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姚忆江 实习生 濮方竹 发自广州
受访专家:
陆儒德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中国海洋学家、中国“航海日”《倡议书》拟定者
宋晓军 知名军事专家、《舰船知识》杂志编辑
李国强 中国南海问题著名历史学家、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楠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国际海洋法研究专家
维护南沙权益,出台地方法规更重要
中国可以去这些岛礁进行开发,捕鱼,采取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同时也可以制定有关岛屿管理的法律和规定,地方上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比如南海诸岛的管理法律法规等。
南方周末:菲律宾通过立法的形式加紧对南海岛屿的争夺,也给中国敲响了警钟。学者认为,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也应加强和完善海岛保护和维护的相关法律制度。你觉得,中国在海洋立法方面还有哪些欠缺?
刘楠来:中国在1992年已经明确宣布,中沙南沙西沙群岛都是中国的领土。菲律宾的做法是与中国的法律相抵触的,从国内法和国际法的角度,中国都有权进行交涉。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统治和管辖是归于海南省的行政范围内,中国也在南沙群岛行使自己的管辖权,也有派军队进驻。但是70年代以来,相邻国家先后占据了一些岛礁,中国也一直有进行交涉。要求这些国家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并提出在“主权归我”的前提下,共同开发。
中国不断地重申在法律上对这些岛的主权。因为在国际上,如果不积极反抗、交涉的话,就会被默认。
比如,中国可以去这些岛礁进行开发,捕鱼,采取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同时也可以制定有关岛屿管理的法律和规定。地方上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比如南海诸岛的管理法律法规等。
陆儒德:中国南海很多地方领海基线都没有划。但是我认为应该划,有争议是有争议,但是我们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在东海问题上,我们的态度就比较明确。
南方周末:我国和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什么还有违反宣言的事情发生?
李国强:这是中国和东盟签署的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对保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促进中国和东盟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不诉诸武力,和平解决”。这个宣言的签署为南海和平带来了契机。
此后,中国和菲律宾签署了共同勘探石油的协议,打破了中国和其他国家合作的坚冰。
但是它只是一个政治文件,没有法律约束力。一些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会置之不理。事实上,即使签署过这个宣言,其他国家也没有停止对我国的非法活动。包括越南在部分岛礁上开展旅游。
南方周末:南海资源,已成为一些国家的经济支柱了。
刘楠来:这个事情很复杂。中国一方面坚持这些岛礁所有权属于中国,也一方面尽量不影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也在外交上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交涉、抗议。周边国家并不是很认真地对待我们的政策,仍然开发,这对我国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所以我们也应该加强在南海的存在,采取措施进行开发,控制一些海域的资源,加强我们在南海的力量。
我们战略思维上存在盲点
南海问题之所以至今没有解决,除了中国海军的远洋巡逻能力还有缺陷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应该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合作。
南方周末:在南海问题上,我们的思路需要怎样的调整?
宋晓军: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要带起周围的小国,这是现代大国的发展模式。深层次来说,这是打破原来完整均衡布局的产业结构所导致 的,与周边国家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下,从心理上,对他们造成影响。如果要产业结构调整,天花板提高了,让他们搭自己的车,自然就好了。领土领海问题的争端 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关键是,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很清楚,容纳周边国家,稳定情绪,才是长久之举。
南海问题上,军事问题,是整个国家发展目标不确定的情况下产生的衍生品。倘若他们融入了我们的产业链,为我们做配套,军事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应该检讨我们的模式上的问题。我们战略思维上存在某些盲点,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合作是关键。
陆儒德: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有争议的海域占一半以上。陆地上我们为了一寸土地不惜流血牺牲,但是那么多岛流失,却无知无觉。这就是重陆地,轻海洋。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海洋观念。没有认识到海洋的本身价值。
淡化主权,否则易陷入“安全困境”
这是一个国际形象、国际地位、国际姿态问题。
南方周末:南海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未来”问题,南沙何去何从?
李国强:解决领土争端有三种途径:外交手段、军事手段和第三方仲裁(如国际法庭)。我国的立场向来是通过双边方式,至少目前不会通过 第三方仲裁加以解决。因为这里面有些历史的原因,既有一个大国尊严的问题,而且第三方仲裁未必就是公平合理的方式。国际法庭也未必会做出有利于中国的裁决。
外交手段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仅仅是声明这样的方式,谈判当中也会遇到种种障碍,还是要循序渐进,解决南海的问题和矛盾。在保证和平稳定的前提下,对双方利益都没有太大的损害,这样才能达成共识。
我国也曾取得过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中国军队也进驻了8-9个岛礁,海军也在南海上巡航,中国根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的要求,也在部分海礁上设立气象站, 在为数不多的岛礁上设立避风港,渔民也进行正常的捕捞。在石油天然气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的科学考察。但是现在的遗憾是我们进驻的岛礁还不是很多,石油天然气 的勘探和开采还没有深入。
但是现在除了中国之外,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都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进行开发。我们的油气资源大量的被外国开采了。
“岛屿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这些国家因为地缘因素,比较靠近南海,开采石油有很多便利,投资成本比较划算,而南海的油气资源确实很丰富,开采空间也很大。
从战略上考虑,中国一定不会把南海的油气资源拱手让人,也会通过多种手段开采自己的资源。
但是正因为在领海主权问题上与周边国家有分歧,中国历来希望先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再来开采。这是一个国际形象、国际地位、国际姿态问题。如果根据中国的现状来看,去开采这些资源,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不够光彩。
中国现在致力于建立和谐周边。要考虑大局,要合理科学地安排好南海的事情,是需要运筹帷幄的。
南方周末:我们在南沙都采取过哪些行动呢?我国在解决争端问题上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呢?
陆儒德:我们曾经有过军事行动,和越南的314海战,解放了西沙群岛等岛屿,我们的态度很严肃的。
但是我们国家是很爱好和平的国家,之前的军事行动也都是自卫行动。
现在中国在南沙地区的开发是很少的。中国还是主张坐下来谈,共同开发。我国爱好和平,尽量搞好邻国关系。菲律宾即使通过法案,也是无济于事的。
但是我国岛屿被占,资源被掠夺的局面近期不可能解决的,能“冻结现状”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们和越南在前几年就北部湾划了界,解决了北部湾的问题。这被称为“中国海上第一界”。这是一个大陆架上的问题,比较好办。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中国也很无奈。由于70年代我们没有有效地管理我国的海域,造成了这样的局面,造成了资源的流失。我们现在又不好采用武力,只有任由其流失。但是这些国家贪得无厌,胃口越来越大,我们只好不断警告他们。
李国强: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首先立足于外交途径。这是最理性的方式。因为通过军事手段对双方,包括双边关系都是有所伤害的。但是面对大的冲突,也不放弃使用军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