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外媒:中国新型航天器返回前还在太空放出一个物体

外媒:中国新型航天器返回前还在太空放出一个物体
2020年09月09日 12:01 环球时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中国新型航天器返回前在太空放出一个物体?外媒:打破美国垄断

  中国在9月4日发射的新型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虽然只在宇宙里飞行了两天,但引发国外媒体的关注却要持续很长时间。

  [X-37B]

  9月7日,美国“空间新闻”网站发布文章称,中国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释放了一个“物体”,运行在近地点332千米、远地点348千米,倾角50.2度的轨道上。更重要的是,负责监视宇宙空间的美国北美防空司令部给了它一个正式编号NORAD ID 46395 (2020-063G COSPAR ID)。太空物体得到北美防空司令部的编号,意味着它被正式承认为一个人造轨道飞行器。这就表明,中国掌握了用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把卫星运载到宇宙里,再加以部署的技术,打破了美国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垄断。

  用航天飞机来部署卫星,是航天飞机时代的理念。美国利用有人驾驶的航天飞机,多次把大型航天器部署到轨道上。由于航天飞机需要载人飞行,费用太高、风险太大,美国逐步放弃了这种方式。但是,用无人航天飞机X-37B来部署卫星,就没有那么高的费用和风险了。

  用无人航天飞机部署卫星,必须解决几个关键技术。首先是开合式货舱技术,在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货舱门要能关得严实,保护内部的载荷与结构。特别是降落过程中,舱门要能承受巨大的动压和热量而不损坏。然后是空间机械臂技术,进入预定轨道后,需要用机械手把卫星从货舱里拿出来,精确“放”进轨道。最后是姿态和轨道控制技术,卫星离开航天飞机的货舱后,航天飞机本身的重量和质量特性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控制系统要能适应这种变化,继续顺利飞行。而且被部署出去的卫星要确保不能和航天飞机发生碰撞,避免事故。

  文章称,NORAD ID 46395的成功入轨,意味着在中国已经掌握了上述技术。放眼世界,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能做到。俄罗斯自从封存“暴风雪”号后,就与航天飞机技术无缘了。

  [X-37B在轨释放卫星]

  能放出去,也能拿回来。这就是无人航天飞机的另外一项重要功能。根据外媒的观测,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时,飞行在近地点331千米、远地点347的轨道上。比NORAD ID 46395的轨道低了一千米,这显然是避免碰撞的措施。如果有朝一日,科研部门需要把NORAD ID 46395取回地球,观察一下它在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样可以把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再次发射升空,去迎接NORAD ID 46395。无人航天飞机拥有强大的轨道机动能力,可以轻易把轨道升高1千米,然后接近NORAD ID 46395,用机械手把它放回货舱,返回地球。至于接近技术,是中国在实施载人航天活动中已经突破和掌握的,并无困难。

  未来航天技术的应用虽然越来越广泛,但是航天器本身的技术却越来越复杂。在航天飞机这种极限领域,能染指的国家越来越少了。

中国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