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改革的量变与质变

2014年03月07日 05:50  解放军报 
俄军改革的量变与质变

点评专家:

  军事科学院外军部欧洲室副主任 李抒音

俄军改革的量变与质变

俄军改革的量变与质变

俄军改革的量变与质变

俄军改革的量变与质变

俄军改革的量变与质变

俄军改革的量变与质变

  自1992年建军以来,俄罗斯军队经历了一场涉及国防领导管理体制、作战指挥体制、军队动员与补充体制、军兵种与部队结构、后勤保障体制、军事教育和训练体制的深刻变革。经过这场脱胎换骨式的军事改革,俄军初步完成了由“大战动员型”军队向“机动常备型”军队的转变。在军队这一复杂系统中,人力无疑是战斗力生成的基础。经过改革,俄军兵员数量、人员构成、官兵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三个方面,也为我们解析俄军改革提供了特别的观察视角。

  兵员数量——

  百万裁军,从减量为主到减量增质

  裁军,是俄罗斯建军2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旋律。从继承苏联280余万庞大军队之初,俄罗斯就开启了大刀阔斧的裁军之路——1992年裁军22万人、1993年裁军29.99万人、1994年裁军38.55万人、1995年裁军2l.74万人、1996年裁军20万人,1997年到1999年,俄军再次大幅裁减30万人,使军队总员额缩至120万人。

  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一度认为自己已经融入了西方社会,不存在外部军事威胁,加上经济状况持续恶化,维持规模庞大的军队力不从心。然而事与愿违,北约东扩、科索沃战争等一系列事件让俄罗斯认识到,西方不可能成为真正朋友,战争威胁也从未消失。另一方面,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多场局部战争的爆发,也让俄罗斯认识到,俄卷入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正在下降,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战争形态。一支灵活高效、装备精良、机动常备的军队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2000年普京就任总统后,俄罗斯经济形势好转,俄罗斯裁军的方式从初期的减量为主逐步转向减量增质,虽然军队总体人数还在下降,但海军、空军、战略火箭兵等技术军兵种的力量被逐步充实。普京高度重视俄军装备建设,随着军费投入的提升,俄军开始大规模采购新型装备,军工企业收到的本国军队订单逐步增加,研发方向也由对旧武器升级改造为主转向新武器开发为主。“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Su-35S战机、“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等一大批重量级装备的列装,使俄军渐渐恢复了往日雄风。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底,俄军在航天兵基础上新组建空天防御兵,这一全新兵种整合了军用卫星、战略预警雷达、反导导弹等力量,有效提升了俄军战略预警、太空监视、防空反导的能力。

  专家点评

  一个国家需要多少军队,从根本上说是由国家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与社会经济能力所决定的。俄军从减量到增质,一方面反映出俄罗斯对国家安全形势及未来战争形态判断的改变,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俄罗斯经济的给力。当前,俄罗斯军队编制数量为100万人左右,但实际员额并没有达到这一数字,普京称将在今年年底前充实军队编制。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俄军整体员额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保持基本稳定。

  合同兵数——

  集中资源,职业化军人渐成主力

  俄罗斯民族有尚武的传统,公众对军人普遍尊重。然而,苏联解体后,随着俄罗斯社会转轨全面推进,军队的地位不知不觉间滑向了社会边缘,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义务兵役制下征召适龄青年服役成为难题。招不来人,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1992年,俄军组建之初,叶利钦就提出了建立职业化军队的目标,确立了义务兵役制与合同兵役制相结合的混合兵役制。1996年再次当选总统后,叶利钦提出了2000年全面实现合同兵役制的大胆设想。然而,供养职业化军队的高昂代价是当时俄罗斯经济所无法承受的。仅仅一年后,叶利钦就将废除义务兵役制的时间推迟到了2005年。

  2000年,普京继任总统后提出,国家必须建立一支职业化军队,但改革不能操之过急,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大国来说,全面转向合同兵役制需要巨额资金,经济一时难以承受。

