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维荣
都说理论来源于实践,随郑和舰访问马来西亚期间,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全球化”的理论、“地球村”的概念,其实都源于生动的现实生活。
踏足马来西亚,建筑风格各不相同的清真寺、庙堂、教堂毗邻而立,勾勒出一幅有趣的画卷。使馆工作人员介绍说,跨越亚洲大陆与马来群岛的这片土地曾经是各国航海家与商船云集之处,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民众与文化。传承至今,不管是什么肤色、民族、文化,大家都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也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欢乐。
也正因如此,这里形成了一种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在马来西亚,官方语言是英语和马来语,但其他语言也有自己存在的空间。街道上,中文的招牌广告比比皆是,而阿拉伯文、印度文、日文也不时映入眼帘。马来西亚沙巴马中联谊协会会长胡逸山博士介绍说,在马来西亚,有英文学校、马来人学校,也有印度人学校及华文学校,政府不仅允许甚至支持学生到不同的学校选读。有人开玩笑地说,在马来西亚,只要你懂一门外语,就能找到要去的地方。多国文字的混用、多种文化的共生、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融,散发出的魅力可谓风情万种。
耳闻目睹“全球化”的影响,记者感触最深的还是“中国风”的动感节奏。商场和餐厅里有汉语广播,沙巴州政府办公大楼里播放着中国的传统民乐,招牌林立的酒楼堂所中,中国餐馆也是很受欢迎的,那鲜红的色调,远远就能一眼望到。
漫步马来西亚的市场,中国生产的商品种类繁多,服装、鞋袜、箱包、家具、床上用品、运动器材、电子产品等,可谓应有尽有。沙巴州最大的百盛购物中心里,一名姓何的负责人介绍说:“店里大概有50%到60%的商品是在中国生产的。床上用品、箱包和电子产品的比例还要更高些。”
(本报郑和舰8月24日电)
本报记者 邹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