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歼9重生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国力增强,空军开始寻求新一代歼击机,并经中央军委批准后提出了新型歼击机的技术指标。1982年2月,国防工办在北京召开新机研制座谈会,会上提出新型歼击机的空战能力要优于现有的歼8II以及苏联当时的米格-23歼击机,争取性能接近美制F-16战斗机。
1984年1月,空军按照新的结果重新调整了新机的性能要求。同年4月,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召开飞机专业委员会,讨论了新型歼击机的3种气动布局方案,分别是:正常布局方案、鸭式布局方案和变后掠翼方案。
带边条正常布局方案主要是601所为主承担单位进行研究。
601所于1971年底就已经按照六院指示开始酝酿研制类似于F-16的带边条翼正常式布局高机动歼击机方案。该方案计划取代我国比较落后的歼6空战歼击机,与歼8截击机配合,共同构成80年代空军的主力。本着这一设想,601所先后于1972年和1974年两次去空.海军12个部队进行调查研究,并得到了部队领导机关的支持。空军于1974年初以(74)司作字01号文初步提出了歼6后继机的战术技术要求,经讨论后于1975年冬正式拟定。歼13的设计指导思想是要突出中低空(高度200 12000米)和中速(马赫数0.7~1.5)的机动格斗能力,同时还要兼顾高速性能,最大速度要求达到马赫数1.8~2.0。1976年1月26日上报常装发展领导小组,同年4月24日获得批复。
新的歼6后继机——歼13的机翼共选择了4种基本平面形状。共7个方案,分别称作歼13I、II、II-1、III、IV、IV-1、IV-2,其中歼13I、II、III、IV为基本方案。上述所有方案的机身和尾翼参数均相同,只是机翼平面形状(I、II、IV一1、IV-2)和机翼的上下位置(II与II-I)不同,并在II与lV方案中分别配了上下平尾两个方案。
1973年11月到1 974年4月期间,歼13的1/28全金属风洞模型在沈阳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歼13与歼6、歼7比较,亚声速零升阻力系数相差不大,跨声速时歼6最小,超声速时歼7最小。试验结果表明歼13的全机阻力问题不是很理想,争取跨声速赶上歼6,超声速接近歼7的水平。
与同期研制的歼9(I)、歼9一双二六(VI一2)和歼12相比较,歼13(II)的机翼阻力占全机阻力百分比不算大,这说明歼13机翼设计得还比较合理。就机身阻力而言,歼13与歼12基本为同一水平,而歼9的机身阻力则小得多,其超声速阻力系数比歼13小42%左右。歼13的机身阻力比较大,其原因是歼13本身迎风面就大,而且机身设计不合理。为了减小机身阻力以达到歼9的水平,歼13后期进行了大量的修改。
与歼9一样,歼13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合适的发动机,为此三机部专门召开了动力装置选择论证会,1976年底,常装发展领导小组正式批准采用一台涡扇6加力风扇发动机。1976年9月,三机部在沈阳召开了歼6后继机武器火控系统座谈会。1976年11月开会讨论了机载电子设备。在这期间自1973年起,进行了多种气动布局的风洞试验;自1974年起,对20多种机翼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了强度和气动弹性计算;自1975年下厂征求工艺员和工人的意见,对方案讲行了调整和修改;1976年以来,又和621、625所以及冶金部工厂进行了材料选用和工艺方案的讨论。1977年6月1日至11日,三机部在北京召开了歼13飞机论证会。歼1 3的动力系统发展与歼9一样,一开始计划用涡扇6,不久后曾经考虑换英国罗一罗公司斯贝发动机,1979年则开始论证采用涡喷15发动机,并于1980年5月获得批准。
不久后,歼13飞机与其他机型一样需要为国家经济让路,1981年3月以后研制工作基本中止。不过虽然歼13的研制工作不得不暂停,但是边条翼的研究工作并未停滞,新的边条翼与漩涡分离研究课题也于1980年立项并下达北航。经过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和计算,陆续取得了大量的综合性研究成果。根据新的气动研究成果,机腹进气方案进行了较大量的修改,形成了新一代带边条翼正常式布局高机动空战战斗机方案。
相关专题:航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