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西方抗议俄罗斯架桥直通克里米亚,但有个国家的态度颇为微妙——

西方抗议俄罗斯架桥直通克里米亚,但有个国家的态度颇为微妙——
2018年05月22日 17:38 参考消息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参考消息网5月18日报道 俄罗斯总统普京15日出席了连接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本土的桥梁的开通仪式,此举引发乌克兰和西方国家的抗议。普京亲自率领车队通过大桥,从俄罗斯南部的塔曼半岛抵达克里米亚的刻赤市,全程19公里,耗时16分钟。普京表示,对俄罗斯而言这是“非凡、值得庆祝、历史性”的一天。

大桥开通助俄掌控克里米亚

媒体称,自2014年3月起,乌克兰切断了向克里米亚的物资供给,从俄罗斯本土到克里米亚的物资运输只能走海运或空运。过去,除了飞机交通,人们从俄本土南部前往克里米亚半岛主要靠渡轮,因此常见渡口车辆大排长队,且恶劣天气还会停运。为缓解乌克兰封锁和欧美制裁对克里米亚民众生活的影响,俄罗斯需要向克里米亚地区运送大量食品。如今克里米亚大桥通车后,可有效减轻克里米亚地区物资进出对海运的依赖,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克里姆林宫还指出,汽车将自16日开始从桥上通行;火车将于2019年底穿越刻赤海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中亚所研究员许涛在接受参考消息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克里米亚大桥的开通使俄罗斯与克里米亚地区联通更加紧密,带动克里米亚的经济发展,减少克里米亚在地理和经济上的孤立。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俄罗斯可以借助克里米亚大桥的连通,巩固其对克里米亚地区的掌控。

俄与西方都还在寻求缓和机会

在乌克兰、欧盟、美国纷纷对克里米亚大桥的开通和普京高调参加开通仪式表示抗议时,德国的态度有些微妙。德国外长马斯16日在联邦议院讲话时表示,柏林希望莫斯科重返谈判,继续推进明斯克进程。2015年2月11日,在白俄罗斯明斯克,俄德法乌四国领导人齐聚举行会谈,以求化解持续了10个月的乌克兰危机。虽然协议各方就乌东部地区政治安排达成一致,但此后协议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因此,德国的举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一种对俄“友好”的信号 。

许涛认为,虽然德国释放的信号有缓和与俄罗斯紧张关系之意,但并无法扭转西方整体与俄罗斯间的矛盾。克里米亚问题暴露出了俄罗斯与西方之间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的本质不同,成为了两者关系的“死结”。如果克里米亚问题不能按照西方设定的模式来解决,俄罗斯与西方的敌对现状难以改变。

在欧盟中,每个国家的利益诉求点不尽相同,德国时常会为俄罗斯“开小差”换取利益也并不少见。许涛表示,这一定程度上显示,一些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双方无限期的僵持对谁都没有好处。西方一味压迫和制裁俄罗斯,不仅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与俄罗斯为邻的欧洲,在整体安全、经济能源等多方面都与俄罗斯存在利益关联。因此,一些欧洲国家开始有意尝试与俄罗斯缓和关系,寻求突破点,改变如今这种彼此消耗的局面。

许涛总结说,如今普京迎来一个新任期,在承受内政改革、经济复苏以及来自外界的巨大压力的背景下,俄罗斯也尝试向西方低调示好,寻求与对方缓和关系的机会。但克里米亚问题是俄罗斯的底线,也是普京在上一任期的“最大手笔”。许涛说,“硬汉”普京其实也是“妥协”高手,在合适的条件下,他不会错过让俄罗斯与西方缓和关系减少外界压力的时机。(完)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新浪军事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