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专家解读:我军司号制度恢复和完善工作体现四大新变化

专家解读:我军司号制度恢复和完善工作体现四大新变化
2018年09月11日 18:04 新华网
举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刘济美、程鹏)记者日前从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了解到,我军司号制度恢复和完善工作全面展开,计划分两步组织实施:2018年10月1日起,按现行规定全军恢复播放作息号;2019年8月1日起,全军施行新的司号制度。

  新司号制度课题组成员陈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恢复和完善工作主要是对军号功能类别和使用管理进行相应规范和调整,体现了四大新变化。

  ——军号功能定位新。司号是世界各国军队进行通信联络、实施正规化管理、鼓舞军心斗志的传统手段。我军早在初创时期就建立了司号制度,为保障战争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战争形态的演进和我军现代化建设发展,军号的指挥通信功能逐步弱化,过去以指挥通信为主的军号功能定位,与时代之变、改革之变、战争之变不相适应。这次恢复和完善的司号制度,对军号的功能和定位进行了调整与完善,以部队管理为主,兼顾指挥通信和军事文化建设功能。

  ——军号类别和号谱种类设置新。建军初期,我军沿用的号谱主要分为差事、脚步两大类别。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正式颁布军用号谱,主要分为战斗、勤务、名目、仪式四类300余种。1962年6月,原通信兵部重新编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号谱》,保持原号谱类别不变,将号种精简为109种。这次精简优化为作息类、行动类、仪式类三类21种号谱。

  ——军号使用时机和形式新。新的军队司号制度规范了军号使用的时机场合,并明确了司号员吹奏与播放号音相结合的司号形式。作息类号主要用于下达日常作息指令,区分部队在营区内、营区外、海(境)外驻扎和执行任务等情况分别规范;行动类号主要在组织战备演练、执行任务或遇有突发情况时使用,通常由司号员吹奏,也可以采用电子号音播放;仪式类号主要在组织礼仪活动时使用,通常由司号员吹奏。

  ——司号工作领导管理制度新。根据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和军号功能作用的调整变化,这次由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牵头负责司号工作。新的军队司号制度采取兼职为主、专职为辅的方式,调整编配司号员,在保留传统军号的基础上,研发新型军号和电子号音播放系列设备。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