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C-1战机超视距能力比印度空军苏-30MKI更精确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7:48 现代兵器
国产西方体制机载敌我识别器
先进的敌我识别系统 识别手段是多样化的,还可以从本方雷达系统中抽取雷达信号中的目标回波特征频率,进行非合作识别。第四代战斗集中应用的综合电子战系统还可以通过触发敌电子干扰或者接获敌雷达信号,通过分析特征识别出具体型号,进而推断出目标型号和类型。先进的敌我识别系统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电子处理技术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电子情报的搜集和分析的水平。采用先进敌我识别系统以后,超视距空战基本能够得到保障。美国F一16通过升级安装AN/APX一1 13系统与AIM一120导弹系统配套,获得了超视距作战的能力,这一系统的效能在第二次海湾战争和波斯尼亚战争中得到体现,是AIM一120导弹取得战绩的主要保障。专门执行制空任务的F一15C战斗机因为还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改进,所以很多空战战果都由美国空军并不喜欢的F一16获得。要知道在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曾死令F一16飞行员非不得已不允许主动参加空战,这从侧面也可以说明这套系统的重要性。 FC一1战斗机也安装了类似的先进敌我识别系统,不过不清楚这套系统是哪种型号的产品。该系统和美国AN/APX一113的4片刀状天线不同,只有三片,估计工作范围和性能会略为逊色。根据通常这一系统的工作模式,它可以由飞行员选择执行空中交通识别、目标报告、军事识别和军事安全识别。空中交通识别是目前空军拦截任务的最主要的类型,以前的战斗机上没有设置民用管制识别通道,对大量民用飞机识别很困难,常常需要派出战斗机去拦截和目视观察。这不仅会为民用目标带来惊扰,还容易因为飞行员和指挥官的紧张情绪发生误击,不管是苏联击落韩国波音747还是美国击落伊朗A300,这都让其在国际上和政治上陷入困境。先进的敌我识别系统可以内置所有民用管制目标的应答编码,可以对民用航空目标识别到准确的型号和航班,并通过数据链和指挥中心交换信息或者直接联系民航控制中心进行空管判别。这一切都不需要飞机进入视距以内,可以极大避免军事飞行对空中交通的干扰。目标报告是在有针对性的状态下对目标进行强制性信号截获识别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将目标所辐射的一切应答信号记录和比对,通常用于对拦截目标的定性识别上,即为预警系统提供尚未识别的目标的性质型号认定。军事识别和军事安全识别是战争时期采用的工作模式。我们都知道为了保密,战争时期战斗机使用的敌我编码和频率与和平时期是不同的。军事识别和军事安全识别是指在有对抗威胁条件下的识别,这会让系统采用一些非常规询问的触发条件,以达到识别和判定目标威胁状态的目的,这种识别往往用于攻击前的准备。 装备先进的敌我识别系统标志着FC一1战斗机将具有超视距空战能力,这也是巴基斯坦空军迫切盼望的能力。它比目前印度空军米格一29、米格一2l一93、苏30MKI所采用的那种简单识别加R一77导弹的超视距攻击能力更精确、更行之有效。这为本来在战机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差距的巴基斯坦空军在未来取得对抗的质量优势奠定了基础。 其他分系统 FC一1的航电系统还包括机电管理计算机、无线电高度表、自动仪表着陆系统、电源管理系统等分系统。机电管理计算机系统将飞机上所有的液压、机电传动等控制系统用传感器和计算机交联,可以精确监视这些系统的运行和状态,通过简单的计算机故障记录查询和分析完成很多以往需要拆检的检查项目,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还大大增强了飞机寿命。在飞机维修界都有一句话:机械设备不容易用坏,而容易修坏。可见减少日常拆检项目会给飞机带来多大的全寿命费用好处。 无线电高度表是飞机的常用装备,主要用于飞机获得相对高度信息。先进的无线电高度表具有波束窄、多波束、连续波、高增益、低辐射功率的特点,一方面要在每一秒提供数十次高达厘米级的精度,另一方面还要保证电磁的兼容性和低可探测性。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被被动电子侦查系统探测到,比如捷克“维拉”一E被动电子侦查定位系统。这些被动系统往往非常隐蔽,会给作战飞机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自动仪表着陆系统和民航的三级微波盲降系统十分类似,都是用于在复杂气象、不具备目衫降落的条件下进行仪表盲降的辅助系统,可以提高飞机对机场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 电源管理系统是飞机的基础设备之一,尤其是现代战斗机用电量与日俱增,各设备用电要求也各不相同。以往三代机都采用集中供电管理体制,将发电机输出的电能通过配电盘、逆变器等直接输送到各个部位。集中管理的好处是容易控制和检修、容易布置散热,缺点是不同设备需要不同的电压、电流、交流或者直流等输出,当功率增DnN一定程度时容易形成相互干扰。另外,集中布置以后一旦发生故障会导致飞机所有系统供电都出现问题,这对连操纵都依赖于电力的飞机比较难于接受,可靠性要求的叠加会导致系统重量和体积迅速增加。 FC一1早期采用传统的集中配电管理,但在试飞中出现过掉电事故。在最后的全状态飞机上,为了增强电源系统的可靠性,还是采用了第四代战斗机才使用的分布式配电管理系统——将各设备的配电分散布置,飞机供电只提供单一、稳定的交流电,采用电脑控制的配电盘对多路供电进行管理和监测,各设备不同的用电要求则各自在设备上设置一个单独电源转换器。这样大大提高了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和配电的灵活性,在发生故障时允许关闭一些设备的供电以保证主要系统的用电需求,安全性得到很好的保障。 采用数字式分布式配电供电设计也标志着中国战斗机技术正不断向新一代发展应用的方向努力,新配电系统的采用完善了FC—l早期设计中最后一个较为落后的地方,让整体航电水平超过了西方国家第三代战斗机水平,基本和第三代战斗机现代化改进以后的能力相当。 FC一1航电系统的研发体现了我国在商业需求下发展航空电子系统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是我国在商业体制下对先进航电系统设计和均衡的大胆尝试。商业体制比我.们传统所应用的研发体制灵活,可以大量应用成熟的新技术。由于战斗机的研发时间越来越长,传统的合同式管理已经落后于时代,FC一1采用的边设计边修改路线虽然出现了延误和具体问题,但最终获得的结果还是非常乐观的,这给我们提示了一条新的研制工作的管理路线。 FC一1战斗机的开发成功是我国战斗机行业从仿制一改进一设计一独立设计完成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已经完全掌握第三代战斗机的研究和生产技术,特别是完全摆脱了上世纪80—90年代在航空电子系统方面落后的被动局面。根据预测,在未来战斗机航电市场上中国将占据约20%左右的份额,FC一1功不可没。(全文完) 相关专题:现代兵器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