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界上70%小口径近防武器无法拦截2马赫导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6日 07:56  兵器知识
美国海军航母舰载密集阵系统对空开火
美国海军航母舰载密集阵系统对空开火

美制拉姆近防系统拦截成功率很高
美制拉姆近防系统拦截成功率很高

    声明:本文为《兵器知识》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文/杜文龙

  随着大炮巨舰时代的终结,海、空、潜三基反舰导弹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成为海战场令人恐惧的新杀手。1982年.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吞没了英国皇家的骄傲,“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被亚音速的“飞鱼”导弹击沉后.英国海军以异乎寻常的速度为水面舰艇配备了“密集阵”和“守门员”近防武器系统,成为当日耀眼的明星。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反舰导弹呈现出了超高速、超低空、高机动、大威力的显著特征,水面舰艇赖以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近程防御系统,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在反舰导弹的立体攻势面前,以“密集阵”、“守门员”、AK一630为代表的小口径速射舰炮做好准备了吗?

  无以复加的射速

  据国外专家计算,针对不同的目标速度,在武器系统精度不变的前提下,为保证全航路至少命中一发的概率,在有效拦截区段内火炮射弹数应基本保持一致。随着来袭导弹飞行速度的增加。火炮射速也应相应提高。

  拦截速度1马赫的掠海反舰导弹,火炮射速要达到4200发/分,这对于现役的多型近防火炮问题不大。但此后的一组数据会令多数速射炮力不从心:拦截1.5马赫的导弹.射速要5597发/分:拦截2马赫的导弹.射速要6713发/分:拦截2.5马赫的导弹要达到7 626发/分:拦截3马赫的导弹.射速要8386发/分:3.5马赫要9028发/分:4马赫要9 579发/分:4.5马赫要10056发/分。也就是说,近程防御系统要保证在全航路上有一发炮弹命中飞行速度为2~4.5马赫的导弹.就必须发展射速在7000~10000发/分左右的超高射速火炮。

  据对13种现役小口径舰炮的统计,只有4种超过7000发/分,这就意味着还有70%的小口径舰炮无法在飞行速度超过2马赫的反舰导弹面前为舰艇筑起一道安全屏障。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小口径舰炮的射速已经被逼到了极限,在不得不采取6管、7管甚至12管配置的情况下才勉强达到了这一射速。那么,射速上升的空间还有多少? 为变相提高射速,瑞士、意大利等国在弹药技术上下足了功夫,采取了所谓间接命中体制。如瑞士的“阿海德”(A—HEAD)弹药,使用了一种集束定向预制破片抛射技术,每发炮弹内装有152粒重金属制成的圆柱形弹丸。每粒弹丸重3-3克。弹体底部装有可编程的近炸时间引信,炮弹通过炮口前端的三个线圈后,弹上可编程时间引信就装定了精确的时间指令。当炮弹飞到预定距离时.点燃抛射药,将弹内152粒弹丸以1200米/秒的相对速度以定向集束形式抛射。如果快速发射25发AHEAD炮弹.可以在来袭导弹的前方形成~个直径约8米、由3800个动能杀伤子弹丸构成的弹幕。这一措施大大提高了炮弹命中目标的概率。不过,经过计算分析,美、英有关专家认为:就摧毁能量而言,如果要把直接命中体制与间接命中体制加以比较的话,需要250次间接命中才能产生1次直接命中所产生的摧毁能量。就价格来讲,1发近炸引信弹的造价至少是直接命中弹的5倍,这中间的效费比使人们在选择时,很难快速而客观地为任何一方举起手来。

  在无以复加的射速面前.小口径舰炮陷入了两难境地。

  射程过小的隐患

  小口径速射舰炮武器系统射程多在1500~3000米之间,各国海军越来越担心它们能否有机会在过小的射程内摧毁超音速导弹。

  根据计算.舰载雷达发现掠海小目标的距离为18~27千米,对于亚音速导弹能保证60~90秒的反应和抗击时间。但对于超音速弹仅有20~30秒,除去武器系统的反应时间,真正能够用于抗击的不过10秒左右。而进入3 000米有效杀伤范围后的时间只有2—3秒,这就意味着“密集阵”只有一次把50,75发炮弹射出炮膛的开火机会。此外由于一些导弹在飞行末端采用了不规则蛇形机动.防空武器进行跟踪和锁定都极为困难。

