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准点开饭!”炊事班野外保障的战斗宣言

“准点开饭!”炊事班野外保障的战斗宣言
2018年08月08日 23:55 西部战区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他们是部队里起的最早的

休息最少的

流汗最多的

劳作一天,他们满身油渍

一身油烟味

他们全年365天,基本无休

除不可抗因素外,他们没有误过一次餐

未曾接到一起口味差评

他们是新兵最不想去的单位

却又是部队里最重要的岗位

他们就是调味酸甜苦辣的“炊事兵”

在干净整洁的营区厨房里,天然气、自来水、油烟机等一应俱全的条件里,他们用锅碗瓢盆奏响出美食交响乐,让官兵们吃的好、吃的健康。

如今,在35℃气温的炎炎夏日里,面对雷雨交加、杂草丛生、蛇虫乱窜的恶劣环境中,野外驻训的炊事兵,依然能够叫响“准点开饭!”的战斗宣言,把美味的餐食,准时准点、保质保量的供应给官兵们。

这背后,有哪些让人动容的瞬间,让我们走进炊事班的“日常战斗”,感受一下他们的艰辛付出。

清晨闻鸡起舞——拉开炊事班的“战斗序幕”

盛夏的四川大地,清晨五点多已是鸡鸣四起,太阳在地平线上开始绽放威严。离起床还有半个多小时,闹钟的铃声就催促着炊事兵们离开梦乡奔赴岗位了,在水袋边简单地洗漱一下,检查完炊事给养单元,一天的“战斗”就开始了。早餐是掐着秒表准备的,面条下锅太早,到开饭时就变会一锅“面糊”,而下锅太晚,又可能耽误开饭,但是对炊事兵来说,早餐只是一天战斗开始的序幕。

早餐后休息时间极短,很快送食菜车到了。由于连续降雨,住宿地变成了泥泞的海洋,送菜车进出困难,送菜师傅索性在驻训地门口进行菜品交接。炊事兵们一脚踏进泥水中,奔波数百米将食材提回炊事帐篷,而后核对单据、称取重量、卫生检疫、入柜保鲜,这一项项工作炊事兵们都要亲自一丝不苟地去完成,毕竟事关全连战友的饮食安全,大家谁都不敢怠慢。

虽然水资源在驻训地保障较为困难,但他们洗菜依旧很仔细,只不过水量比日常节约很多。洗完菜,接着就是切菜、装盆,不一会儿功夫,就临近中午做饭时间。

拥抱“两个太阳”——“烤”验炊事班的“炙热战场”

食材到位后,炊事兵们开始了一天中最漫长的“战斗”。如果说普通一兵的武艺是射击、投弹、装备操作,炊事兵的武艺便是刀工和煎炒烹炸的烹饪技艺。炊事兵有两项“绝活”,一是用一把菜刀就能完成从切菜到雕花的所有刀工;二是用大锅和铲子就能炒出味道不亚于餐馆的美味菜肴。

然而在这背后,是无法想象的辛勤付出:八月烈日高照焦烤着大地,上午十一点,防风灶燃起了熊熊火焰,向外辐射着滚滚热浪,炊事兵们戏称自己的世界有“两个太阳”——一个在头顶,一个在身前。防风灶旁的温度飙升到从60多度,一股热浪从腿部向上升起。在大锅前奋力翻动菜勺的炊事兵早已是大汗淋漓,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滚滚流下,在脖子上汇成“涓涓细流”流进衣衫浸湿全身,然而此时的炊事兵已顾不上汗水和炎热,锅里开始冒出香气的菜品此时就是他关注的全部。

随着开饭时间的邻近,一盆盆香气四溢的菜肴端了上来,在这炎炎夏日不仅有美味的菜肴,还有战友们最喜爱的消暑冰粉和西瓜。经过了一上午烈日的炙烤训练,喝上一碗冰镇的冰粉配上清甜的西瓜,让官兵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喜悦。

了解炊事班的人都说,炊事班是“外松内紧”:当战士们在平日训练时,他们在案板前准备着食材;当全连在周末休息时,他们在灶台前挥汗如雨;当节假日大家在欢度佳节时,炊事班准备节日会餐的“满汉全席”。端上桌的是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在这背后,是炊事兵们挥洒汗水,用默默的付出取得的“战果”。

炊事班的“战场”不在沙场,但对每一个炊事兵来说,三尺灶台就是他们一展武艺的“战场”,锅碗瓢盆的撞击声是他们耳边轰鸣的“炮火”,战友们就餐时露出的笑脸是他们胸前的“军功章”。革命有分工,岗位各不同,春夏秋冬全年无休,炊事兵们坚守在自己的战位上,与油烟和火焰共舞,用有力的保障托举起属于他们的强军梦。

作者:王亚飞 吴阁骏 谢杰

本期编审:杨彪

责任编辑:李胜子

武艺炊事炊事班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