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称东风-41将使美所需拦截导弹数成倍增长

2012年11月13日 18:01  环球网  
资料图:西方媒体刊登的“东风-41”洲际导弹照片。 资料图:西方媒体刊登的“东风-41”洲际导弹照片。

  【环球网综合报道】印度国防研究分析研究所11月12日文章称,中国最近试射了新一代机动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据悉其射程为1.4万公里,可携带10枚核弹头。据估计目前中国拥有30至40枚可触及美国大陆的洲际弹道导弹,这些导弹都是单弹头导弹,因此其弹头总数也应该是30至40枚。一旦东风-41导弹列装,美国所需拦截导弹的数量就会成倍数增长。

  “东风-41”导弹扩充了解放军二炮部队现有洲际弹道导弹库存。中国目前已经列装了较老式的东风5A导弹和更具机动性的东风-31和东风-31A导弹。在现有三款洲际弹道导弹中,东风-31导弹射程在7200公里至8000公里之间,仅可触及阿拉斯加,且为单弹头。另外两种导弹也均为单弹头导弹,可向美国大陆任何地方发动攻击。有报道称,东风-31A导弹具有多弹头能力,可携带3枚弹头,但这样做会以牺牲导弹射程为代价,使之无法触及美国大陆。目前,中国有能力向美国大陆发射单弹头导弹。然而,在科技与覆盖面积方面,美国导弹防御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担心这种情况会降低其威慑能力。最近其试射可携带10枚弹头、射程达14000公里的东风-41导弹,就是中国为改善自身威慑能力所做的努力之一。中国正积极平衡中美两国间导弹能力,维持自身威慑力。

  据估计,中国拥有30至40枚可触及美国大陆的洲际弹道导弹。在美国首轮攻击中幸存的导弹,将被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拦截,进而降低中国的报复能力。不过,美国弹道导弹防御技术并没有完全成熟,针对美国反导系统的各种分析说明,在面临饱和攻击、配合反制装置攻击以及多弹头导弹的攻击时,美国反导系统的效力会很低。众所周知,中国拥有发展并部队多弹头导弹的技术,并且具备反导系统反制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分析家认为,中国将继续推行最低威慑能力和相对较少的力量构成,同时提高其洲际弹道导弹的生存能力与效力。另一方面,考虑到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能力的提高,中国未来有可能被迫纵向提升其核力量。最近的东风-41试射正是中国为此做出的努力之一。不过,对这种可能性展开深入探索,对剖析美国导弹防御技术和中国反制努力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大规模部署雷达大幅提升反导能力

  美国已经开始部署其反导系统,保护美国大陆不受导弹攻击。最近有报道称,作为其反导计划的构成部分,美国将向日本南部部署一套X波段雷达系统。此前,美国已经在该国青森县津轻市车力(Shariki)基地部署了一部X波段雷达。美国还会在太平洋(可能是北太平洋)部署海基X波段雷达,中程防御洲际弹道导弹。其在南太平洋夸贾林岛部署了GBR-P X波段雷达,在加利福尼亚比尔空军基地部署了升级版AN/FPS-115雷达——位于英国费林代尔斯和格陵兰Thule的升级版雷达为其提供支持。除此之外,美国和日本还在中国近海部署了一些配备有SM-3“标准”拦截导弹的“宙斯盾”舰艇。这些“宙斯盾”舰配备有S波段雷达和X波段拨打,能够终端拦截除洲际弹道导弹之外的各种射程的单弹头和多弹头弹道导弹。除拦截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之外,这些系统还能够探测并跟踪洲际弹道导弹,并将目标详细资料和轨道信息传输给反导系统内其他系统,以便中程拦截洲际弹道导弹。除这些传感器之外,美国还部署了由卫星组成的天基跟踪与监督系统,用来扫描目标。这些天基传感器能够在发射出高强度短波约外辐射的助推阶段发现导弹,并能够向其他传感器和火控系统传输信息。

  这些传感器阵列说明美国的探测、跟踪和诱饵弹区分能力已大幅度提高。所有美国雷达传感器——除早期预警雷达AN/FPS-132 (UHF)、“丹麦眼镜蛇” 雷达(L band)和SPY-1 雷达(S-band)外——都属于X波段雷达,有助于获得高分辨率目标信息,从而将诱饵弹、导弹碎片与实际弹头区别开来。然而,攻击者有可能会利用红外和雷达信号反制装置。因此,为了更好的区别诱饵弹,早期预警和跟踪系统还应该包括光学传感器。未来空间跟踪与监督系统(仍处于验证阶段)的能力将得到改善,使之能够更好跟踪目标并区分诱饵弹,进而强化美国反导系统的效力。部署地基传感器和天基系统,将为火控制系统提供更多反应时间。诱饵弹区分能力提高,拦截过程提前开始,将使“射击——观察——射击”(Shoot-Look-Shoot)拦截模式成为可能,进而降低对拦截导弹数量的需求,减轻终端防御系统的负担。

