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隔离或封锁。尽管传统的海上隔离或封锁能够对台湾造成短期影响,但这样的行动也会使大陆海军承受极大的压力。解放军专家考虑了一些其他手段,其中包括空中封锁、导弹打击和布设水雷阻止港口出入和第三方势力靠近。大陆可能宣布驶往台湾的船只必须在大陆港口停靠接受检查;北京还可能通过宣布进行演习或在台湾港口附近划定导弹打击区域,来进行实质性封锁:这样可以有效阻止船只进出港口。中国可能会低估限制台湾周边海上交通所带来的国际压力,以及军事冲突升级的可能性。当前,中国难以进行完全意义上的军事封锁,特别是在面对第三方干预的时候。不过,从现在一直到2020年,其实施封锁的能力将会稳步提升。
有限的作战或高压选择。北京可能会为了配合公开或秘密的经济和政治活动,对台湾采取各种破坏性、惩罚性或致命性行动进行有限战。这样的作战可能包括:网络战或对台湾政治、军事和经济设施进行积极的打击。
大陆可以通过这些打击引发台湾民众的恐慌,降低大众对领导人的信心。与之类似,解放军的特种作战部队可能会渗透到台湾内部,对其基础设施或领导人进行打击。
空中作战和导弹打击。有限的短程弹道导弹打击及针对防空系统(空军基地、雷达站、导弹、太空设备和通信设施)的精确打击,可以瘫痪台湾的防御能力;使台湾地区领导人下台,或摧毁公众的战斗意志。
两栖打击。解放军已经提出了一些不同的两栖作战理论,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联合登岛作战理论。该理论强调在后勤、海军和空军的联合支持,及实施电子战的情况下进行复杂的登岛作战。该理论的目标是突破对手的沿岸防御,建立滩头堡,向台湾西海岸北部和南部的指定登陆位置输送人员和物资。之后发起进攻,夺取和占领关键目标直至夺取全岛。
解放军能够完成多种两栖作战任务,但是难以对台进行完全规模的两栖打击。虽然在日常训练中并没有公开准备,但解放军具备对台湾控制的东沙群岛或太平岛等小型岛屿进行打击的能力。解放军也具备打击沿海的马祖或金门等中型岛屿的能力,这样的行动能够证明大陆的军事能力和统一决心;同时也能获得领土,显示克制。不过,这样的行动涉及潜在的作战或战略风险,可能会激怒台湾民众,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从作战角度考虑,大规模两栖作战是操作最复杂的一种军事行动。对台进行两栖作战可能会使没有经过演习或实战检验的解放军作战部队受挫,也会招致国际社会的谴责。这些压力,加上解放军作战部队的消耗,及城市作战与打击叛乱(假设解放军成功登陆并深入岛内)的复杂性,使对台进行两栖打击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和军事风险。台湾加固基础设施及加强防御能力,也会降低北京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
中国军力报告:附录 中国军队的规模,部署位置和能力
中国长期的全面军事现代化极大改善了解放军的作战能力,使其能够进行包括“反干预”作战在内的高强度局部战争。“反干预”是指,采取一系列行动阻止外军干预中国的军事行动,使得中国能够在面对干预的情况下完成既定作战目标。中国谋求通过使用反介入/区域拒止武器,来实现更广泛的反干预战略,该战略不限局于一定地理区域或范围。
为了能够满足近期应对台海突发事件的目标,中国在与台湾相邻的各个军区部署了最先进的武器系统。尽管,中国能够通过使用这些能力应对各种地区危机或冲突,但它在全球到达或力量投送方面则没有明显的进步。除了和平时期执行打击海盗任务之外,中国海军在远海作战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经验。解放军在全球范围内新增的打击海盗等角色和使命,反映了中国一系列利益的扩大;但是,应对地区突发状况仍然主导着中国的军事投入和规划。
规模,部署位置和能力发展
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中国仍然在发展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它已经研制出了几种攻击导弹的改进型号,并对落后系统进行了升级。它还增加了编制并发展了弹道导弹防御能力。
解放军正在大量获得国产的高精度巡航导弹,而在此前已经从俄罗斯购买了大量导弹;这些包括国产的CJ-10对地巡航导弹、YJ-62反舰巡航导弹和从俄罗斯进口的“日炙”(装备“现代”级驱逐舰)和“炎日”(装备“基洛”级潜艇)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
截止到2011年10月,解放军对台部署了1000到1200枚短程弹道导弹。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在东南地区增派了导弹旅,部署了新的短程弹道导弹;并通过对现有型号进行升级增加了其射程,打击精度和载荷。
去年在回应媒体的报道时,中国证实自己正在发展DF-21D反舰弹道导弹。该导弹能够在西太平洋对大型船只,特别是航母进行打击。DF-21D的射程据估计超过了1500公里,而且该导弹配备了机动弹头。
海军。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解放军海军已经从只具有单一作战平台的部队,转变为拥有可执行多任务的现代化平台的部队。与十年前相比,中国海军的许多舰艇装备了先进的防空系统、现代化的反舰巡航导弹和鱼雷。这些不仅增加了中国海军平台的打击能力,还使其能够在远离陆基防空力量保护范围的情况下进行作战。
当前,中国海军有79艘水面主力战舰(驱逐舰和护卫舰)、50艘潜艇、51艘两栖舰和中型登陆舰,以及86艘导弹快艇。中国海军已经在海南岛完成了亚龙海军基地的建设,该基地足够容纳核动力攻击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和包括航母在内的先进水面战舰;该基地的潜艇隧道能够在不被探测到的情况下在该基地部署潜艇。