  现役“密集阵”、“守门员”们均没有把握防范超音速导弹的攻击。

  克林顿执政时期,面对萧条的苏联军工企业,美国政府曾向俄罗斯秘密购买了超音速反舰导弹进行拦截试验。在遭俄罗斯彩虹设计局拒绝后,转而向星火国家科研制造中心购买KH一31超音速反舰导弹。1995年5月.美海军以470万美元引进4枚KH一31导弹并改装成MA一31靶弹。在随后的拦截试验中,美海军未能将高速飞行的MA一31靶弹击落。研究表明:如果“日炙”导弹袭来,“密集阵”系统只有2秒钟时间.这对防御340千克弹头的毁灭性撞击根本不够。

  苏联通过论证后认为,AK一630型6管30毫米舰炮武器系统难以有效拦截90年代后期出现的反舰导弹,1975年便着手研制第三代近程反导武器系统。

  时间、速度,是近防小口径舰炮与反舰导弹永恒的话题。就目前双方对抗的情况而言,后者似乎占据优势并有稳固的地位,而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撼动。苏联时期发明的高弹道攻击方法目前仍被许多型号反舰导弹所采用。印度的“布拉莫斯”、俄罗斯的“俱乐部”等反舰导弹在攻击的最后阶段,能够爬升到数千甚至1万米的弹道高点后,以大角度俯;中攻击目标,至3 500米高度时的平均速度能达到5马赫,这样从进入近程火炮防御系统3 000~300米高度的杀伤范围开始到命中目标,仅有1秒多的时间!这恐怕连火炮机械系统调整射向的时间都无法满足。在目前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小口径高炮基本没有防“过顶”攻击的能力.舰艇正上方就成了裸露的攻击窗口.这在近期内也难以解决。

  难以撼动的能量

  反舰导弹的攻击多采用战斗部与弹体不再分离的方式,在近距离命中时.常会同时出现除战斗部之外的燃料等附加破坏效应。“谢菲尔德”就是飞鱼导弹160千克推进药柱的受害者。

  据统计,现役的近程、中程、远程反舰导弹发射重量多在200、600、1200千克左右,战斗部多在150~300千克。俄罗斯的部分反舰导弹要大大超出这一重量,SS—N一19更是达到了令人恐怖的7吨,战斗部也接近1吨。这一重量与高亚音速甚至高超音速的结合,所形成的巨大能量与小口径舰炮普遍采用的20~30毫米炮弹平均重量不到100克的弹丸、“阿海德”(AHEAD)弹药的3-3克小弹丸相比较.前者似乎更加像凶猛的“绿巨人”。在反舰导弹一住无前的攻势面前,小口径舰炮能够以小博大吗?

  1974年底至1975年初,美国把退役的“坎宁安”号驱逐舰改装成无人遥控试验舰,并在舰上安装了“密集阵”系统。1975年10月.美国为了验证“密集阵”系统的作战效能,用“坎宁安”号进行了实弹拦截试验。试验中虽然成功地拦截了BWM一3E超音速靶机和“小牛”反舰导弹等目标.但在拦截1枚速度本不高的“白眼星”电视制导炸弹时.虽然“密集阵”系统取得了命中10发的成绩(炸弹头部命中1发、尾部命中9发),但怀揣908千克MK84常规炸弹的“白眼星”电视制导炸弹仍带伤击中靶舰,在舰体上撕开了1个9米×12米的洞。对于单项试验而言.前面的拦截试验是成功的,但对于整个试验而言.“密集阵”的成绩很难称得上是合格,而且它还暴露出小口径弹丸威力不足的缺陷。

  另外一种情况也值得关注。即使小口径弹丸能够毁伤导弹,但由于拦截距离过近.仍会有小口径弹丸只起到了撕裂导弹战斗部的作用,从而引发了高速飞行战斗部的解体或者提前引爆,导弹较大的碎片仍可以进入舰体内造成重大损伤.较小的碎片也可击中上层建筑表面脆弱而暴露的侦察预警设备等目标。对于高度依赖指挥通信的现代舰艇,其潜在威力有可能使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战斗力。

  为了增强毁伤能力,各国为小口径舰炮研制了多种弹药以提高终点效应,如脱壳穿甲弹、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多功能引信弹药等等,脱壳穿甲弹还采用了贫化铀或钨合金弹芯。但这些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使小口径弹药的能量发生质的跃升,抵御来势凶猛的反舰导弹仍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专题:《兵器知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兵器知识》

更多关于 近防 系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