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凌战略开讲》第二讲:什么是战略

2014年02月17日 11:03  新浪军事 微博

 

  《徐勇凌战略开讲》第二讲 

  什么是战略

  战略是关于博弈的艺术,这句话是对战略的类型描述,战略不是科学,不是价值观也不是情感和利益思维,战略是一种艺术,惟其无序多变难以驾驭,故称之为艺术。然而战略究竟是什么?真正懂得的人少之又少。

  有些人以为战略是一种理念,有些人以为战略是一种目标,有些人以为战略是一种指导思想,但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

  战略就是目标与行动方略。没有目标的战略不能称之为战略,而仅有行动指导而没有步骤方略依然不是战略,战略是达成目标的可实施的行动步骤。

  明白了战略是什么,你一定会说战略如此简单,掌握起来一定很容易。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来看看目标与方略究竟有多复杂。

  1.如何制定目标

  首先来谈谈目标。目标的制定是基于对局势的判断,对手战略的解读,我方条件的限定等多种要素。战略目标不在于其是否好,而在于其是否现实并可以实现。超越条件的目标尽管其再完美也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制定战略目标时观察与判断尤为重要。

  美国战略家博伊德提出了OODA环的战略理论,也就是观察-判断-决策-行动。这一理论的提出有其重要的价值,它厘清了人们在战略决策中纷繁的头绪,使战略的艺术有了一种技术路径。但观察与判断却是战略决策过程中最难以把握的。比如说观察就有采用什么工具来观察、站在哪个角度观察和向哪里观察的问题。没有好的观察工具会导致信息的缺失;站在什么角度观察尤为重要,其中“我思维”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察角度,从本我的利益和情感出发,就无法看到全局态势,无论是在解读历史和解读现实时,“我思维”都是我们必须摒弃的,“他思维”是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看问题,唯此才能得到全面的结果;往哪儿看是眼光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普遍存在的错误是,视觉死角和无法聚焦,视线死角是指观察顾此失彼,没有全局观,而无法聚焦是找不到问题的核心,流于表面泛泛而观。

  上面讲了第一个O,也就是如何观察。再来讲讲第二个O,如何判断。判断的基础是观察,而有了观察数据后如何分析判断才是关键。观察所得到的要素和变量是如此之多,作为战略家,既要有体察细微的缜密思维,也要有统筹整合的系统思维。我在战略学术界第一个提出“多重变量分析法”,这一理论的来源是毛泽东的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多重变量分析法的核心理念是:对于观察结果的判断,必须基于对事物所包含的所有变量进行全面分析,而这一理论的关键在于,要通过细微缜密的分析,找出所有变量中的核心变量,因为导致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是核心变量。唯有通过系统分析找到核心变量,才能对可能的发展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决策是战略的关键所在,其基础是观察与判断。通过OO的观察分析判断,我们得出了事物发展的可能结果,和撬动这些事物结果的若干个多米诺骨牌。事物发展的结果不是唯一的,核心要素的合理调整将使事物朝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但必须清楚,这种调整是有限度的。因此,在战略决策中,既要避免战略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放任事态的发展,放弃对事态的掌控,这样只能得到相对不利的结果和目标;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盲目乐观和冒进,不讲条件的过高目标,会使战略决策走上一条极为危险的道路,其结果是毁灭性的。

  2.战略方略

  通过观察判断制定了相对合理的目标,接下来就要为这一目标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方略。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战略方略必须是一种具体可行的行动指导,而不是所谓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大的方向和原则,而行动方略是可以实施的具体步骤。

  其二,制定方略要了解战略实施环节和要素,这包括战略同盟、战略资源、战略力量以及相关外部条件。

  说战略同盟是战略的核心一点也不为过。纵观历史,战略运筹与战略实施过程中,整合同盟力量始终是战略规划与实施的关键所在,在全球化时代(从人类大航海时代开始)一个没有同盟或者同盟力量不完备的集团,大都以失败告终,19世纪的拿破仑、20世纪的轴心国、二战之后亚洲战场上的美国都是如此。几乎所有的战争都以同盟战争的形态展开,而胜利一方几乎都具有雄厚的同盟力量。

  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武器资源和物质资源,工业化时代,资源之于战略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现代战争日益呈现“资源战争”的形态。

  战略力量包括力量的数量集成、力量模式和力量水平。数量集成不用解释,力量模式是指军事力量的运行样式,是空中还是海上,是远程打击还是常规力量,打击的精确性如何,信息能力如何等等。力量水平是指掌握同样力量模式的条件下,谁掌握技术的能力更高,协调配合的更好。

