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有一句名言:“中国不乏上下求索的仁人志士,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不同的年代,中华民族都应运而生出一批“脊梁式”的人物,他们或安邦助国,救民族于危难,如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或临危受命,横刀立马,挽救民族于危亡,如岳飞、文天祥、朱德等;或科技兴国,呕心沥血,如华罗庚、钱学森、袁隆平等;还有无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敬业奉献的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比如雷锋、王进喜、张秉贵、李素丽、郭明义等;党员领导干部的典型如焦裕禄、孔繁森、沈浩、杨善洲等。以上这些人物及代表的群体,都可称得上是功在当代、彪炳千秋的“中国的脊梁”。
这些被称之为“中国的脊梁”的人们,既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改天换地,谱写出一篇篇被后人传颂的时代壮歌,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身价值。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年代,社会地位和角色各异,承担的使命责任不同,但却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脊梁”的作用。笔者认为:这些有为之士之所以如此,追本溯源,就是在他们身上内在地体现着许多共同的优秀品质:他们都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心系祖国、情系大众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都有开阔的前瞻视野和博大的胸襟,登高望远,放眼未来;都具有勤奋学习、艰苦创业的毅力品格,为崇高的事业,勇于奉献牺牲;都有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拼搏进取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事业的发展进步。
当下,世界已进入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国家也处在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在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与考验的同时,历史赋予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与责任更加艰巨而光荣,而一些人自身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比如,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思想理念的滞后;不能适应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而产生的“本领恐慌感”;面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思想灵魂深处的矛盾与困惑;面对社会上消极腐败因素的侵蚀影响,而产生的贪图享乐、奋斗激情弱化倾向,等等,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必须看到,当今时代,既给我们规划了更为美好的发展前景,也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的广阔出彩舞台,要更好地承担起时代的重任,各行各业同样需要一大批“脊梁式”的人物,去顺应改革大潮,勇立潮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书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篇章。
■罗建军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