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欧文堡:揭秘我军首个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 07:24 解放军报
东方欧文堡:揭秘我军首个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我军83式自行加榴炮群集火力射击

  本报记者 夏洪平 周猛 本报特约记者 张坤平

  写在前面的话

  练为战,是军事训练亘古不变的法则。

  回顾我军80年军史,革命战争年代,我军诞生于战火之中,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锻造成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雄师劲旅;和平年代,我军按照实战要求开展各种层次、各种类别的军事训练实践活动,保持了勃勃生机与强大战斗力。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战争形态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传统的军事训练模式面临挑战,各个发达国家军队纷纷对军事训练的方法与手段做出改革与调整。其中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大力开展了更加突出实战需求、具有未来战争“实验室”性质的基地训练。在这个“实验室”里,利用模拟的作战环境,既可以进行战役试验,又可以锤炼谋略和过硬心理;既可以评估武器系统效能,还可以启发新的作战思想,从而在整体上实现训练质量和效益的大幅提升。

  对此,我军迅速反应,举措频出:上个世纪80年代,我军第一个大型陆上训练基地投入使用;90年代初期,我军合同战术基地训练扎实起步;90年代中期,我军着手筹划大型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建设。本世纪初年,我军已建成一个能适应不同战略方向、不同作战任务、不同作战样式和战场环境,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各具特色的训练基地体系;各大军区、军兵种均建成了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时至今日,我军各级指战员对基地训练早已不再陌生,每年都有数以十万计的官兵奔赴基地,或“加钢淬火”,或接受考评。

  基地训练作为一种新兴训练模式,正在我军军事训练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好这一训练资源优势,加快我军军事训练由机械化条件向

信息化条件转型,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命题。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军基地训练蓬勃开展的崭新气象,也可以获得一些前瞻式的思考与启迪……

  这里曾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华北某地”是它在媒体报道中的代名词。外军也只能在侦察卫星拍摄的图片上目睹它的风采。这里是亚洲最大的训练基地,占地1000多平方公里,与香港地区的面积大致相同;这里也是我军惟一可展开集团军规模实兵战役演习的训练基地。作为我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一位亲临基地观摩的美军军官将其与美国陆军最大的训练基地欧文堡相提并论,称其为“练兵的理想战场”。这里就是地处北疆大漠深处的北京军区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建军80周年前夕,记者走进这个磨砺精兵的未来战争“实验室”,探访这座正在蓬勃兴起的训练基地……

  关键词之一:较真

  ●实战,是检验战斗力的惟一标准

  ●实兵对抗性演习是军事训练的最高形式。基地训练,必须以实兵对抗性演练为牵引,真打实抗

  盛夏时节,大漠深处狂飙突起。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实兵对抗演练,在方圆上千平方公里的丘陵沟壑地带展开。草原戈壁深处,铁流滚滚,炮声隆隆。

  对抗一开始,“红军”就面临诸多“敌情”:炮兵阵地遭敌偷袭,远程机动“路”断“桥”塌,跌跌撞撞开进途中,又遭遇倾盆大雨和“蓝军”强电磁干扰,通信中断、指挥失灵,万人千车在大雨中等待。

  “红军”指挥员向基地导演部请示:风急雨大,可否暂停演练,部队休整后再战。

  这不是影视剧中的情节,而是发生在这个训练基地的真实故事。故事的意味深长在于,它折射出一些部队指挥员关于“演习”的另一种理解:

  信号弹一打,指挥员按“脚本”走程序,部队按照预定步骤“跑龙套”,红旗便插上“蓝军”阵地。这样“演戏”式的演习一个时期并不鲜见。而更让人忧虑的是,一些指挥员已经习惯了这种自导自演、一厢情愿式的“演戏”。

  谈及这些,刚刚卸任的基地原司令谢勇,话语间透出深深的忧患意识:实战,是检验战斗力的惟一标准;在没有战争的时代,我们只能从演习中学习战争。但是,如果演习蜕变为“演戏”,部队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正是出于这种忧虑,时任导演部司令的谢勇答复了8个字:战场没有天气选项。

  被逼进实战环境的“红军”部队,奋起展开绝地反击。真正的战斗,在暴风雨中打响。

  关于基地训练,谢勇的理解是“两个必须”:基地训练必须以对抗演练为牵引,对抗演练必须最接近实战。“两个必须”的核心就是两个字:较真。

  从一个个“较真”的故事中,记者充分领略了“最接近实战”的内涵。

  ——一次实兵对抗中,“红军”部队按习惯战法行动,先在开阔地收拢部队,再召集各级指挥员到“中军帐”开会,明确战斗任务,然后部队分头开进。谁知,这边会议未完,那边导演部已发布战报:你部以密集队形滞留某地达半小时,遭敌空中和远程火力立体打击,三分之一兵力被裁出局。“红军”指挥员当即傻了眼。

  ——“红”、“蓝”双方鏖战正急,“红军”一名团长未带警卫,独自驾车到上级指挥部开会,途中被“蓝军”侦察兵俘虏。团长不服,指责对方违规。导演部断“官司”:演习场就是战场,俘虏行动成立。不设预案、不预定胜负,“较真”让对抗演练最大限度地贴近实战。不少考核场上的“金牌大户”,在对抗演练中竟连战连败。一些在展览评奖中争得彩头的技术革新成果,在对抗演练中现出了“中看不中用”的原形。各路指挥员们,走进基地就开始提心吊胆,走出基地都自叹“脱了一层皮”。

  窗口观澜

  一次较真的实战,可能胜过一百次纸上谈兵。放眼全军,我军多座大型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的陆续建成,为大规模、高层次经常化的实兵对抗性演习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我军各部队依托训练基地开展的实兵对抗演习,也逐渐走向了成熟。整师对整师的实兵实装对抗、千里跨区机动后的实兵实装对抗等一幕幕“模拟战争”在全军各个基地打响。在一次次紧贴实战的对垒中,许多昔日战功卓著的精锐之师找到了自身的训练“短板”和观念窠臼,部队战斗力建设跃上了新平台。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