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总师:中国激光成型钛合金构件优于美国

2013年09月11日 14:28  新华网 
歼15战机(资料图) 歼15战机(资料图)
歼-15临空 歼-15临空

  新华网专稿(新华军事评论员郑文浩)最近央视栏目《面对面》对歼-15的总设计师孙聪进行了专访,其中披露了很多有关“飞鲨”研制的重要信息。其中孙聪对央视记者,还特别谈到了“下一代飞机肯定也要有安排”。这让军事爱好者对中国未来的舰载机更充满了期待。但是我们在憧憬第二代国产航母舰载机的同时,不妨对现在的歼-15有一个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在中国航母舰载机发展的过程中,歼-15绝不是仅仅是满足航母起降的初始平台,更不是昙花一现被后来者所取代的“第三代战机”,而是要在长期过程中会发挥一个攻防主力的作用。

  2012年11月,央视在报道舰载机首次航母起降时,是这么介绍歼-15的:在辽宁号上成功起降的歼15战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它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等特点;可根据不同作战任务,携带多型反舰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炸弹等精确打击武器,具有全海域、全空域打击能力。歼-15各项性能,可与俄罗斯苏-33、美国F/A-18等世界现役主力舰载战斗机相媲美,因此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孙聪在央视栏目《面对面》对歼-15的定义是:歼-15是我们国家的第一代以制空为主的多用途战斗机,应该属于第三代战斗机,差别就是这么一个差别,就相当是中国的航空的起步晚,但起点高,有后发优势。

  以制空为主的多用途战斗机,是对歼-15一个定性的判断。在《面对面》节目解说中透露,歼-15是在我国自行生产的歼-11歼击机基础上开发的,装配有鸭翼、折叠式机翼,机尾装有着舰尾钩等舰载机特征,起落架强度高。众所周知,歼-11是一种双发重型“空中优势”型战斗机,因此在其基础上研发的歼-15,在争夺制空权上就有一定的优势。而俄罗斯的苏-33也体现了这种特性,从指标上来看,苏-33除了在推重比上落后于阵风M,而在其他方面基本和F/A-18E和阵风M持平,而且苏-33的推重比要超过超级大黄蜂,因此在空战格斗性能上要超过F/A-18E。

  但外界普遍对苏-33的空战性能并不看好,因为苏-33首先就是空机重量太大。苏-33的空机重量达到了18.4吨,超过了F/A-18E的13.4吨,更是远大于“阵风M”的9.7吨。这就意味着苏-33在起飞时的载弹量和燃油携带量都会比较有限,这就限制了苏-33的空战性能。其次是航空电子设备比较落后。苏-33的航空电子设备基本落后于F/A-18E战斗机10-15年。F/A-18E却借助美国雄厚的航空电子基础,从而拥有了更好的航电设备和人机界面,从而弥补了与苏-33单纯飞行性能上的差距。加上美国航母战斗群的预警手段,实际作战中“超级大黄蜂”反而要压着苏-33打。

  因此,现在评估和苏-33极为相似的歼-15制空性能,也要看看其能否解决这两个重大问题。首先是减重。现代战斗机减重,无外乎有两个途径。第一是设计上优化,第二是使用新型材料。前苏联的苏-27就充分体现了设计减重的思路。这款使用超过60%铝合金的战机,由于广泛采用结构系统布局一体化、总体、结构布局一体化、结构局部合理化设计等来减轻结构重量。而孙聪在央视访谈中也讲到:“减重的工作是相当复杂的。首先你要是在载荷的设计上,在结构的这个设计的灵巧性,就是结构的效率上,在选材上,等等这一系列的实现最终的重量的减少。”

  此外大量使用新材料已经成为作战飞机减重的普遍方法。在应用新材料减重上,使用钛合金和复合材料越来越成为主流。F-22使用钛合金和复合材料比例已经达到了66%,而传统的钢和铝合金还不到20%。从最近的媒体报道上来看,中国在航空用钛合金的发展上十分迅速。中国钛合金研发上,其性能水平、生产工艺、流程及标准目前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钛合金加工方面,2013年1月18日召开的2012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教授主持的“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意味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飞机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及技术的国家。而且我国已经能够生产优于美国的激光成形钛合金构件,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形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且付诸实用的国家。中国的歼15如果能在设计上体现创新特色,尽可能减少结构重量,同时在材料上大量应用钛合金等航空新材料,再加上国内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复合材料,歼-15实现空重的降低,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其次是在航空电子领域。相对于前苏联,中国的电子工业正在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机载火控雷达上,中国的歼10、歼11已经装备了多功能脉冲多普勒雷达,而据媒体披露新的歼10B战机更装备了相控阵雷达。由于中国在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上技术已经有长足进步,因此歼15在机载雷达方面完全能够与“超级大黄蜂”处于同一档次,甚至能够达到阵风M的水平。而且和已经过去苏式战机复杂繁琐的飞行仪表座舱相比,中国大量现役的三代战机已经安装了大量多功能显示器,甚至还用上了彩色液晶显示器。在央视栏目《面对面》中,一些网友已经发现歼-15模拟器的座舱就至少有三个多功能显示器。应该说,歼-15的整个座舱技术水平虽不能与F-35相媲美,但达到超级大黄蜂M的水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因此现在我们判断歼-15性能,“与俄罗斯苏-33、美国F/A-18等世界现役主力舰载战斗机相媲美”不是单纯的宣传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技术基础。但是现在很多观点认为,歼-15的滑跃起飞方式,存在先天的不足,限制了歼-15在对地对海攻击等多用途方面的性能。那么,歼-15能不能改装成弹射起飞呢?

  航母喷气式舰载机由滑跃起飞改为弹射起飞,世界上似乎还没有先例。但这并不违反现代战机的基本设计规律。一般认为弹射起飞要对起落架部分进行加强,而滑跃起飞则不需要;而两者都需要阻拦索降落方式,因此都要对机体结构进行加强以应对着陆带来的巨大冲击。这样来看歼15要改装弹射起飞,就还要增加重量。有人计算过,现在的歼-15要改装弹射起飞,加强起落架,可能要增重300公斤。这对于严格控制空重的歼-15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歼15改装成弹射起飞后还可以减重,因为原来为了改善滑跃起飞低速飞行性能而设计的增升装置,如歼-15的鸭翼等,则能够在弹射起飞方式下取消。这样相比较来计算,歼-15改装后的增重,能够控制在200公斤以下。而且在《面对面》节目中,很多网友发现歼-15的起落架“十分粗壮”,因此有些人判断歼-15本来就有装弹射起飞的“计划”。弹射起飞可以进一步增加歼-15的满载起飞重量,从而加大歼-15的载油量和武器挂载能力,这对于歼15及其航母编队性能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因此,“一个飞机出来,肯定是一个系列化的发展,然后这个系列到一定程度,下一代飞机肯定也要有安排。”我们应该对孙聪总设计师在节目中说的这段话,进行深度的思考。有些人或许认为,研制弹射型的歼-15需要中国有装备弹射器的航空母舰,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中国为什么还要在歼-15上下功夫,还不如直接研制新一代隐身舰载机。

  然而事实上,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作战样式有很大的不同。空军装备中第四代战机是毫无疑问的王者。然而在海军装备中,第四代隐形机的研制就更加复杂,而且三代重型机的地位也比我们想象的要稳固的多。

(编辑:SN087)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