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陆航部队每年进行数十万架次飞行(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0日 08:05 解放军报
解放军陆航部队每年进行数十万架次飞行(组图)
资料图:中国陆航直-9武装直升机阵列

  李传新 周敬波 本报记者 柴永忠

  荧屏闪烁,键盘声声,只见一位端庄清秀的女上尉手指轻点鼠标,数以千万计的各型直升机装备数据信息便如潮水般涌入监测控制系统,显示在她面前的液晶屏幕上,遍布天南地北的每一架陆航直升机的质量指标信息瞬间便尽收眼底。9月上旬的一天,记者走进陆军航空兵航空装备质量控制中心,现场探寻了享有盛誉的“战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里的一切让记者大开眼界。

  ●决策咨询——

    为天南地北的战鹰建立“健康档案”

  《某型直升机故障信息统计》、《某型直升机年度可保障飞行时间预测》……资料架上一份份详实的“战鹰健康档案”,准确记录着全军陆航部队每一架直升机装备的“健康”状况。

  在总参陆航部一栋六层办公楼的顶楼,走进一间挂着“资料档案室”门牌的宽敞房间,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幅只有在档案馆里才能看到的场景:一排排分门别类、整齐摆满档案盒的资料架,这就是“战鹰健康档案”。

  管理员告诉我们,从这里可以查阅到自我军陆军航空兵组建以来每一架直升机装备的质量状况信息。笔者随手翻开了其中的一份,发现每页纸上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大量数据,各型直升机的故障信息、误飞情况和完好率统计等数十项直接保障陆军航空兵作战、训练的数据信息一目了然。

  据该中心负责人阎万虎介绍,全军陆航部队每年要组织数千场次、几十万个架次的飞行,每个架次的飞行都要求质量控制中心提供准确详实的质量控制信息,为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和飞行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证。特别是每年年底,他们根据战备和训练任务的需求,综合数以亿计的装备零部件质量信息,对全军各陆航部队、各型直升机进行系统准确的分析后作出的预测,不仅为首长机关合理制定下年度各陆航部队的训练、维修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训练资源的浪费。

  走进这个中心每一间办公室,我们看到的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格局:电脑——办公桌——文件柜,每名质控人员坐在办公桌前紧盯电脑、操作着鼠标。这种安静的出奇的工作环境很难让记者把这里与演习训练场上那热火朝天的装备保障场景联系到一起。殊不知装备质量控制工作却正是这样一种让人很难看得出它忙碌却异常繁琐、复杂且极其重要的工作,需要质控人员投入千百分的细心和耐性,对数以千万计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对每条信息进行及时、详细的书面登记和备案,尔后再分机型、逐架机建立起装备质量状况档案。

   ●足不出户——

    数字技术为战鹰远程“把脉诊疗”

  质控工作是装备精确化管理、精准化保障的基础。为了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装备信息,客观真实地反映装备保障情况,每天都有质控人员在部队训练、维修一线收集全军陆航直升机装备的动态信息。一次,该中心驻某陆航团质控室的一名工作人员为收集该团一批临近到寿直升机的质量控制情况,面对枯燥的数据加班加点,一干就是3个多月,最终保障了该型直升机大修定检的顺利完成,一次性节约维修经费达2000余万元。

  电脑显示屏上的一个视频窗口内不时变换着一幅幅直升机局部故障的图像,下方的对话框中则实时反馈回远程维修的状况信息……在该中心被誉为“战鹰远程诊所”的远程故障检修作业平台前,记者有幸目睹了他们实施

信息化保障的一幕。

  借助数字成像、卫星通信、智能检测和诊断等技术,“战鹰远程诊所”里医术高明的“医生”不必亲赴现场,远程“坐诊”,便可对千里之外的陆航直升机装备进行故障检测、诊断,施行超视距、可视化技术支援。

