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方立华 谭依娜 特约通讯员 吴弘
高手“走麦城”带来的尴尬
初春时节,东海某海域波诡云谲,一场实兵对抗演练即将打响。
东海舰队某导弹快艇大队的舰艇编队在海上高速机动。节骨眼儿上,一艘新型舰艇主机突然熄火!危急关头,直招士官、轮机班长石晓荣沉着冷静查故障、析原因。10分钟后,机舱里重新响起主机的轰鸣声……
在演练现场,该大队大队长林明告诉记者,像石晓荣这样的直招士官,如今在作战训练一线都挑起了大梁。
然而,3年前,刚刚走进军营时,自以为知识、素质和技能都高于其他士兵的石晓荣,遭遇的却是一幕幕尴尬。
石晓荣入伍前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工作了近8年,是该公司柴油机装配车间的高级钳工,有着丰富的钳工经验和内燃机专业知识。到部队后,他在一次专业技术比武中,由于敌情观念不强,在抢修战损机器时被“炸”;笔试时,模拟战场环境,爆炸声震耳欲聋,他心发慌,手发抖,会答的题目也答错,最终连个名次都没拿上。
遭遇尴尬的并非石晓荣一个。据统计,该大队44名直招士官中,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22人,中专学历17人,均获得国家统一颁发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可是,初上演兵场,他们却接连“走麦城”。
“市场”人才与战场岗位对接
该大队党委在深入调研后认识到:不能用“市场”的人才概念和标准来看待和衡量“战场”需要的人才。直招士官尽管有一技之长,但要发挥其特长优势还需在训练实践中不断“加钢淬火”!为此,该大队先后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实行士官培养导师制。根据部队新装备训练、保障需要,制定《直招士官培养使用规定》,组织艇连主官签订帮带责任书,大队、艇连两级主官进行“1+1”帮带,打牢直招士官的军事基础;分批组织直招士官到科研院所、武器生产厂家进行新装备知识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
——探索“1+1”岗前训练模式。每个直招士官上岗前都要进行一个月的理论集训,加一个月的新装备实操训练。每周组织理论和实作考核,进行量化评比,同时,有意识地结合重大任务锤炼,把他们推到任务一线,逼着他们提高处理复杂故障的能力。
——为直招士官“补钙壮骨”。把心理、体能训练作为必修课,设置了相应的训练内容,营造逼真的战场环境,采用危险刺激、艰苦条件适应训练等方法,提高直招士官的耐受力、生存能力和自制力。
在经历最初的失败后,直招士官们纷纷给自己重新定位,苦练军事素质。
“市场”人才一旦与战场的岗位成功对接,其迸发的能量是惊人的:在去年底该大队专业擂台赛上,有一半专业的“金牌”被直招士官摘得!
让更多的人拥有“独门绝技”
2005年10月,刚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入伍的周长利给全艇官兵上了一堂装备保养课。“搞保养可不光是搞卫生,机器内部的检查调试远比外观整洁重要得多……”他一边说,一边三下五除二就把众人眼中的“宝贝疙瘩”给拆了,看得老兵们目瞪口呆。
周长利只是直招士官队伍中普通的一员。这支由地方特招入伍的士官队伍,专业涵盖钳工、柴油机装配、轮机工程等20多门技术,可谓个个身怀“独门绝技”。
俗话说:“不怕千门会,就怕一门独。”大队党委敏锐地意识到,要充分发挥这些技术大拿的“酵母”作用,带动大队官兵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积极引导直招士官摒弃地方“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传统观念,广收“高徒”,搞好传帮带,充分发挥了技术人才的辐射作用。某艇成立了以直招士官王复金为首的自修小组,艇上轮机、枪帆、电工和通信等各部门的技术能手每周轮流授课、现场讲解,每月与其他艇定期进行交流学习,提升艇员的理论、实作能力。去年一次实兵演练中,艇上4号主机喷水推进泵的冷却水管破裂,自修小组果断采取措施,不到两小时就完成了抢修。
从烟台大学轮机工程专业毕业的直招士官张刚,把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建立起了《装备小档案》,把每台机器每次运行的情况逐一记录,包括参数的改变、声音的变化等,即使是外行人,也能通过数据比对,来判定装备是否正常运行。
人才的辐射效应使众多的“一门独”变成了“千人会”,以大队直招士官群体为主体的新型人才方阵托举着大队保障力水平不断提升:艇员自修能力大幅度提升,装备故障率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