中国还在改装前“瓦良格”号航母,并于2011年开始进行海试。该航母刚开始可能作为训练和评估平台,一旦其舰载机部队形成战力,它将使中国具备从航母上起飞进行空中作战的能力。中国还可能已经在进行国产航母的建造工作,该航母可能会在2015年之后具备作战能力。未来十年内,中国可能会建造多艘航母以及附属的舰艇力量。
当前,中国已经在陆地上修建了培训舰载机飞行员的设施;不过,中国航母要想形成最低水平的战力,还要花费几年的功夫。
中国海军正在利用天波和地面波超地平线雷达,来改善自身的远程侦察能力。结合预警机、无人机和其他侦察设备,超地平面雷达能够使中国实现对整个西太平洋进行监视和侦察。这些雷达能够与侦察卫星一起对远距离目标进行定位,从而支持包括反舰弹道导弹在内的武器进行远程精确打击。
中国已经发展了能够阻止外军介入台海问题的鱼雷和水雷。据估计,中国海军拥有超过50000种水雷,其中多数是过去十年研制的。
中国还在建造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晋”级(094)最终会携带射程约7400公里的“巨浪-2”洲际弹道导弹,“晋”级战略核潜艇和“巨浪-2”洲际弹道导弹使中国海军首次具备了可靠的海基核打击能力。“巨浪-2”的研制工作一再推迟,但未来两年内可能会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中国还增加了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数量。“商”级(093)核动力攻击潜艇已经服役,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会建造五艘第三代核攻击潜艇。届时,中国的核攻击潜艇将会采用更好的降噪技术;那样的话,其利用潜艇进行侦查和封锁的能力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中国当前柴油动力攻击潜艇的主力是13艘“宋”级(039)潜艇,该潜艇可携带YJ-82反舰巡航导弹。之后出现的“元”级潜艇(039的改进型)已经有四艘开始服役,它们可能装备了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宋”级、“元”级、“商”级及未来的新型攻击潜艇都将最终具备发射远程反舰巡航导弹的能力。
目前,中国已经部署了约60艘022型双船体导弹快艇,该型导弹快艇能够携带8枚YJ-83反舰巡航导弹;这些快艇加强了中国海军的濒海作战能力。
中国海军已经装备了现代化的国产水面战舰,其中包括至少两艘配备国产HHQ-9远程防空导弹的“旅洋”级(052C)导弹驱逐舰。中国还在建造更多的该型驱逐舰;两艘配备俄制SA-N-20远程防空导弹的“旅洲”级导弹驱逐舰;至少九艘装备中程HHQ-16垂直发射中程防空导弹的“江凯Ⅱ”级(054A)导弹护卫舰。这些战舰极大提升了中国海军的区域防空能力,对中国海军在远离岸基防空范围以外的区域作战具有重要意义。
空军和防空力量。中国大陆约有490架战机可以在不经二次加油情况下对台作战,而覆盖台湾地区的空军机场能够再此基础上再容纳数百家战机的起降。此外,越来越多的新型先进战机开始进入空军服役。
2011年1月,中国的新一代战机原型机J-20进行首飞;中国希望该战机具备隐形性能、装备先进的航电设备,并配备能够满足超音速巡航性能的的发动机。
中国还在升级H-6(仿自前苏联图-16“獾”)轰炸机群,研制出了能够搭载新型远程巡航导弹,航程更远的改进型号。
中国空军一直在扩大先进远程防空导弹的种类,当前拥有多个S-300防空营;S-300是俄罗斯出口的最先进防空导弹。空军还装备了国产的HQ-9防空导弹。
中国的航空产业正在研制几种空中预警机,其中这包括Y-8平衡木和基于“伊尔-76”研制的KJ-2000预警机。
地面力量。中国拥有规模为125万人的地面部队,其中40万部署在靠近台湾的三大军区。中国一直在对其地面部队进行现代化,多数现代化都与担负应对台海突发事件的部队有关。
地面部队的现代化包括换装99型第三代主战坦克,新一代两栖装甲车和一系列火箭炮发射系统。
核力量。中国目前拥有50-75枚井式发射液体洲际导弹和公路机动固体洲际弹道导弹。此外,还拥有液体中程弹道导弹和公路机动固体区域弹道导弹。到2015年,中国还会新增CSS-10 Mod2、加强版CSS-4及“巨浪-2”弹道导弹。两艘“晋”级战略核潜艇已经服役,但配套的“巨浪-2”仍在进行测试。“晋”级潜艇可能会在未来两年内携带“巨浪-2”洲际弹道导弹,形成作战能力。
机动战略导弹的引入,对中国指挥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使他们在核导弹的部署和命令发布上面临着各种变数。例如,中国海军的潜艇在海上的通信能力极其有限,而且中国海军也没有使用战略核潜艇搭载核导弹执行战略巡航的经验。陆基机动导弹可能会面临与海上类似的指挥控制挑战。
北京有关核武器的政策仍未改变,主要是维持能够对敌人进行足够破坏性核报复所需最低限度的核力量。新一代机动核导弹能够确保中国在面临美国先进导弹防御系统,以及俄罗斯导弹防御体系时,拥有足够的战略威慑能力。
中国仍在研发能够反制美国和其他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同时还在探索培训体制及加强技术发展的体制。这些措施共同加强了中国的核力量及战略打击能力。但是,中国并未阐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会在何种情况下不适用,也未解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有条件使用核武器进行威胁。
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仍未改变:“中国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也无条件地承诺不使用核武器,对无核国家或地区威胁或打击。”
中国会继续通过加大投入发展有限的核力量,来确保能够在受到核打击后进行破坏性的核报复。(斯年)
相关专题:美国发布2012年涉华军力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