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试航员首出海:晕船躺7天只吃方便面

2013年05月30日 14:53  中国海洋报 
资料图:蛟龙号潜水器 资料图:蛟龙号潜水器

  对于“蛟龙”号海试团队来说,每一次执行深潜任务时,没有什么能比从深潜器上传回一句“一切顺利”的声音更加美妙,杨波对此神佑体会。

  1980年出生的杨波是中国科学院声学所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副研究员,也是“蛟龙”号声学系统设计师、我国首批参与载人深潜试验的试航员之一。从1000米到3000米、5000米、7000米,“蛟龙”号每一次冲击新深度,杨波都作为探路者之一,挑战深潜器的通信极限深度和自身能力的极限。

  研制中国自己的深海通信系统

  在杨波看来,自己是幸运的。2005年从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杨波来到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工作,参与了“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项目。入职一年后,杨波就被派往位于无锡江阴的中船重工702所,负责声学系统各设备在载人潜水器上的总装联调和水池试验。

  在“蛟龙”号声学系统的研制中,杨波主要参与了总体设计的研制工作,完成了硬件系统的设计与系统联调。声学系统除了水声通信机外,还有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呐、避碰声呐、声学多普勒测速仪、成像声呐、定位应答器等多种声学设备,为“蛟龙”号提供通信、定位、测速、障碍物规避、目标搜索和地形地貌测量等功能。有了这套系统,潜水器才有了“眼睛”“耳朵”和“嘴巴”。

  “‘蛟龙’号的声学系统很多设备都是我们自行研制的,并且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前列。”对于自己参与设计和调试的这套“蛟龙”号声学系统,杨波非常自信,“如水声通信系统,主要是实现母船与潜水器之间数据、文字、语音、图片等信息的传送。其他还有探测海底微地形地貌的,有测量海底障碍物的,有成像的,还有母船对潜水器深度和水下坐标测量的等。我的任务就是测试这些系统、设备在深海的性能,看它们在海底能否正常工作,为将来科学家进行海底科考做准备。”

  晕船的试航员

  2006年~2007年,是杨波个人能力提升非常快的一段时间。也正是从那时起,杨波开始肩负起试航员的重担。“其实当时没有潜航员的概念。”因为全程参与了水池试验,海试的下潜任务自然而然落在了杨波身上。

  2009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开始1000米级海试,那是杨波第一次出海,也是一次让他刻骨铭心的经历。船从江苏江阴出发,一出长江口,他就倒下了,连续躺了7天,每天只能吃一包方便面。当然,这些都是在床上吃的。“那7天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忘掉,每一秒都在煎熬。”杨波说。

  2012年6月24日,在马里亚纳海沟,“蛟龙”号开始了它首次冲击7000米深度的试验。杨波作为潜航员置身于“蛟龙”号潜水舱内,有些紧张和激动。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潜入海底,但这是他第一次下潜7000米的深度。“在‘蛟龙’号快下潜到7000米时,我们3位下潜人员都比较激动,大家都在一米一米数着水深,6997、6998、6999、7000!我们成功了!”说起当时的情景,杨波历历在目。

  “多次的下潜让我对潜水器及水声通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杨波说,同时也坚定了他投身到深海通信技术研发事业中去的决心。“我国的深潜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我也将伴我国的深潜事业一直走下去,让‘蛟龙’游得更远、潜得更深。”(汪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