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假笑男孩”加文•托马斯的“网红之路”,他为什么在中国这么火?

“假笑男孩”加文•托马斯的“网红之路”,他为什么在中国这么火?
2018年11月09日 17:32 环球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 崔天也】加文·托马斯这个名字或许并不是人人皆知,但相信如今经常使用社交软件的年轻人大多都见过这副面孔:

  

  这个小男孩的大名叫做加文·托马斯,但对于中国网友来说,他有一个可能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假笑男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日报道称,加文如今刚刚度过了他的8岁生日,但已经拥有了数百万的粉丝。更神奇的是,他的粉丝们大多并不来自他所出生的美国,而是远在大洋彼岸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那么究竟为何这样一个出生在明尼苏达州的小学生会在遥远的东方引起轰动呢?

  “假笑男孩”

  加文迅速在网络上火起来,是因为他独特的面部表情。

  加文的第一次成名的确是在他的家乡,美国。他的叔叔马斯托顿(Nick Mastodon)拍下了其与小加文日常玩耍的视频,并发布在了网络上,随后迅速走红。(视频)

  但小加文真正名声大噪是在这个视频流传到了中国以后,尤其是他对一只被放在头上的壁虎做出紧张的微笑后。在线GIF主要经销商“动图宇宙”(Dongtu.com)的创立者及CEO丁焱告诉CNN记者称,加文尴尬的笑脸每天会在中国的各种社交平台上被使用多达一千万次。

  

  报道称,虽然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假笑男孩”的真实姓名,但他的“迷之微笑”制作成的动图已经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尤其是在中国拥有10亿用户的主要即时通讯应用微信上。

  加文在中国的绰号是“假笑男孩”,指的是他紧张不安但彬彬有礼的微笑。这个笑容引起了中国数百万网民的关注和喜爱。

  从事传媒行业的39岁的蔡某告诉CNN记者称,他经常在网上使用加文的表情包。他说:“最开始是别人发给我的这个表情包,我觉得很适合表达我自己的一些心情,就保存下来了。”

  报道称,当今的中国人非常喜欢使用这些动图,因为在心里感觉并不是很舒服的情况下,这种微笑可以被用来表达一种“被迫的积极情绪”。

  

  “如果有人说了一些你觉得很尴尬的话,但你又不想接下去的时候,这个假笑的动图可以完美表达你的尴尬,从而给自己一个台阶。”21岁的北京大学生李某告诉记者。他表示,加文的这种“被迫但礼貌的微笑”是一个有用的“社会润滑剂”。

  “人们把这种表情包当作一种自嘲的方式。”李某补充道。

  “百万美元男孩”

  在加文之前也曾有一些美国人在中国有过短暂的名气。但与他的“前辈”不同,加文的团队决定接受他在海外的名气。四个月之前,加文在微博上建立了账号,至今已有了180万粉丝。建立账号后不久,他前往北京进行了一次旅行。他亲自和一些中国粉丝见了面,并身着传统的中式服装在一些标志性建筑前合影留念。

  

  同时,他还在淘宝上开设了店铺,卖一些印有表情包的手机壳等商品。不仅如此,在11月初的第二次中国行时,他还与腾讯签署了一份合同,将在腾讯Yoo视频上亮相。

  “中国无疑是一个关键市场,我们觉得融入他们的文化和平台,更好地利用加文在那里的成功机会是很重要的。”加文的经纪人告诉CNN。

  

  印有加文表情包的手机壳

  报道称,专家认为,中国人在网络聊天中喜爱加文的表情包源于中国的礼貌文化。

  “中国人在交谈中往往不会直言不讳,并且会比较小心地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但网络聊天本来就是直截了当的,所以人们更多喜欢使用有趣的图片来缓和交流氛围。”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系助理教授柳倩说到。

  加文的“网红梦”

  许多加文的粉丝担心,过度被聚焦可能会对他产生负面的影响。但加文本人对CNN记者称,他正在享受这一切。

  他通过邮件对记者称,“他们喜欢看我的照片和视频,会说我很可爱。有时候他们也会告诉我,他们很喜欢我。”

  加文的一位中国粉丝蔡某担心加文未来的收入能力,表示不知道他的名气还能保持多久。“他最终会长大成人的。”他说。

    

  但加文的经纪人则对此表示乐观。他称,加文的团队正在确保加文对这些事情能感受到乐趣,并确保他的生活“尽可能正常”。另外,据经纪人称,“加文的梦想是成为一名Youtube播主,CNN称,他似乎正在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加文男孩托马斯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