  拦截技术是另外一种需要提升的重要领域。中程拦截导弹的动能拦截器采用双频(视觉和红外)光终端导引头制导。为了提高精确性和终端目标识别效力——这将提高拦截导弹的单发导弹摧毁率——未来可能会应用到双模导引头。较高的单发导弹摧毁率能够进一步减低对拦截导弹数量的需求。预计,未来火箭发动机的燃料率会得到改良,提高平均速度,另外导弹还会加装更先进的弹载软件和姿态控制系统,从而改良导弹的控制系统。所有这些改良和性能调整,都将使中国维持可靠威慑力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

  东风-31使美国所需拦截导弹成倍增长

  中国很可能从两个方向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攻击美国大陆,即北极(极地轨道)或北太平洋极边缘处。无论从哪个方向发动对美攻击,中国洲际弹道导弹都必须途经部署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拦截导弹覆盖范围,具体情况取决于中国攻击的目标地区。美国部署在日本及其周围的反导传感器(陆基X波段雷达和宙斯盾舰艇),能够在助推阶段探测并跟踪任何中国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有报道称,AN/SPY-1雷达可跟踪1000公里内弹道导弹,THAAD GBR (AN/TPY-2) X波段雷达可能会被当作前线部署雷达使用,在发现有威胁的导弹发射时,为M-3系统提供预警。然而,发现导弹的高度(助推阶段)取决于雷达到发射点的距离。如果导弹在近岸地区发射,处于SM-3系统的覆盖范围之内,洲际弹道导弹就有可能会在助推阶段被发现。为了在助推阶段拦截洲际弹道导弹,有可能会需要提高拦截导弹的速度,还有可能会需要微调制导软件。

  在接下来10至15年内,美军希望为其“宙斯盾”舰艇配备由美国和日本联合研制的拦截导弹。据悉,这款拦截导弹的体积更大、速度更快。据评估,这款拦截导弹的速度很快,原则上足以拦截洲际弹道导弹。因此,为了规避“宙斯盾”舰艇,中国洲际弹道导弹有可能会从中国腹地和环极地轨道发射。从内陆发射导弹,还可以增加中国导弹在美国空袭中的生存率。为了穿透强大的反导系统,中国导弹还应该适当利用反制措施(配备红外和雷达反制装置的诱饵弹,机动式再入弹头以及多弹头导弹)。然而,随着美国诱饵弹识别能力的逐渐提升,这些反制措施的效力也会不断降低。

  目前,中国已经部署了两款洲际弹道导弹:井基老式东风-5A导弹和固体燃料东风-31A机动导弹。中国此前试射了射程达14000公里的东风-41导弹。虽然东风-5A和东风-31A属单弹头导弹,但东风-41却属于多弹头导弹,可携带10枚弹头。目前,据估计中国拥有30至40枚可触及美国大陆的洲际弹道导弹,这些导弹都是单弹头导弹,因此其弹头总数也应该是30至40枚。假设部署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拦截导弹的单发弹摧毁概率为0.3,那么拦截一枚弹头,就需要4枚拦截导弹。因此美国共需120至160枚拦截导弹。不过,一旦可携带10枚弹头的东风-41列装,美国所需拦截导弹的数量就会成倍数增长。如果中国采用了诱饵弹和反制措施,美国就需要更多拦截导弹。然而,正如上文所述,美国诱饵弹识别能力和拦截导弹效力的不断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中国的相关努力。

  中国可能对美国采取其他反制措施包括强化其水下威慑能力。与陆基导弹相比,反导系统应对潜射弹道导弹的难度更大。潜射导弹加大跟踪系统跟踪难度,缩短反导系统反应时间。中国的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舰队仍处于初生阶段,受技术问题影响,所有弹道导弹核潜艇均没有过巡逻记录。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以及“晋”级新型潜艇的列装,中国水下威慑能力无疑会得到提升。中国将部署四艘“晋”级潜艇,每艘潜艇可装备16枚巨浪-2导弹,每枚巨浪-2导弹携带一枚弹头。巨浪-2导弹还可以携带多弹头(3枚弹头),使这些导弹携带弹头总数达到192枚。然而,至少在近期内,受各种科技、人员、训练及经验等问题影响,中国不会具备有效地水下威慑力。

  美国提高反导能力的努力,会降低中国核报复能力,从而使中国的核威慑无效。这会迫使北京通过改善核力量结构,部署更多多弹头和机动弹头弹道导弹,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下手改善自身核力量。最近东风-41导弹的试射,凸显了中国对陆基核威慑力量的强调。这种导弹可触及美国大陆的任何地点,而且也是多弹头导弹,能够更有效的穿透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东风-41导弹的部署将大幅度提高中国核力量。不过,中国的最低威慑理论可能不会发生变化,其目标仍然不变,还是维持至少可向美国大陆发射少量弹头的必要力量。(战略网/叶贝茜)

  原文网址:http://www.idsa.in/idsacomments/DF-41ChinasanswertotheUSBMDefforts_ArjunSubramaniam_121112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