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称中国航空水平依然较低 歼11没有市场优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08:29 东方网
俄称中国航空水平依然较低歼11没有市场优势
解放军国产歼11双座型战机空中巡航

俄称中国航空水平依然较低歼11没有市场优势
目前中国空军歼11与歼10战机仍然大量装备俄制AL-31F发动机

  俄罗斯《纽带》网日前报道称,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初起便开始仿制多种型号的苏制飞机,其中尤其以米格-19(即歼-6)和米格-21(歼-7)歼击机的数量最为巨大。到目前为止,歼-7的生产和改进工作依然没有停止。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本国空军的现代化水平,中国从90年代初开始从俄罗斯进口更为先进的苏-27歼击机。近日有媒体指出,中国的航空工业企业已成功地对苏-27进行了仿制。

  中国于1995年与俄罗斯签署了引进苏-27SK生产线的协议,并开始利用俄方提供的部件在沈阳进行组装。在中国组装的苏-27被称为歼-11。到2003年,中国总共从俄罗斯进口了95套用于组装歼-11的部件。

  在沈阳组装的苏-27在重量上有所增加,但发动机和航电设备依然由俄罗斯进口。专家们曾认为,中国可能要到2013年才能仿制出可与俄原装苏-27媲美的歼-11,但中国的国防工业已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

  虽然中国人在仿制苏-27机身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他们在仿制机载雷达和动力系统的过程却遭遇了不少问题,为了获取上述部件的详细技术信息,中国人曾采取各种方式以获得有关苏-27雷达和发动机的机密材料。

  到2006年,中国终于以俄制AL-31F为基础研制成功了WS-10发动机。不过,目前生产的歼-11依然在使用AL-31F发动机。此外,中国自行研制的歼-10单发战斗机装备的也是AL-31F。

  虽然中国的航空企业在2006年便已宣布了WS-10“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的消息,但有俄罗斯专家指出,尽管WS-10在技术指标上与AL-31F非常接近,但其可靠性却要逊色不少。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在2007年又向俄罗斯订购了54台AL-31FN型发动机,并且目前还在洽购更为完善的AL-31F-M。

  分析人士指出,完全国产化的歼-10有可能会在最近几年内升空,并将成为今后15年内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虽然说仿制出苏-27这样复杂的装备绝不是件小成就,但事实上直到今天,中国掌握的技术仍只相当于俄罗斯和美国在上世纪70-80年代时的水平。如果说前苏联利用近15年的时间研制出了苏-27的话,那么中国人在相同的时间内则只是完成了苏-27的仿制工作。

  由于在此期间技术进步并未停止,因此可以推测,中国仍将会像以前那样谋求购买最新式的俄制(如果政治形势发生变化,也有可能是欧洲产品)歼击机,以装备本国空军的一线作战部队。而中国国产的战机将会被用来装备二线部队或是向第三世界的国家出口。

  在第三世界市场上,中国一直是廉价航空技术装备的主要供应者,例如经过改进的歼-7和新研制的FC-1便引起了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的兴趣。正是中国使得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获得了拥有可携带制导武器的喷气式歼击机的机会。

  中国产老式歼击机的价格多在500-1000万美元,远远低于新型俄制歼击机最低3000万美元的价格,至于欧洲和美国产的歼击机的价格还要更为昂贵。

  不过,就算是中国产的苏-27在价格上也不会便宜多少。据估计,中国产苏-27的单价很可能在2000万美元左右。这种价格可能只会引起那些相对富裕的发展中国家(如尼日利亚、南非、巴基斯坦和埃及等)的兴趣。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产的苏-27尽管有价格上的优势,但却未必会成为俄制苏-27SKM、苏-30和苏-35的竞争对手。俄制战机的买家是那些更为发达一些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以及中国自己。

  此外,中国的航空武器也限制了其国产战机的性能。在航空武器方面,中国差不多要落后俄罗斯、美国、法国和以色列20-30年的时间。中国目前生产的导弹的性能只相当于前苏联和美国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不过,中国现在正在研制像PL-12这样的现代化空对空导弹,其射程约60千米,性能与美制AIM-120 AMRAAM大体相当。

  质量是中国军事技术装备存在的又一个问题。尽管中国的军事装备在价格上比较低,但俄制武器的质量标准、飞机和相关配件的可靠性却要高于中国产品。

  上述各种因素使得中国在短期内还无法在第三世界的军用飞机市场上获取更多的份额。(北斗)

  未经本东方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感谢新浪军事为本文做出的贡献。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