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18日报道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4月11日报道称,太空战是美国政府的热门话题。今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位于圣迭戈的米拉马海军陆战队航空站说:“太空是作战领域,就像陆地、空中和海上一样。我们应该有一支叫做太空部队的新部队。”
报道称,近期,特朗普政府宣布了其国家太空战略,进一步详细阐述了这一立场。战略称,美国的“竞争者和对手将太空变成了作战领域”,并誓称,对任何美国太空资产所受到的袭击都会施以有力回击。
这些听上去像是挑衅之词。但是,任何太空战都不会像《星球大战》那样——人类不会在宇宙飞船之间快速移动,死亡不会从天而降,可能也不会有什么东西爆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未来太空战想象图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托德·哈里森说:“不是战斗机飞行员,不是海军陆战队,也不是特种作战部队士兵——而是一群坐在控制中心和实验室里的工程师。太空领域将由书呆子主宰。”
此外,派遣人类到太空开战根本称不上高效。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忧思科学家联盟的劳拉·格雷戈说:“人类是脆弱的,在太空环境中维持人类生命需要高水平的后勤支援。”
从物理学角度也排除了轨道轰炸的可能性。轨道上的物体高速运行,因此不会长时间停留在地球上某一点的上方,这意味着短时间内攻击某个特定区域就需要在轨道上放置数百件武器。装载了轰炸机或弹道导弹的航空母舰会更加有效。
其实太空战归根结底和卫星有关——利用它们、摧毁它们以及保卫它们。许多卫星的目的是监视他国的军事行动或瞄准核武器。这抑制了对卫星的攻击,因为一个国家会立即知道对方是罪魁祸首,并正可能试图破坏其核能力。
以前,瘫痪敌方卫星的唯一选择就是向它发射反卫星武器,或者用你自己的卫星撞击它。这种“动能攻击”往往被视为糟糕的想法,因为会造成大量碎片。
如今,太空战争最有可能以更加谨慎的方式进行,其中包括干扰、欺骗和黑客攻击。干扰卫星相当简单:你只需要一台设备,能在目标卫星使用的无线电或微波波长中发出大量噪音,这样真正的信号就无法接收了。欺骗也是类似的,但攻击者还要制造伪装成目标卫星信号的虚假传输。
世界各国都出现过卫星干扰和欺骗的例子,从政府屏蔽电视或无线电信号,到船只被发送假的定位数据,再到私人干扰全球定位系统信号以避免被跟踪。以黑客手段挟持和控制卫星也是一种选择,但更难做到。
【延伸阅读】俄太空计划雄心勃勃!先建月球基地再远征火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近日,塔斯社援引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长伊戈尔·巴尔明(Igor Barmin)的话称,“科学院正在全面考虑建设月球基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建设主体设施时,将考虑从可充气模块到地下变压模块(如图所示)的各种方案。而基地的主要能源供应来自核反应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informing.ru网站报道,俄月球基地建设工作或在2030至2035年间启动,此举将成为俄罗斯太空探索计划的一大里程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罗斯宇航科学院为此已经设计了可将核反应堆运至月球的模块化系统,俄罗斯航天局则在考虑如何将这些模块送入绕地轨道,然后将它们一起运至月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novate.ru网站消息,俄罗斯和欧盟已就在月球南极设立基地展开合作,并围绕选址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计划2020年前派出航天员飞赴月球开展侦察工作,以便判断建设基地的可行性,并提前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悉,主要勘探地点可能集中在美国NASA红外照片显示为蓝色区域的艾肯特盆地。NASA专家称,俄罗斯计划在本世纪30年代建立起月球基地,以此为接下来远征火星做准备,这2个步骤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别看美国人说话酸溜溜,其实他们对该区域同样很感兴趣,也在探讨在月球或火星上建立基地的实用价值。NASA每年都举行机器人采矿赛,谷歌公司还在2007年设立了月球X大奖,参与者如果能让一个机器人登上月球并行走500米,就能获得3000万美元奖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外媒称,月球基地不仅能够保障科研活动,而且还可实施经济开发项目,包括微重力制造、探险旅游、从月球土壤中提取具有巨大经济、军事价值的稀土元素以及地球基本不存在的氦-3同位素,特别是后者,据称若用于核聚变反应堆,所产生的能源至少可供地球使用1万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外,为了应对月球极端环境(强辐射、高低温差超过300摄氏度、真空),太阳能发电、3D打印、机器人、先进复合材料都会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实践中实现技术提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另据外媒报道,在这场开发月球的新太空竞赛中,中国不仅没有落后,而且还占据一定优势。诺丁汉大学专家克里斯托弗·巴纳特就告诉英国《泰晤士报》网站,中国在前往月球投资开采氦-3的竞争中“处于最佳位置,因为中国政府决策高效,财力雄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日前披露了其庞大的未来太空探索计划。第一步是完成绕地太空项目,主要是测试和完善用于深远太空探索的航天器。第二步是2030至2035年间,在月球建设基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三步是在2035至2050年间远征火星,具体又分为5个步骤,首先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然后发射载人飞行器。之后在火星表面建立探索基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接下来,部署规模更大的火星开发基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最终实现实现人类移民火星。