  “战鹰远程诊所”能为在每一个角落里执行任务的陆航直升机提供远程故障检测和诊断,不仅得益于这套系统采用的数字集成技术,更得益于该中心有一批“医术”高超的“战鹰医生”。这里的官兵不仅学历普遍较高,而且都至少精通一项直升机维修保障领域的专业技术,所有涉及“战鹰健康”的“疑难杂症”,如军械、特设、无线电、雷达、航材等,都有维修实践丰富的专家级“医生”把脉巡诊。

  为了保持“战鹰远程诊所”医生队伍的持续创新活力,近年来,中心围绕装备维修的质量监控、野战抢险、快速保障等课题,深入开展革新活动,涌现出了高级技师王桂霞等一批先进典型,先后有23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十余项成果应用于维修实践。现在,陆航一线部队碰到的许多装备维修的棘手问题,只要连线中心,大部分都能做到“手到病除”。

   ●实时监控——

    让战鹰永葆旺盛斗志与活力

  质控网络平台上,一排贴着红色标签的电脑屏幕时刻牵动着质控人员敏感的神经。这套联网的装备故障报警系统,曾多次有效监控大面积暴发的“战鹰疫情”。

  采访突然被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打断,记者循声赶到该中心质量监控室,发现质控网络平台的一个贴着红色标签的电脑屏幕上正快速地闪动着一串红色的文字信息,警报声就是从这台电脑的音响里发出来的。

  “是南京军区某陆航团一架直升机上的一个小部件到寿了”,平台操作员张健镇定地告诉记者,“这个平台可实时监控到遍布全军陆航部队的每一架直升机上每一个零部件的质量状态”。

  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进入倒计时。全球瞩目,年轻的陆航兵将要以铁翼飞旋的崭新英姿叱咤在祖国的蓝天。

  受阅的直升机空中梯队训练也进入白热化阶段,细心的质控人员却从机务人员汇报的故障信息中察觉了一丝一闪即过的隐患。“这可能是一种带普遍性的问题,必须马上处理!”

  军情似火。受阅的日期一天天临近,可一时又没有先进设备排除隐患,于是,他们只能拿着扳手、钳子这些最原始的装备,顶着舱内50多摄氏度高温的炙烤,一个螺丝一个螺丝地拆装,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测试,最后经过数周的时间才全面采集到引起故障部件的质量状况信息,彻底控制了“疫情”,确保了受阅任务的圆满完成。

  此事留给质控人员的启示与教训是深刻的。如今,他们自行研发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软件,不仅实现了对维修方式和各个修理级别航材备件的优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维修资源,而且其适时掌控全军每一架直升机质量状况信息的能力及工作模式也走在了全军前列。

  一次,某型国产直升机刚列装部队数月,该中心应用质量与可靠性管理软件就准确掌握了该型机的质量性能状况,在对收集汇总的各类故障信息进行质量与可靠性分析后,发现了多处影响飞行安全的隐患问题,这一信息反馈到该型直升机生产厂家和科研院所后,很快促成了全国范围内首次由质控系统推动的直升机工业部门的质量大整改,不仅提前遏制了一场有可能蔓延的“战鹰疫情”,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以该型机为主的、三种型号直升机的性能状况,受到上级机关的表扬。

  该中心着眼信息化条件下战场对装备保障提出的新要求,先后开发了装备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网络适时监控系统和多媒体信息管理模块等十多个应用软件,现已构建起总部、军区、集团军、陆航团一体化装备保障信息网络,全军陆航部队每架直升机成千上万个有寿件性能和飞机的大修、定检等工作都实现了质量信息的适时传递和有效控制。近年来,他们不仅先后成功保障了各类演习训练任务的完成,而且还在陆航直升机执行抢险救灾、护林防火、卫星回收、边防巡逻等大量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链接 航空装备质量控制工作,是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军航空装备维修改革的深入而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型专业。陆军航空兵航空装备质量控制中心,是全军陆航部队航空装备维修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职能机构,对保证陆军航空兵作战、训练任务的遂行和飞行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