  外部条件包括地理、气象、人文等条件。

  第三,战略方略是一种艺术,同样的资源同盟和条件下,如何利用这些要素,制定充满变化、使敌人无法预判与掌握的决策,其中的奥秘唯有战略的操控者才深谙其道,这部分是战略中最为玄奥之处,理论似乎无法给出一定之规。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有如此多的战略理论家,而实际操作层面的大师却少之又少的原因。

  3.战略行动

  战略行动是战略实施阶段的具体操控,其基本要素有三个:军事存在,行动自由和战略话语。

  军事存在是战略行动的基础,比如,如果不具有海上军事存在的条件,要想进行海洋上的战略博弈是不可能的。

  行动自由是战略行动能力的体现,有限的行动自由难以在战场获得战略优势,失去行动自由一方将受到巨大的战略局限。

  战略话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目的是限制对手的行动自由和军事存在空间,从而形成压倒性的战略优势,为达成最终的战略目的提供条件。像防空识别区、禁飞区、限制性条款等就是战略话语的具体表现。当然战略话语必须以力量作为后盾,没有力量支撑的话语软弱无力,非但不能起到威慑的作用,反而会使自身的战略心理防线崩溃,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

  在人类历史上的战略行动中,有三大流派,一是“直接战略”,就是通过力量的直接博弈获得战略优势,并赢得最后的胜利;二是“间接战略”,是指在主要战略方向以外实施战略行动,以扰乱敌之战略部署和行动,最终获得战略优势并一举获胜。三是“克里琴科”战略,“克里琴科战略”是我首次提出的,其战略思想是,并不谋求直接全面对抗,而是通过各种手段逐步削弱对手力量,一旦形成战略优势后再一招制敌。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采用的持久战战略,其实就是“克里琴科”战略的一种表现形式。

  4.战略谋略

  战略谋略不同于战术层面的谋略,不是关于力量运用的策略,而是在战略层面的大谋略。战略谋略从大的层面讲有威慑、同盟战略、空城计、技术与资源博弈、舆论心理战、特洛伊木马等战略。

  “威慑”是力量优势一方经常采用的策略,可以从心理层面击垮对手,使对手执行和制定战略时方寸大乱,从而达成自身的战略目标。

  “同盟战略”是一种政治外交博弈,同盟战略以价值观和利益为手段,瞄准共同威胁、寻求共同目标。价值观为导向的同盟战略是更为高级的战略,而以利益维系的同盟却是脆弱而无力的。毛泽东是同盟战略的高手,而二战后的美国以利益为导向,逐步从同盟优势转为同盟弱势,直接导致80年代之前战略的节节败退。

  空城计是弱势一方的威慑战略,毛泽东在冷战时期很好地运用空城计战略,赢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然而,空城计是一种高级战略,需要有一定的战略同盟和战略资源做基础,没有条件的空城计是无法得逞的,而空城计的实施需要有高度的意志和强大的内心做支撑,唯有战略巨人可以掌控,那些无能的战略小丑耍弄空城计,其结果都死的很惨。

  技术与资源博弈是战略运筹层面的克里琴科行动,通过技术与资源竞争,逐步削弱对手,使对手在高压下长期紧绷而崩溃,从而达到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目的。美国在80年代的“星球大战计划”就是运用此种战略谋略的最好案例。

  舆论心理战,是一种价值观战争,和平时期运用此战略谋略,可以获得巨大的战略成果。价值观博弈其核心是构建价值观体系,并对对手的价值观进行舆论攻击,这种攻击需要采取巧妙的手段,并利用媒体的优势,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此种谋略可以为特洛伊木马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撑。

  “特洛伊木马”战略,与古希腊历史故事中的战略并非如出一辙,历史上的特洛伊木马是将我方力量通过秘密手段输送到地方,而现代特洛伊木马战略,是在对手的人群中培育反对派,形成所谓颜色革命样式的内部族群分裂。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从直接战略的阴霾中突然顿悟,采用持之以恒的特洛伊木马战略,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战略成果。9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的巨变是特洛伊木马成果的有利佐证。而今天西方针对中国的特洛伊木马战略,值得我们国人的高度警觉。

 

(新浪军事)
分享到:
分享到:
(编辑:SN087)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省人大代表遭“情妇”发照片举报
  • 体育CBA季后赛-北京广东同半区 王治郅谢幕
  • 娱乐曝柴静美国产女 抱孩子回国被目击
  • 财经评论:统计局房价数据已背离楼市真相
  • 科技揭秘抢票软件黄牛链条:批量卖12306账号
  • 博客陶短房:加拿大真要拒绝中国富豪移民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吐槽开学魔咒:老妈比老师狠多了
  • 育儿28省份试水建弃婴安全岛引变相纵容争议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