(2016-06-23 08:45:39)
【延伸阅读】太空灭绝战!卫星轨道炮打3000吨弹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2月20日发表了题为《揭秘美国冷战时期的“死星”计划》的报道,美航天历史学家斯科特·劳瑟称,这个代号Have Sting的秘密项目实际是一种部署在太空的巨型电磁轨道炮,尺寸与国际空间站相当,一个长约796.8米的炮身结构,能够支撑“Have Sting”的电磁加速器、核反应堆、低温贮罐区以及像马戏团帐篷般大小的相控阵雷达。 图为Have Sting太空轨道炮项目方案示意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提起电磁轨道炮,对喜欢科幻作品的军迷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其主要是利用轨道电流间相互作用的安培力发射弹丸。轨道炮由两条平行的长直导轨组成,弹丸放置在导轨间.当两轨接入电源时,强大的电流从一导轨流入,经弹丸从另一导轨流回时,在两导轨平面间产生强磁场,磁场与电流相互作用,产生强大的安培力推动弹丸以超高速射出,理论上可达亚光速,且后坐力要小于传统火炮。其最初由法国人维勒鲁伯于1920年发明。图为电磁轨道炮发射原理示意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轨道越长,轨道炮产生的能量就越大,炮弹飞行的速度就越快。据美媒报道,炮身近800米的Have Sting可以将啤酒罐大小的炮弹加速至每小时5.6万千米射向地表,威力相对于人造流星撞击地球,其发射所需的电能由通用电气公司研发的兆瓦级核反应堆提供。图为军迷制作的Have Sting3D模型,需要注意的是该图并非尺寸对比图,只是设想将会由航天飞机搭载入轨组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科幻电影《变形金刚2》中出现的美海军舰载电磁轨道炮。这种轨道炮的功率和威力与Have Sting相比,只能算“战术级”武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尽管Have Sting最终未能付诸实施,但类似设定已多次在科幻电影和游戏中使用。图为著名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光环2》中出现的“开罗”轨道防卫站示意图,可见轨道站的主体就是一门巨型电磁加速炮(MAC)。根据设定,该炮长802米,可将3000吨重的钨合金弹头以相当于光速的4%的初速发射出去,威力相当于51.6亿吨当量TNT。与之相比,为战舰提供停靠补给反而成为了轨道站的附属功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其800米的炮身设定与现实美军曾计划研发的Have Sting十分相似,但弹丸威力要夸张许多。 图为《光环2 重置版》中的开罗轨道站,尽管只是局部,通过与周围护卫舰对比,可见超级MAC炮管的尺寸之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光环 传奇》动画中,超级MAC炮发射瞬间,其一发的威力可以击穿多艘带有能量护盾的外星战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实际上,著名空战射击游戏《皇牌空战5》中出现的SOLG战略攻击卫星的原型可能也取自Have Sting项目,但该炮的设计更夸张一些,除巨大的炮身外,还另外伸出4个类似支柱的构造体,内部实际是4个战略核弹弹舱,可直接利用轨道炮将核弹射向地表。图为游戏中玩家使用战机拦截再入大气层的SOLG卫星,可见其尺寸之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上述几种太空轨道炮其实是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付诸实现的“超级武器”,相比之下,“死星”的设定就显得过于玄幻了。根据《星球大战》的官方设定,“死星”直径120千米,其大部分内部空间被用于维持其大型超级激光炮和发电机所必需的系统,核心是一个超物质反应堆,内部进行超大规模的聚变反应,恒星燃料瓶排列在其边缘为聚变反应助燃。图为《星战》中”死星“战斗空间站的剖面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死星的超级激光炮直接从超物质反应室汲取动力。其多面放大水晶将八条单独分支激光束的破坏力组合成一道强度堪比恒星核心的能量束,射击一次就可摧毁一颗行星。现实中,能够为死星提供动力的能源系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恐怕都很难问世。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另一张”死星“空间站的结构图,红色部分为大型超级激光炮,可见其与核心是直接相连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星球大战 原力觉醒》中登场的“弑星者基地”相当于“死星”的威力升级版,不仅仅能摧毁行星,还能引起恒星迅速变成红巨星,进而摧毁整个行星系,其供能系统由所在恒星系的恒星获取能量,将其存储在基地行星核内的磁场中,然后把那种能量转换成超高强度的光束通过超空间发射出去,只需一击就能摧毁另一星系中的多颗星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著名即使战略游戏《命令与征服3》中的GDI离子炮卫星,威力要远强于电磁轨道炮,但实现难度要比电磁轨道炮大很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Baldr Sky》系列中的”贡格尼尔“(奥丁神枪)对地光束扫射卫星。
科幻作品中的卫星轨道炮群。
(2015-12-23 09:02:00)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推荐新闻
- 【 新闻 】 俄媒称这项重要资源正从美流向中国
- 【 军事 】 出鞘:尼泊尔能否成为中国的下一个巴...
- 【 财经 】 内蒙古网站早前发文 专家力挺鸿茅药酒
- 【 体育 】 亚冠-广州恒大3-1胜出线 申花0-0平悉...
- 【 娱乐 】 网曝霍启刚郭晶晶泰国度假享受二人世...
- 【 科技 】 社交平台拉新的标配是小游戏?
- 【 教育 】 花巨资上“止吼课” 家长们还是太焦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