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面前困境
超音速饱和攻击.曾被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誉为对付航母编队最好也是唯一的办法。今天,延续这一思路,任何一种现代化大型水面舰艇在今后的海战中,都会受到多枚刻意组织起来的反舰导弹的共同“关照”,特别是处于海上战斗编队边缘的舰艇。“密集阵”们面对同一方位的饱和攻击.能够为舰艇化解威胁吗?
对小口径速射舰炮而言,对付多目标能力实际上考验的是火炮以预定拦截概率对一个航路上的目标完成发射弹数后.调整射击诸元拦截下一个航路的能力。以“密集阵”拦截SS—N一25“天王星”反舰导弹为例.“天王星”导弹以亚音速从距离目标1500米飞行到300米用时3.4秒.如果“密集阵”全系统工作正常,射击4秒后才能达到80%的毁伤概率,然后才能转移到其它导弹所在的航路。火炮随动系统的机械转动后再对准目标方位,一般需要2~3秒,是一种“持续射击一转动一再持续射击”的循环过程,耗时过多。如果同一方向有多枚距离相差无几的导弹“组团”来袭,“密集阵”系统恐怕就会崩溃。因此,小口径舰炮近防系统只具备一定的连续拦截多目标的能力,不具备同时拦截多目标能力。来袭导弹飞行速度越高.连续拦截能力越弱,当目标速度达到高超音速后,恐怕拦截1枚都十分勉强。
寸功未有的遗憾
“密集阵”们多研制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服役时间已经达到了二三十年。在足以使一型武器系统寿终正寝的时段内,小口径舰炮却交出了寸功未有的白卷。
1987年5月17日,两伊战争的袭船战中,伊拉克战机发射2枚“飞鱼”导弹误击美国“佩里”级护卫舰“斯塔克”号.而“斯塔克”号上的“密集阵”系统竞处于“故障”中.舰上担任反导任务的“密集阵”系统雷达甚至未能发现来袭导弹,“飞鱼”导弹毫无阻拦地命中了“戒备森严”的“斯塔克”号侧舷,造成该舰重伤。2006年7月14日.以色列海军“萨尔”5型导弹护卫舰“哈尼特”号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真主党发射的反舰导弹命中,造成了4名水兵死亡,“哈尼特”号护卫舰上配备的“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没有任何反应。
“密集阵”近防系统在实战中寸功未建.但在实弹射击的演习中却毫不留情地击落友军甚至己方目标。1994年的台湾“汉光”演习中.台海军“成功”号护卫舰上“密集阵”系统的目标是由汉翔公司飞机拖带的靶机。在“密集阵”急促的射击声中.只见拖靶机急速坠落,机上4人全部遇难。1996年日本海上自卫队“夕雾”号护卫舰的“密集阵”系统在演练防空作战时,请来了美国海军的A一6攻击机拖曳拖靶实弹演练,结果十分巧合,“密集阵”击中了距离目标5.5千米的A一6,两名驾驶员侥幸跳伞落海获救。由此,备受指责的“密集阵”近防系统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一时恶评如潮。
面对目趋严重的反舰导弹威胁,美国海军对“密集阵”系统倍感失望。2001年6月,“小鹰”号航母在日本横须贺进行例行检修后,用1座21联装发射“拉姆”Blockl近程反导导弹的MK一49发射系统.取代了右舷前方的“海麻雀”舰空导弹和MK一15“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同年12月,“小鹰”号前住中东参加完“持久自由”行动后,再次回到日本横须贺,左前方的另1座MK一15“密集阵”也被一座MK-49发射系统所取代。至此.“小鹰”号的前方近程防御任务已完全由“拉姆”Blockl近程反导导弹所承担。美国海军的“伯克”级驱逐舰自85号舰开始,位于前甲板B炮位的MK一15被MK-49系统取代,大概也是受“科尔”号光天化日下惨遭偷袭的警示。
“小鹰”号和“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以及最新服役的“伯克”级驱逐舰都放弃了“密集阵”近防系统,由“拉姆”近程防空导弹取而代之。
“拉姆”来了
“拉姆”近程防空导弹是目前唯一一种采用双模导引体制的舰空导弹,具有强大的反导作战能力。导引头采用被动雷达和被动红外双模导引头,其中被动雷达导引头能跟踪现在世界上所有主动雷达制导的反舰导弹的射频信号,作用距离远,导引头视场宽,武器系统对目标指示的精度要求不高。红外导引头采用了红外/紫外两个波段,红外用于探测和跟踪飞行器辐射出的热能,紫外用于分辨飞行目标与天空背景,抗干扰能力强.制导精度比较高,从1993年起。在一系列对超低空掠海飞行的亚音速目标和以超音速飞行并具有大俯冲角的反舰导弹的测试评估试验中.毁伤概率都达到95%以上。不俗的成绩再次点燃了美国海军的希望。从送装计划来分析,曾经辉煌的“密集阵”可能会随着“拉姆”的出现逐步让出近程防御系统主角的位置。
与小口径速射舰炮相比,“拉姆”导弹有效弥补了“密集阵”们在反舰导弹面前的尴尬。
火力覆盖范围大。“拉姆”导弹射程500米~8千米,相比小口径速射舰炮平均460米~3千米的射程,火力覆盖范围的远界增大了2~3倍.近界相差无几,能够在导弹的来袭航路上获得多次拦截机会,多联装的发射系统拦截概率会明显跃升。
毁伤能力强。“拉姆”导弹采用的9.09千克的WDU-17B连杆式破片战斗部,除了有碰撞引信,还采用了DSU一15A/B激光近炸引信,能够在导引头精确锁定目标的条件下.精确摧毁来袭目标,杀伤威力与拦截效果明显高于小口径速射舰炮。1999年4月,美国进行的作战和评估试验中,24枚“拉姆”Blockl中有23枚成功拦截了目标;在对超音速目标的拦截试验中.2枚“拉姆”导弹拦截以超音速掠海飞行并做“s”型机动的MQM一8GEER超音速靶机,1枚直接命中目标;在对MA一31靶弹的拦截试验中也取得了2发2中的成绩。这表明“拉姆”具备较强的拦截超音速导弹的能力。
具备同时拦截多目标能力.‘拉姆”导弹采用全程被动制导,发射后不管.单个多联装发射装置即具有同时拦截多目标的能力。此外,武器系统不需要专门配置搜索、侦察、跟踪设备,只需由水面舰艇上已有的传感器提供目标指示即可.而且对数据的精度和数据率要求不高。
计算表明,对于配备2座21联装“拉姆”Blockl的驱逐舰,要连续发射15-20枚反舰导弹才有可能将其重创,而对于只配备“密集阵”系统的舰艇.达到同样毁伤效果只需要5枚。
此外,由于“拉姆”导弹采用大量的成熟技术和硬件,研制和装备费用大幅度下降,显示出了良好的效费比。优异的性能与合理的价格迅速征服了美国海军,目前已经为50多艘舰艇采购了将近4000枚,德国海军也采购了1000多枚。此外,丹麦、日本、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海军也在计划列装。
愈演愈烈的“拉姆”之风,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吹散小口径速射近防系统“密集”的弹幕。弹进炮退,似乎已经,成为定局。 兵器知识第8期
相关专题:《兵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