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官媒曝光中国AIP潜艇:舱段内有焦糊味机箱仅0.3平米

官媒曝光中国AIP潜艇:舱段内有焦糊味机箱仅0.3平米
2018年12月12日 12:07 中国新闻网
举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291

  肖海生。 练伟 摄

  中新网宁波12月12日电 题:中国海军潜艇AIP技师肖海生:潜航十余万海里的三重“身份”

  记者 李纯

  “‘AIP’就是不依靠空气推进装置,让潜艇能够长时间水下待机。”在肖海生看来,安静、隐秘是海军潜艇的战斗力所在,AIP系统则让“水下蓝鲸”的航迹更为出其不意。“就像在你脚边上走路,你都不知道。”

  入伍22年,这位被称作“中国潜艇AIP第一人”的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二级军士长,以三重“身份”在大洋深处累计潜航了十几万海里。

  1995年,瑞典“哥特兰”级潜艇让AIP系统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标志着世界潜艇发展史上一大技术突破。多年前,中国首艘国产AIP潜艇列装肖海生所在的某潜艇支队。当时已是轮机长的他主动报名参加艇员队,与支队其他9名战士一同成为首批接触AIP系统的中国海军官兵。

  “AIP专业我只听说过,没见过实物,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教员在第一节课上的话却让肖海生有些发懵。没有“标准”教材,课上常常出现“断片”,连续几次的课堂讨论都没有结果……对这群中国海军潜艇AIP系统的“探路者”而言,最初的步伐总是迈得磕磕绊绊。

  “没有任何参照可以遵循,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所有的东西都是靠我们那一批人慢慢摸索,边使用边总结,不停地改、不停地试。”回忆初学AIP系统时的艰难,肖海生如是说。

  穿行于狭窄的潜艇内,同样是浑浊的空气,AIP舱段却带有细微的电气焦糊味。几座电箱间便是肖海生的战位,他也曾蜷缩在机箱内0.3平方米的空隙里,连续数小时维修保养系统部件,保障潜艇的行动力。

  AIP技术“实践家”是肖海生的第二重身份。谈起某次极限深潜测试,他至今还记得潜艇外壳在深海水压下发出的声响,“像是用榔头在心口敲了一下”。在这次测试中,他与战友们顺利完成AIP系统在最大下潜深度的工作实验。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20条评论|291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向英雄的潜艇官兵致敬!
2018-12-12 18:40举报103回复
鲨鱼胖胖胖黑龙江齐齐哈尔
怕死不当潜艇兵啊,你们是最无畏的人,向你们致敬
2018-12-12 19:42举报56回复
lixiangyuhpy四川攀枝花
[赞][赞][赞][赞][鲜花][鲜花][鲜花]
2018-12-12 19:03举报36回复
最新评论
98kx江苏南京
致敬[good]
2018-12-14 09:29举报回复
颂雪北京
呵呵,所有新的机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都会有点异味滴。“新家具新家电”,好!为中国的“隐形兵”点赞!
2018-12-13 14:00举报2回复
大雄Even湖北武汉
英雄!
2018-12-13 10:02举报5回复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