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全球的测控站,已成为中国航天向宇宙深处进军的强大后援。
“嫦娥三号”踏上前往月球的旅程,中国航天在深空探索领域又迈出重要一步。航天发射作为复杂系统工程,要确保航天器顺利入轨乃至飞向更遥远的宇宙,遍布世界各地的“无死角”测控网络必不可少。对中国而言,除了游弋四海的“远望”系列测控船,设在全球多地的陆基测控设施,也在“神舟”、“天宫”、“嫦娥”等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
当前,中国拥有(含租赁)的海外航天测控站共五个:巴基斯坦卡拉奇站、肯尼亚马林迪站、澳大利亚当加拉站、西南非洲纳米比亚站以及南美洲圣地亚哥站。随着中国航天一次次赢得世界瞩目,由海基测控船、国内与海外陆基站点及“天链”中继卫星组成的强大测控网,正加速完善布局,海外测控站更被誉为隐身于主流媒体报道之外的幕后英雄。
有站点不得不停止使用
测控系统是航天器飞行的“神经中枢”,所有航天器在发射段、上升段、变轨段、分离段、返回制动段等关键飞行阶段,都需要测控通信支持。航天测控水平是一国航天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航天测控通信网由酒泉控制中心、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指挥,对国内外多个测控站、船、中继卫星组成的测控网实施统一管理。
中国前驻基里巴斯大使王少华曾在国防科工委网站刊文称,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发射卫星时要专门派遣测控船到南太平洋,耗资巨大。如果在那里建测控站,能节省大约70%的费用。有关部门经过分析论证,认为在基里巴斯建立航天测控站最合适。
1996年,基里巴斯同意中国在塔拉瓦岛建立航天测控站,租给中国政府一块面积一公顷的土地,租期15年。然而,建站伊始,美国就不断指责该测控站是用于军事目的,认为其不仅可以监控中国国内的空间军事试验,还可以监测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之下的拦截测试点——马绍尔群岛附近海域。2003年,中基关系破裂,塔拉瓦测控站不得不停止使用。
中国航天在海外的测控站建设几乎和载人航天工程的进展同步,新建的海外测控站往往根据飞船的飞行轨迹选点布局。中国撤出基里巴斯后,转向友好邻邦巴基斯坦寻求帮助。1998年,中方决定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建立航天测控站,站址位于巴空间与上层大气研究委员会院内,次年10月1日落成。此后,该站为“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回收提供了支持。
“神舟”计划促成全球布局
“神舟”计划全面展开后,为保证载人飞船安全顺利地返回地面,需要大洋上的多艘测量船和遍布国内外的10余个地面测控站,对飞船进行全程跟踪和测量。由于飞船返回段航线穿过非洲上空,在纳米比亚建立测控站的方案很快被付诸实施。
2000年10月11日,中纳关于建立航天测控站的协定在北京签署,双方随即开始有关建站租地问题的谈判。但中方选定的地皮属斯瓦科普蒙德市所有,而租地协议只能与纳米比亚中央政府签署。据时任中国驻纳大使陈来元回忆,最后,经纳总统努乔马同意,纳政府破例批准中方可先行动工建站,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交换地皮的事宜延后解决。
2001年7月,纳米比亚站落成后,立即发挥了作用。“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飞船及五号载人飞船任务的成功,都与该站准确测控并及时发送指令密切相关。作为回报,中方除了每年向纳米比亚政府缴纳租金,还负责给纳建设航天科技展馆、政府大楼以及培训航天技术人员。2008年以来,已有11位纳米比亚航天人士前往中国学习空间科学技术。
另一个非洲测控站——肯尼亚马林迪站同样与“神舟五号”有关。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02年的“神舟四号”,实践表明,在纳米比亚和巴基斯坦之间,飞船跟踪数据仍有近10分钟的空白。由于“神舟五号”是载人的,为确保搜索队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着陆的飞船,有必要在赤道附近西经40度区域内再建一个“了望塔”,填补数据真空。
马林迪是印度洋西岸一个只有6万人口的小城,无华人常住。其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适合进行航天器测控。此外,中国与肯尼亚的外交关系建立于1963年,其中经过一次小的波折,此后一直非常稳定,所以,在肯尼亚设立测控站,不会遭遇类似基里巴斯的意外。
实际上,马林迪站最早是由意大利空间局(ASI)向肯尼亚政府租用土地建设,距马林迪市区约32公里。2003年初,中国专家组造访了意大利罗马大学布罗格里奥空间中心建在马林迪的圣马可营地,与罗马大学和意大利空间局进行合作谈判,随后决定租用营地的部分设施,并从国内调配专家和设备,迅速完成了马林迪测控站。
马林迪站是“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工程中惟一部分租用的测控站,也是成立时间较晚、人数最少的一个。根据新华网2005年刊登的报道,中方工作人员最多的时候只有8名,加上负责意方设备的数名意大利专家,全部人员不到20人。该站距肯尼亚首都内罗毕600多公里,测控组成员除了偶尔进城购买物资,几乎从未离开过营地。
至于南美的圣地亚哥站,根据中国驻智利大使馆披露的情况,中国卫星测控部门于1994年与智利大学空间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后于2008年建立了圣地亚哥测控站,从“神舟七号”飞行任务起正式投入使用。另据中新网报道,在国内,喀什和佳木斯两大测控站也均于2012年完成了改扩建工程,为“嫦娥三号”和日后的“嫦娥四号”任务提供测控支持。
在澳设点 美国未加阻拦
中国是在两年前获得在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当加拉设立太空测控站的权利的,它是中国在海外建立的第五个航天测控站,更是第一次在美国的盟国建立此类设施。尽管这个航天测控站的运营方——瑞典空间研究中心和澳大利亚政府都表示,该站对美国没有威胁,部分西方观察家仍猜测,中国可通过该测控站更精确地定位外国航天器,以便进行监控。中方则强调,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中,系统需要同时完成对两个航天器的测控通信管理,针对这一要求,中方才新建了澳大利亚当加拉测控站。
香港《南华早报》当时分析称,澳大利亚批准中国建站的条件是只能民用,该站是由瑞典空间研究中心建立,后来被租给北京,关键设备都是从中国运来的。由于独特地理位置,当加拉测控站对监测低倾角轨道的卫星特别在行,成为部分西方媒体关注此事的契机。
很长时间以来,美国对中国航天计划感到担忧,特别关注其对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ASBM)提供目标参数和制导的能力。不过,美国在澳大利亚中西部同样设有多个军用卫星的测控站。中国能在澳大利亚建设地面测控站,似乎表明美国对中国航天的态度有所改变。特别是在航天飞机已全部退役的当下,华盛顿不能彻底排除把中国作为合作伙伴的选项。(特约撰稿 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