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物理化学家张存浩和物理学家程开甲获得。其中,程开甲为核武器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元勋,在1962-1984年间,程开甲编制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方案,同时还是中国地下核试验的重要倡导人和重要的试验主持人。
筹划主持30余次各种类型的核武器试验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先后执教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1960年奉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中物院前身),历任副所长、副院长,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等职。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程开甲是中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之一。1960年,钱三强点将,将程开甲调到研制核武器第一线,分管状态方程物理研究和爆轰物理研究两个重要方面。程开甲主持研究出来的模型,为原子弹的总体力学计算提供了依据,使负责原子弹结构设计的郭永怀兴奋不已。
此后,程开甲负责组建核武器试验研究所,编制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方案。程开甲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了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提出的内爆机理研究解决了原子弹的关键问题,为原子弹爆炸威力、弹体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程开甲还是中国地下核试验的重要倡导人和重要的试验主持人。即使因为氢弹试验需要程开甲将很大精力投入进去,他依然没有放松对地下核试验的科学领导。结果,当地下核试验再次提上日程的时候,程开甲的技术准备几乎同时到位。
1978年10月14日,中国首次竖井地下核试验获得圆满成功。随着地下核试验技术日趋成熟,1980年后,我国不再进行大气层核试验,试验全部转入地下。程开甲当年关于核试验由大气层向地下转移的主张,不仅解决了大气层实验无法解决的许多核技术难题,也使我国核武器研制和试验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被动。
从1962年筹建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到1984年离开核试验基地,前后22年,程开甲先后成功筹划、主持了30余次各种类型的核武器试验,基本上都获得预定的试验目标。
程开甲还创立了我国自己的系统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我军的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核爆炸的测试研究,对武器的研制及改进、效应及其防护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开创了抗核加固技术新领域并完成首次抗加试验。从而推动了核武器设计、改进和试验技术协调发展,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人称“核司令”
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圆满地完成第一次核试验任务,让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升起,并拿到了全部测试数据。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程开甲在技术上领导创建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带出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和技术队伍,是中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开创者之一。程开甲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在20多年中主持决策、直接从事核试验及测试的全局技术工作和研究,解决了许多具体关键技术问题,使核试验成为原子弹的设计、改进和武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程开甲设计的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确保了首次核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还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程开甲就根据周总理的询问,提出并一再坚持向地下核试验方式的决策性转变,对武器水平的提高和试验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程开甲成功地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程开甲创立中国自己的系统核爆炸理论和效应研究,主持、参与和指导核爆炸效应的全面总结,为核武器应用奠定坚实基础。程开甲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人们称为开甲是“核司令”。
本文章新浪军事原创,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