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放军副军长称必须抛弃和平建军观念(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 08:40  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资料图:中国潜艇兵吊装国产鱼雷
资料图:中国潜艇兵吊装国产鱼雷

资料图:中国国产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
资料图:中国国产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

  本报特约撰稿 赵刚

  《解放军报》12月2日9版刊发署名张兆垠的文章《坚持不懈地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提出解放军必须摒弃“和平建军、建和平军”的观念,牢固树立准备打仗的思想。9日的香港《文汇报》报道,该文作者现为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副军长。新颖的思想加上作者的身份,令该文引发广泛关注。

  备战打赢是军队天职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句克劳塞维茨的经典名言,已得到举世认同。军队是战争的主体(或曰主要参与者),军队的政治性则更多地体现在其承担的使命上。

  对于这一点,张兆垠在文中作了精辟阐述。即:军队是为了国家安全利益而存在,自军队产生以来,战争形态因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变化,作战方式因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而更新,但准备战争、进行战争、赢得战争,一直是军队的根本职能,军队建设始终都应围绕提高如何打赢战争这一核心能力展开。

  新中国成立后,《宪法》规定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

  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军委曾多次强调,我军首要任务是应对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威胁。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军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全面加强、协调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必须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建军理念需与时俱进

  “建什么样的军、怎样建军,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仗”,归根结底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决定的。一国的建军理念绝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而是应随着本国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与时俱进。例如,美国每年公布的《国防白皮书》、四年一度的《防务评估报告》以及美军的《作战纲要》等文件中,所勾勒出的美国军事战略演变就体现了此等原则。

  几十年来,我军军事战略方针历经三次大的调整:

  第一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际环境以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影响,我军的建设理念定位为“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第二次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也随之做出变化,军委依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任务。

  第三次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新判断,做出了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要求解放军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现代化建设,裁军百万,走上质量建军的轨道。

  综观中外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一个强盛民族的背后,都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强大的军队,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强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也使强军成为必须。为了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我们必然要加强军队建设。

  在忧患意识中谋打赢

  张兆垠的文章发表后,引来国内外、军内外人士的很多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作者的身份、文章发表的时机等。于是,转载、热炒、猜测接踵而至。凡此种种,大多是对该文的误解。

  作为一名军人,笔者认为,“摒弃和平建军理念”绝不意味着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所谓摒弃“和平建军、建和平军”理念,指的是应摒弃“和平时期建军,建和平性质军队”的理念,这与我国目前的军事战略是一致的。正如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日前在中央党校机关报《学习时报》刊文指出,中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就要遵循“后发制人、服从大局、灵活机动、开放合作”的四大原则。

  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并非“周边无战火,四邻无纷争”的太平盛世,军队建设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加强自身实力以确保和平。回想鸦片战争,当时清王朝兵力90万,而英国参战兵力仅数千人,就从广州一直打到天津。清王朝经历“康乾盛世”后承平日久,军队既缺乏实战经验,又缺乏严格训练,最终一败涂地,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

  所以,军队作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武装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坚持突出“战斗队”的核心职能,绝不能偏离“勤备战、谋打赢”这条主线,以强大的实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

  (::作者为解放军某部研究人员)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国军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