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抗战老兵的爱国情

2013年09月06日 08:30  解放军报 

  ■刘文平 本报记者 王凌硕 特约记者 琚振华

  8月31日,记者跟随和平方舟医院船医疗队前往地处仰光市中心的缅甸华人商会采访。曾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工作20多年的郑先生告诉记者,现年95岁高龄的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刘大江就住在市区,可去家中一叙。

  午餐后,在郑先生陪同下,记者乘出租车前去采访。在一栋老楼的单元房里,记者见到了刘大江老人。他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讲话声如洪钟。从安徽老家过来照顾他的侄孙刘晓峰告诉记者,老人每天坚持看新闻、读报纸,身体很好。

  在老人声情并茂的讲述中,记者仿佛走进了那波澜壮阔的烽火年代。1938年10月,年仅17岁、仍在上海读中学的刘大江参加了中国国民革命军,加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队伍。从上海到南京,从太原到西安,从重庆到贵阳,从印度到缅甸,刘大江跟随部队一路征战,出生入死,身上留下多处伤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已是中尉军官的刘大江拒绝跟随远征军回国打内战,和两名从北京来的流亡学生在仰光的广东华人观音庙旁办起了华夏小学。

  当时,在缅甸的广东人说广东话,福建人只会讲福建话,平时很难沟通。刘大江老人自豪地说:“华夏小学很受欢迎,100多个华人孩子踊跃报名,前来学习普通话。”

  在缅甸生活的半个多世纪里,刘大江当了近50年的华文教师,教授孩子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和世界地理等课程。翻阅着泛黄、发霉的课本,记者感受到老人为传播中国文化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1949年3月,刘大江与华裔姑娘庄秀凤喜结连理。两人共同在华夏小学教书,1957年刘大江夫妇还作为中国驻缅大使馆组织的华侨教师团成员,到北京参加了国庆活动。

  “我们夫妇二人在天安门观礼台,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晚上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还与陈毅元帅等国家领导人共进晚餐。”刘大江说,1958年,夫妇二人还分别在北京虎坊桥小学和东四幼儿园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进修。

  2011年,作为抗战老兵,刘大江老人在阔别祖国53年后回到安徽省太和县省亲,并游览了合肥、上海和南京等地的风景名胜。看到祖国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时年93岁的老人热泪盈眶,他说:“祖国建设日新月异,我们由衷为伟大祖国的复兴感到自豪!”

  (本报仰光9月3日电)

  ■刘文平 本报记者 王凌硕 特约记者 琚振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