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疑似中国新型高超音速导弹亮相 可由歼20携带反航母

疑似中国新型高超音速导弹亮相 可由歼20携带反航母
2018年06月13日 09:43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进行公开展示的凌云临近空间飞行器

  在获得一项五角大楼多年来尝试研发但未获成功的技术方面,中国和俄罗斯当前正超越美国:这是一种具备机动能力、飞行速度可达数倍音速、可在一两小时内对世界任何地区实施打击的导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6月8日发表文章称,多年来,俄中两国显然一直在研发高超音速技术,他们一直在加紧努力,俄中两国的高超音速项目现已取得进一步进展,而美国却迟迟未获明显进展。如果美国输掉这场军备竞赛,这种可能性已悄然让研发高超音速导弹成为五角大楼的一项工作重点。

  米格-31K试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所谓高超音速武器,顾名思义就是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可利用速度优势和机动弹道躲开敌方的防御系统,从而在击中敌方目标时令其防不胜防的新一代武器系统。这本来是美国的首倡,20多年来,美军一直在试验高超音速技术,并有HTV-2、X-37B、X-43A、X-51A等验证飞行器问世。其中,HTV-2利用火箭发射到太空边缘后与火箭分离,之后以20马赫的速度开始滑翔飞行,从而可在2小时内飞行近1.7万公里——这大约是地球周长的一般,因此就具有了打击全球任意目标的能力。

  两次试射都不知所终的HTV-2

  当看到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发展进入高潮后,中国和俄罗斯坐不住了,因为如果赶不上这个潮流,那么,就要被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那样的结果将可能是军事失利的危险局面。所以,不管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马不停蹄的开始自己的高超音速武器发展计划。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叫做WU-14,后续又称为东风-ZF,而实际装备导弹后的型号是东风-17,这种武器据称是世界第一种实战型高超音速武器系统。且中国并不是孤立发展这一个项目,最新的“凌云”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系统或者更厉害,据称可由歼-20携带,具备反航母的能力。

  可能是东风-ZF的飞行模拟图

  而紧随着中国实现高超音速武器实战化的是俄罗斯,该国首先装备的是米格-31K战机携带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如今该系统已具备战斗力。外界分析认为,“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其实就是空射版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这款导弹速度可达10马赫,射程达到2000公里,可轻易突破美国的反导系统,令敌人防不胜防。此外,俄罗斯还有“先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武器系统,该系统能在以20马赫的速度飞行时穿越浓密的大气层,这可让美国的反导系统望弹莫及。

  美军仍在X-51A基础上发展新的型号

  看到中俄在高超音速武器上接连取得巨大成就,美国肯定坐不住了。美军已经开始“奋起直追”,“空射型高超声速常规打击武器”(HCSW)项目、“高速打击武器”(HSSW)验证项目和“先进高超声速武器”(AHW)项目纷纷开始加速,但要想实战化应用,可能要在2020年之后,因此不如中俄的进展快。因此,美军才感受到了压力,也正是因为这种压力的剧增,才让美军想起了世界第一种高超音速武器——HTV-2“猎鹰”。HTV-2在经历两次试验均失踪的情况下,不得不被迫停止了,而除了X-37B之外,美军其它的高超音速试验也进展不大,所以当看到中俄开始装备美军所提出的“一小时打遍全球”的新概念武器时,美军真的对关停HTV-2感到由衷的后悔了。

  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也有多个项目

  分析认为,在此之前,美国媒体曾指出目前的世界高超音速武器格局是中俄领先美国居后,而日欧印跟跑的局面,且中俄已率先形成战力。在这种不利局面下,美国势必要奋起直追,力图把自己曾经的优势夺回来,最终目标不仅是获得一款高超音速导弹,还要建立针对高超音速武器的防御系统。因此来看,中美俄必将进入高超音速武器竞赛中,在未来的五年里,肯定会有不少实用的高超音速武器纷纷问世,与此同时,各国也将积极推进高超音速空天飞机的研发,因此爆发太空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作者署名:军评陈光文)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