  2002年3月,普京签署总统令,决定用一年时间在王牌师第76近卫空降师进行合同兵役制试点。为搞好试点,俄军投入了大量资金,2002年底,经多方努力,第76近卫空降师第104近卫伞降团、师属独立侦察连和师指挥机关基本实现职业化。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第76近卫空降师所属部队先后分3批进入车臣接受实战考验。期间,该师创造了“人员在车臣两年中几乎没有损失、在最后3个月内零伤亡”的作战纪录。俄军事专家评论说,第76近卫空降师试点的成功证明了合同制改革的必要性,也为以后俄军的合同制改革提供了成功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在扩大合同兵比例过程中并没有采用“撒胡椒面”的形式均分员额,而是将“成本较高”的合同兵集中于重点部队,往往整师、整旅地进行合同兵改革。2009年,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部队的士兵岗位全部由合同兵补充,2010年,空降兵也完全实现合同兵补充。

  专家点评

  俄军推动合同兵役制的改革可谓一波三折,囿于财力限制及领导人思路调整,部队征召合同兵的数量与质量也出现过大幅波动。经过反复调整,俄军扩大合同兵比例的趋势基本明确,而俄军“有钱用在刀刃上”,将合同兵集中充实于某支部队或某个军兵种的做法值得借鉴。现代战争技术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对士兵专业能力素质的要求更高,以岗位确定兵员性质,有利于保持岗位上人员的稳定,有利于战斗力生成和保持。

  官兵比例——

  准尉存废,西方标准不能简单套用

  历史上,由于长期保持大战动员体制,俄军军官比例一直较高,一度达到35%,而主要用于战时扩充的“简编部队”和“架子部队”军官比例更高。在长期裁军与改革过程中,俄军军官尤其是高级军官的数量并没有得到相应削减,这一情况直到2008年才发生改变。

  2008年10月,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谢尔久科夫宣布,到2012年,俄军人数将从113万裁减至100万,军官人数将从35.5万降至15万。军官裁减重点之一是国防部中央指挥机关和后勤保障部门。俄军中央指挥机关的军官人数将从2.2万人减少到8500人,被裁减的机关和岗位将实行社会化转制。一个月后,时任俄军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宣布,2012年,俄军将官总数将从1100人减至900人;校级军官也将大幅缩减;中尉和上尉军官将从5万人增至6万人;取消准尉军衔。在俄政府与军队高层的强力推动下,此轮军官裁减计划在2010年得以实现,将官由1107人减至877人,裁减20.8%,上校由25665人减至9114人,裁减64.5%,另外,还取消了14万准尉。

  此轮直接套用西方标准的军官裁减方案在俄军上下引起了巨大反弹。首先,指挥机关中超过半数的军官面临“下岗”,军队的日常工作受到直接影响,诸多工作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其次,准尉军衔的取消造成大量基层一线指挥员流失。由于不具备类似美军的高素质军士队伍,俄军大量基层军士的职业素养难以达到指挥员的要求,取消准尉后,军队基层一线指挥员和专业人员出现了严重短缺。

  面对大幅裁减军官带来的实际困难,俄军2012年以组建空天防御兵为名增加了7万名军官的编制。2013年3月,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成员茹拉夫列夫表示,俄罗斯国防部计划恢复在谢尔久科夫领导时期被取消的5.5万名准尉编制。不久后,准尉军衔再次出现在了俄军的序列中。

  专家点评

  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削减军官数量,提高军队效率,俄军高层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削减过程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直接照搬西方标准,这就造成了俄军在调整官兵比例这一问题上出现了巨大反复。改革是一个由量变促质变的过程,但如果因“量”而困、为裁而裁,这种忽视了军情差异所带来的困难和影响,恐怕是改革者所不愿看到的。

  ■本报记者 罗朝文

(新浪军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政府工作报告8年来首次未提遏制房价上涨
  • 体育CBA-广东领先30分险遭北京逆转 总分1-1
  • 娱乐委员提案《水浒》应禁播引网友热议
  • 财经蒋洁敏安排心腹赴川:安排做啥他不得不做
  • 科技国美炮轰电商伪低价成行业毒瘤
  • 博客冯小刚拿总理报告“斗地主” 两会博客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父女考进大学同专业 陪读老爸变学霸
  • 育儿人大代表建议对弃婴罪分类制定处理尺度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