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叶,一生一落,一落一生。
9月23日,在中秋月圆前夕, 一个人的离开,让世人心头沉重、难以平抚。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溘然离世,享年84岁。
此刻,也许世界都应向他道一声“谢”,因为当今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得以如此迅猛发展,以及即将开启的5G新生活,都是拜他当初发明“光导纤维”的那份坚定、坚持,甚至无所畏惧被当做“痴人说梦”。
高锟曾言:“做事固执,冥顽不化,可能不是个好品质,但所有的科学家都应该固执己见,一旦认准的路,就要百折不回走到底,撞上南墙也不回头,否则的话,你永远不会成功。”可以说,没有光纤,就没有互联网时代。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掀起了一场人类通信技术的革命。“光纤之父”声誉,高锟名副其实。
一个令人惊心的创新少年
1933年,高锟出生于上海书香门第,父亲用一把宝剑的名字为其取名,似乎为他未来的科研道路埋下伏笔——从磨砺之中向世界展露锋芒。
幼年的高锟虽然调皮,却流露出对科学的痴迷,常常做出令人惊心之举。
出于对世界充满好奇,高锟动手能力极强,啥都想亲手尝试一下。于是,家里的小阁楼便成他的小实验室,萌发科学梦的温床。他把闹钟拆得七零八落、大卸八块收音机。自学无线电,小小年纪竟亲手鼓捣出5个真空管收音机。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着迷化学,曾尝试自制炸弹:用红磷粉和氯酸钾混合,加上水并调成糊状,再掺入湿泥内,搓成一颗颗弹丸,待风干之后往街头一扔,即刻发生爆炸。惊得左邻右舍惊慌失措,幸好未伤及路人。
高锟的父亲高君湘是律师,有意识让孩子接受“中西合璧”的教育,将他送入当时上海最顶级的贵族学校,这所西式学堂还教授英文、法文。回家后,父亲请来私塾老师,一字一句教诵四书五经,启蒙他国学文化。这都对其一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9年,15岁的高锟随家人移居香港,入读圣约瑟书院,之后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还未开设电机工程系,他便远赴英国伦敦大学进修。大学毕业后,他进入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做工程师,后被聘为研究实验室研究员,同时在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65年毕业。
一名使人折服的出色科学家
光,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常的东西,时刻在人身旁,很久以来却又一直无法捕捉、称量。而高锟却能与光游戏,把光“束”起传送,惠及大众的生活。
尽管,从1841年开始就有科学家尝试利用玻璃棒甚至是水柱制造传输光的管道,但直到高锟之前,光纤的实际价值也仅限于医疗等领域。当时主流科学家认为,基于极高的损耗,光纤虽然可用在短短的胃镜导管上,但用于长距离通信根本不可能。
1966年,高锟提出用玻璃代替铜线的大胆设想,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质,使用光来传送信号。他当时的出发点是想改善传统的通讯系统,使它传输的信息量更多、速度更快。对这个设想,许多人都认为匪夷所思,甚至认为高锟神经有问题,简直是大白天说梦话。
从理论到实践,只有真正转化出成果,才能充分论证光导纤维的可行性。为寻找“没有杂质的玻璃”,高锟费尽周折,去了许多玻璃工厂讨论玻璃的制法,还到美国贝尔实验室及日本、德国向不同的材料专家请教。
那段时间,许多人屡屡嘲笑高锟,称世界上并不存在毫无杂质的玻璃。但他直面传统思维的挑战,“一意孤行”的信心没有丝毫动摇。
结果,在一片争议声中,高锟把设想变为现实。他发明了石英玻璃,1981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使科学界大为震惊。从此,比人的头发还要纤细的光纤取代体积庞大的铜线,成为传送容量接近无限的信息传输管道,彻底改变人类的通讯模式。
不仅如此,高锟还开发了实现光纤通讯所需的辅助性子系统。他在单模纤维的构造、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连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扩散均衡特性等多个领域都做了大量研究,使信号在无放大的条件下,以每秒亿兆位元传送至距离以万米为单位的成功关键。
2009年,高锟首次提出光纤通讯后四十多年,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委员会赞扬他“在纤维中传送光以达成光学通讯的开拓成就”。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在给高锟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的仪式上说:“你的发明改变了世界通讯模式,为信息高速公路奠下基石。把光与玻璃结合后,影像传送、电话和电脑有了极大的发展……”
一位令人羡慕的“天真”老人
“电视里在播诺贝尔奖,那是给你的。”在美国的家里,高锟的夫人黄美芸告诉他。
“给我的?哦……挺好的。”这位华裔科学家面无表情地回应。
在接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消息的当天,高琨正从老人健康中心回到家,那时他的眼睛始终停留在太太身上,“天真”地冲着她笑,顺从地听着“指挥”,换鞋、喝牛奶、吃蛋糕、穿马甲。这是他唯一能叫得出名字的人。至于“光纤”为何物,他早已不记得了。
事实上,当时76岁的高锟在5年前已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随着病情的发展,他的记忆力、表达能力逐渐下降,平时的言谈举止犹如小孩一般。
在事业上,高锟追求的是技术成果而不是金钱。他已是“光纤之父”,却不曾取得光纤技术的专利权,而专利权属于曾雇用他的英国公司,因此,他并没有从中得到巨大的财富。高锟曾说:“我没有后悔,也没有怨言,如果事事以金钱为重,我告诉你,今天一定不会有光纤的技术成果。”尽管不是很富裕,而他每年为贫困学生捐款两万港币,还经常把奖金捐献出来成立奖学金。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这样评价高锟:你的研究完全改变了世界,促进了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我本人为你而感到骄傲,世界欠你一个极大人情。
翻看高琨的一张张照片,呈现更多的是天真无邪的笑脸,即便他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科学大家,古稀之年的老人,仍然永葆未泯童心,充满孩子气。
据说,但凡是新鲜的事物都能引起他极大的好奇心,60岁那年,他开始学习潜水,后来又迷上打网球和做陶艺。当手抔着土时,他说“静静地抚弄泥土,这种感觉我很喜欢”,似乎返老还童,又回到了童年捏土炸弹的岁月.....
来源 | 科技日报(ID:kjrbwx)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推荐新闻
- 【 新闻 】 中美贸易战全新阶段 中美都有三个没想...
- 【 军事 】 辽宁舰舰岛涂上舷号 为双航母编队准备
- 【 财经 】 最高法:出租车案发率高于网约车
- 【 体育 】 莫德里奇力压C罗荣膺FIFA足球先生
- 【 娱乐 】 杨烁婚礼王凯董子健萧敬腾等组兄弟团
- 【 科技 】 中通韵达上调派送费 快递终端价格承压
- 【 教育 】 国家级金融机构最青睐三所名校 应届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