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2日报道称,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蛟龙-600”水陆两用飞机正在广东珠海进行组装,预计2015年底首飞,一旦试飞成功,“蛟龙-600”将成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该机除可执行海上搜索、救援、紧急运送病患的任务外,还能携带武器攻击潜艇。
报道称,“蛟龙-600”的使用相当广泛,经过简单改装可作为军事用途,长时间在水面上、海面上巡逻,还可携带武器对潜艇进行攻击。必要时,“蛟龙-600”可直接在水面降落,实施救援行动。
相关资料显示,“蛟龙-600”的机长从现有水轰-5飞机的38.9米增加到39.3米,翼展从36米增加到39米,正常起飞重量从36吨增加到40吨,最大起飞重量从45吨增加到49吨,有效载荷达到12吨。“蛟龙-600”换装国产涡桨-6型发动机,最大功率达5300马力,并且搭配先进的六叶复合材料涡桨。按照设计指标,“蛟龙-600”的最大平飞速度为56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5300公里,升限6000米。从种种指标来看,“蛟龙-600”更注重低空搜索与救援,对于高空飞行要求较低。
根据中国通用飞机工业公司的说法,“蛟龙-600”按“一机多型、水陆两用、系列发展”的设计思想进行设计,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加装必要的设备和设施,以满足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探测、客货运输等任务的需要。“蛟龙-600”采用单船身、悬臂式上单翼布局,与日本正向印度推销的US-2两用飞机颇有几分相似。
一名中国军事专家认为,反潜作战正越来越多地与日常海上巡逻、监视及海上救援等行动融合,对反潜巡逻机的综合性能需求也日益提高,就像日本不仅发展P-1反潜巡逻机,也同时发展US-2水陆两用飞机进行搭配。水陆两用飞机尽管在专业反潜能力上不如常规岸基飞机,但有水上起降这个优势,因此在海上救援,特别是远程海上救援方面优点突出。如果在远海某一艘舰船出现险情,派舰船通常用时比较长;岸基固定翼飞机速度虽然快,但无法在水面降落,接送相关人员;直升机虽然可以悬停,并且对起降场地要求较小,但是航程有限。这时,水上飞机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它可以在相关舰船周围降落,接运人员,输送救援物资。
这名专家认为,如果“蛟龙-600”装备部队和中国海洋管理部门,将有效提高中国远洋海上救援能力。以5000公里的航程为标准,那么它的活动半径大约在1500-2000公里。以飞机巡航速度在470公里/小时计算,如果从青岛水上飞机基地出发,向东可在1个小时抵达朝鲜半岛西海岸,向南可在2个小时抵达日本列岛以南海峡、3个小时左右抵达宫古海峡;如果从舟山出发,可以越过第一岛链,抵达西太平洋,向南可以到达菲律宾群岛,与南海救援队便形成对接;如果从海南岛出发,向东大约3个小时可以抵达巴士海峡一线,与东海救援队伍形成对接,向南3个小时可以抵达中国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覆盖整个南海。这样已经可以覆盖第一岛链所有的区域和部分外侧海域,结束中国无远海快速救援能力的历史。
更重要的是,在完整的航空反潜行动中,90%以上的时间都集中在搜索和探测,因此能持续在广域海区巡弋,甚至能在海面降落的水陆两用飞机是非常可靠的侦潜搜潜平台。尤其两用飞机具有低空、低速飞行性能和较长的留空时间,装备声呐浮标系统、搜潜雷达、红外夜视探测仪、磁探仪和电子支援系统,以及多种作战武器,具有很强的远程反潜能力。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