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畔,橘子洲头,他们跟大师对话,与智者同行,醉心于一场场开启创新灵感的思想盛宴。
终南山下,秦岭北麓,他们到训练一线,走进演兵场致力探寻科研与战场对接的快速通道。
暮春时节,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第八期全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研修班的52名学员,入实验室,进科研院所,汲取大师名家智慧,聆听创新团队“传经”,聚焦科技强军的使命担当,着力锻造从战略上谋划科技创新发展、跨学科组织重大项目攻关、指导和引领团队建设的能力。
提供一副肩膀——
用“大师之光”照亮科技创新之路
“没想到能近距离接触这么多顶级名家大师,没想到世界科技融合发展的势头如此猛烈……”说起研修体会,第二炮兵某部研究员刘雪梅一连用了几个没想到。
翻开研修班《教学日程表》,看到一个个平日耳熟能详却又遥不可及的名字,学员们心潮澎湃:总装科技委原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卢锡城登台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杨学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济生、李德毅、宋君强等10余位知名专家为大家授课辅导;87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专程赶来与大家座谈交流。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为使培养对象在高起点上快速成长、早日担当起科技强军的重任,总部机关和承训的国防科技大学精心安排研修内容、灵活组织研修活动。
记者跟班听课发现,刘戟锋教授所作的专题讲座,从哲学的视角分析科技创新问题的本质,探讨培养哲学思维并用以指导实践、增强创新能力的方法途径。《大数据时代的科技创新》《交叉学科研究创新及体会》《重大工程实践及思考》等课程,从不同侧面展示世界科技发展动向、讲述创新思维锤炼、演绎军事变革规律,在培养对象中掀起阵阵“头脑风暴”。“新知识、新思路扑面而来,为自己拓展了国际视野、战略视野和科技视野。”这是某部研究员李俊生最真切的感受。
“有时大师授课中的一句话,就捅开了我们课题攻关中的那层‘窗户纸’。”学员们表示,每与院士、专家面对面交流一次,思维就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每与军内外一流团队零距离接触一次,就能开启科技创新的另一种思路。
“搞科研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团结协作、合力攻关!”现场参观了国防科大“天河”和“北斗”创新团队后,总装某基地研究员宁辉感慨地说:“作为学科带头人,要依靠团队、用好团队,注重梯队的培养。”对此,南京军区某指挥自动化站高级工程师单懿深有同感:“建设过硬团队,要有一个核心人物、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一个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这个核心人物要有甘为人梯的风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员们表示,要适应“大科学”“大工程”的时代要求,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和共享,努力推动科技创新由注重单学科技术突破的线性模式向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非线性模式转变,由各自为战的“小作坊”科研模式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模式转变。
架起一个支点——
在碰撞交融中开启战斗力新增长点
有数据显示,百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00多项成果中,52%源于多学科交叉。近年来,这一比例又有所上升。
“现在国家大力倡导军民融合发展,军队首先要加强自身的融合。”学员们一致认为,总部发挥组织优势,搭建起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平台,把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技人才集中在一起,进行观点的碰撞、经验的分享、知识的交融,帮助大家完成平时想做做不了、想干干不成的事。
“水尝无华,相荡方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研修中,来自不同军兵种、不同专业的学员混合编班,采取集中研讨与分专业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交流前沿基础研究、高新技术攻关等重大项目的科研特点和重点,探讨解决本领域科研难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促成联合攻关的合作意向。通过20多天的参观见学、讨论交流,总后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马天分别与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总参某陆航研究所等单位达成联合攻关课题6项的意向。
铸造国之重器、打造军之利器,科学技术是支撑。每一次基础研究水平的提升,每一项尖端前沿技术的突破,都会加速推进我军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的早日形成,都是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有学员表示,与科研院所、部队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最大的收获就是开启了科技创新思维、确立了新的研究方向。虽然有的思想碰撞不可能立竿见影,一下子就看到成果,但对将来科研攻关、建设团队潜移默化的影响却不可估量。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流传至今:“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当下,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研修班也恰如一个支点,撬动着军事科技的融合发展:一个个创新的因子在这里萌芽孕育,一个个思想的火花在这里交汇激荡。研修期间,学员们上交咨询报告52篇,达成合作意向220余个。
打通一条链路——
让学、研、训成果直通未来战场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战争就是打科技、打装备、打保障。”总政干部部科干局领导表示,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是未来我军事科技创新发展的中坚和骨干,学习、科研、培训的终极目标就是围绕作战需求生成战斗力,服务未来战场。
战场为科研出题,科研为战场解答。国防科大训练部领导介绍说:“学员研修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形,你有使用需求,他有理论支撑,我有技术保障,从而形成了一个学、研、训、用的有机闭合,科技催生战斗力的生成链。”
对此,武警某部教授崔翛龙感触最深。“基于大数据的反恐预警性情报研究”是崔翛龙及其团队正在全力攻关的一个大型工程项目。参观见学中,他了解到国防科大掌握的先进技术可以应用到反恐作战的数据挖掘中,为掌握更多先进技术,崔教授让团队成员赶到长沙当面向院士、专家请教咨询,并利用晚上时间请研修班里的同学一起研究讨论,最终弄清了基本算法和数据模型,形成了4万字的研究报告,为该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与崔翛龙一样,许多学员在研修期间都收获颇丰。来自北京军区某部的高级工程师郑静一边参加学习、讨论,一边与国防科大的重点实验室、软件所、网络所深入沟通,开展协作,将其掌握的仿真推演、协同指挥和辅助决策方面的技术成果,应用于防空作战后勤指挥信息化课题上,推动了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后勤保障能力建设。
选准“结合点”、打通“隔离墙”、抢占“制高点”,研修班学员们秉承“研战融合”的理念,心里装着未来战争,眼睛盯着未来战场,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正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益、最简单的手段走进试验场、训练场和演兵场。
上图:研修班学员体验武器装备并与官兵进行交流
严 亮摄
■丁银钟 单世刚 本报记者 秦 超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