-23 09:05:00)

伊尔运输机俄军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