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战略轰炸机走出国门 60岁老飞机如何焕发第二春

中国战略轰炸机走出国门 60岁老飞机如何焕发第二春
2018年07月26日 21:09 新浪军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轰6K抵达俄罗斯梁赞空军基地)(轰6K抵达俄罗斯梁赞空军基地)

  1959年,前苏联根据协议,向中国提供了2架图16轰炸机样机,随后又提供了图16的技术资料,中国开始了图16轰炸机的仿制工程:轰6;同时中国派遣了数个空勤组、地勤组前往苏联的梁赞基地进行图16轰炸机的驾驶、维护训练。当时谁也不会想到,59年后中国人又驾驶着“图16”回来了!7月12日中国空军的轰6K前往俄罗斯的梁赞空军基地,准备参加2018年国际军事比赛的“航空飞镖”项目。

(图16低空监视美国航母)(图16低空监视美国航母)

  图16轰炸机是前苏联在上世纪50年代研发的一款双发亚音速战略轰炸机,除了承担轰炸任务外,还可以挂载空地/海导弹执行反舰任务,或者作为侦察机使用。尤其在上世纪60年代卫星侦察、导航技术尚未成熟时,面对外海频繁出现的美国航母编队,苏联海军需要陆基航空兵的图16在空中通报美海军舰队位置,引导海军驱逐舰中队前往监视。在跟踪美军航母的过程中,苏联飞行员经常会驾驶图16以超低空姿态从美国航母头顶掠过,吓得美军航母心惊胆颤,毕竟一架30多米长的轰炸机一旦不小心坠毁到航母上,足以令这艘航母受到重创。

(图16超低空掠过美国航母后坠海)(图16超低空掠过美国航母后坠海)

  1968年,在冷战巅峰时期,美国与苏联曾险些因为一架图16轰炸机爆发战争。当年5月25日,美国派遣福莱斯特号、埃塞克斯号2艘航母在挪威海域展开演习,如临大敌的苏联海军急忙派遣图16轰炸机追踪美国航母动向,期间苏联飞行员驾驶图16以15米的超低空袭掠美国航母,在惊出美国人一身冷汗后,这架图16打算进行第二次超低空飞行,结果不慎机翼触海,飞机坠毁全部机组人员丧生。在附近监视的苏联驱逐舰一度认为是美国军舰开火击落了图16,在双方剑拔弩张危急时刻,美国人及时将苏军飞行员遗体打捞出来,并交还给苏联,双方才免于一场大战。

(中国第一颗氢弹放置在轰6甲弹舱中)(中国第一颗氢弹放置在轰6甲弹舱中)

  图16轰炸机同样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1965年5月14日中国首枚空爆原子弹就是由轰6甲(苏联图16散件组装)携带投放的;1967年6月17日,新中国的第一颗氢弹,也是由这架轰6甲投下的。在那个年代图16尚属比较先进的轰炸机,苏联一共装备了1500多架图16。但是图16速度慢、载弹量小的缺点很快被暴露出来,苏联也很快发展了后续的图22轰炸机替代图16。

(苏联老教官与中国空军代表交谈)(苏联老教官与中国空军代表交谈)

  近60年的时间过去了,图16的中国仿制版轰6依然是中国空军的雷打不动的绝对主力,同时期中国空军的歼击机已经由歼6、歼7发展到第五代隐身战机歼20了,就连当年曾经教导中国学员驾驶图16的苏联教官,也未曾想到中国到了21世纪还在使用这种轰炸机,2016年那位苏联教官遇到中国空军代表后进行了亲切的交谈,随口中问了一句“现在你们已经不适用图16了吧”?这位老教官做梦也不会想到,中国依然在使用“图16”,并且今年还开到俄罗斯参加比赛了。

(俄罗斯图22M3轰炸机航电远不如轰6K先进)(俄罗斯图22M3轰炸机航电远不如轰6K先进)

  轰6K样子虽然与图16很像,但是内部设备早日今非昔比,轰6K将原本的涡喷发动机换成了2台D30涡扇发动机,采用最新的电子设备替代了原先的老旧设备,正常载弹量由原本的3吨提高到9吨,极限载弹量达到了12吨,可以使用AKD-20、AKD63等大型空地巡航导弹打击半径超过5000公里。在2017年的“航空飞镖”竞赛中,轰6K凭借着先进的先进光电瞄准转塔,精准的将炸弹投到预定位置,让俄军图22M轰炸机俯首称臣,算是为“老祖宗”图16出了一口恶气。

(轰6K可以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轰6K可以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

  即便是中国拥有了苏30、歼16这些先进的多用途战机,轰6K仍然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达3500千米的作战半径远超歼16这类战术飞机,而轰6K与歼16的极限载弹量虽然都为12吨,但是轰6K的机翼可以轻松外挂6枚AKD-20这种大型巡航导弹,而歼16只能在机腹位置挂载一枚类似的导弹,打击威慑能力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就如同中国官方赋予轰6K的独特称谓“战神”一样,在传说中“轰20”新型轰炸机出世前,轰6K依然是捍卫祖国邻国、震慑周边宵小的“空中战神”!(作者署名:军情解析)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