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陆航直升机组救人:被困者命悬一线,危急时刻一级军士长穆永厚从洪水中将被困群众成功解救!

陆航直升机组救人:被困者命悬一线,危急时刻一级军士长穆永厚从洪水中将被困群众成功解救!
2018年07月30日 18:57 北部战区
举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这是一则迟到的新闻,这是一个感人的瞬间。第78集团军某陆航旅直升机组救援被洪水围困群众时,洪水暴涨,水漫铲车,被困者命悬一线,一级军士长穆永厚危难关头显身手——

八一前夕,惊心动魄4分39秒

特约记者 陈志光、王昭岳、房新鹏


八一前夕,第78集团军某陆航旅两次派出直升机挺进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水上“孤岛”,解救34名被困群众的突发事件,经《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人民陆军报》和各大微信公众号刊发推送后,一组图片和录像纷纷得到网友点赞留言:“冲锋在前的都是将军和一级军士长,解放军一定可以打败一切威胁中国的敌人……”

   

4分钟39秒的时间,短,加起来不过279秒;18米软梯,矮,刚好54尺。7月下旬,第78集团军某陆航直升机组营救被洪水围困群众时,一级军士长穆永厚,经历了一次比279秒长得多的279秒,比18米高得多的18米。

暴雨如注、水漫铲车、风浪翻滚、洪流咆哮……透过直升机机舱,1名群众被困在铲车车顶若隐若现。一波又一波的洪魔从四面八方向被困者袭来,不足20平米的被困地域形同孤岛。晚一秒施救,就多一分被洪魔吞噬的危险。急,抢救群众急如星火!急,转移群众刻不容缓! 机组果断采取悬停放软梯方式营救,但是用软梯不管是往上爬,还是向下攀,都是一条山羊没落脚之处、猿猴不能攀登的“空中飞线”。何况被困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必须有人下去协助。否则万一半空掉下后果不堪设想。险情,千钧一发!难度,前所未有!谁下?

“我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有经验,我下!”话音未落,软梯瞬间从直升机腹部甩出,肩扛四道拐的一级军士长穆永厚立即穿好救生衣,快速出舱,手脚并用像壁虎一样贴住软梯一点点艰难向下攀,几次被软梯悬在半空“荡秋千”,1分钟后,直插激流顺利接近被困者。营救开始。穆永厚站在汹涌的浊水里一手拼尽全力拽住软梯末端,一手协助他攀上软梯,同时喊话指导被困者自行攀爬。随后,被困者成功解救。这时,水势愈发凶猛,穆永厚必须在软梯末端没有受力协助情况下,以最短时间自行爬上机舱,否则将会变成洪魔吞噬的对象。

18米软梯全部悬空,又没有保险绳,一不留意,手一软,脚一滑,就会掉进洪流。只见穆永厚迎着螺旋桨旋出的强大气流,来回在软梯上摆动旋转,打腿、屈伸,时间一秒秒过去,在接近机舱不到2米时,他双脚一滑,险些踩空。他一个全身大旋转双手死死抓住梯梁,双腿紧紧盘住软梯,才得以稳住重心。此时,他胳膊剐开了口子,手心磕掉了皮,虎口磨出了血,雨水、汗水、血水从衣襟渗出。

“老穆,坚持住……”机组人员拳心攥出水,眼睛瞪得溜圆,心提到嗓子眼。只见他咬紧牙关拼尽全力成功攀上机舱。记者看看表,营救时间定格在4分钟39秒。

被困群众安全转移到空军某场站后,正在该旅指导工作的集团军政委郭晓东少将握住穆永厚双手,看着虎口溢出的血水,激动地说:“你不愧是我们军里的典型!你是好样的!”

旅政委张桂林握着穆永厚的手回头跟记者介绍:“老穆在旅里兵龄最长,专业最全能。4次经历改革,精通4种机型维修操作。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95湖南抗洪、98湖北抗洪、汶川地震救灾等重大任务现场都留下过他的救援足迹。今天在被困群众命悬一线的危机关头他不顾个人生死两次挺身而出,为全旅官兵再次立起榜样。”

参与汶川地震救灾中的穆永厚

穆永厚正在保养直升机

穆永厚参加训练任务归来(左一为穆永厚)

前不久穆永厚被旅评为首届感动军营人物

点击镜头中穆永厚救人过程,记者不禁由感而发:“疾风知劲草,野火炼真金。狂风暴雨裂征衣,战鹰闻令救援急。战在即,群众命悬一线。老兵血肉为盾斗洪魔,化危机,忠诚耀军旗。”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审|刘建伟

编辑 | 刘守金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