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远海训练表明各型武备设施已齐备完善

2013年04月25日 08:48  世界报 

  前不久,一则“辽宁”号航母将于年内展开“远航训练”的消息,再度引起世人的热烈关注。可以说,这是自2012年9月25日“辽宁”号正式入役和今年2月27日停靠青岛某军港以来,又一次强烈吸引众人的眼球。

  缘何世人如此关注航母的“远航训练”? 航母编队经历过远航训练后,对战斗力提升又将起到哪些作用?众所周知,各国航母特别是大中型航母普遍以中远海海域作为自己实施海上作战行动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最佳舞台,即以中远海海域作为最大化展现能力的场所。如果航母只蜷缩在近海甚至近岸海域“施展拳脚”,恐怕一是该航母及其编队尚未“齐装配套”好,包括舰载机的各种武器装备,乃至可为其保驾护航的各种舰船没有到位;二是航母编队的主要课目与内容的训练、试验没有完成,尚不具备出海行动与作战的能力,实难应对中远海海域可能出现的多种复杂情况。

  这次中国航母敢于在“海军节”明白无误地对外宣布:不久的将来,即入役后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展开“远航训练”,说明我“辽宁”号航母上的各种设施、武备等“硬件基础”已基本齐备完善、运转正常;包括官兵训练水平、处置海上情况能力、编队舰机协同配合等“软件素质”,也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在年内进行“远航训练”已然水到渠成,绝非不切实际的硬性指标。

  随着中国航母编队“远航训练”零的突破,将在海上方向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从而使我海上战斗力出现质的飞跃与提升。事实上,中国航母编队“远航训练”的意义,绝不单单只是一艘大型战舰象征性地前出到远海实施维护海洋权益、维护海外利益,还坚定地表明中国海上力量触角已能够前出到大洋深海,而且展现了一支综合化、立体化、信息化的海空作战力量;它不仅能有效应对复杂电磁条件下的海上作战,而且能够对付大量纷繁的多样化非战争任务,例如抢险救灾、反恐反海盗、护渔护航等。未来,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的海外利益将更加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能源资源、海上战略通道以及海外国民、法人的安全问题必将日益凸显。有鉴于此,今后开展海上护航、撤离海外公民、应急救援等海外行动,将更加成为中国海上力量加强维护国家利益和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方式。

  (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