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月早些时候,英国"先锋"号核潜艇和法国"凯旋"号核潜艇在大西洋相撞,两艘核潜艇都携带着核武器。
本周《陈虎点兵》独辟蹊径,从潜艇技术层面揭开此次核潜艇相撞事件解读中的误区与盲区。
陈虎:到目前为止,关于此次核潜艇相撞事件的焦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事故发生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另外一个就是两艘核潜艇为什么会发生碰撞。
我认为,目前就这些焦点的解读存在误区和盲区。
误区一:事故属于极低概率的偶发事件
现在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此次相撞属于极低概率的偶发事件。英国海军人员对《太阳报》说,两艘潜艇驶入到如此近的范围之内,这类事件发生的几率为几百万分之一。而已退役的英国皇家海军准将、《简氏战舰年鉴》编辑斯蒂芬-桑德斯在谈及此次事故的原因时也认为这是双方的运气糟糕。
我认为,将这次相撞说成是极低概率的偶发事件是不准确的。
从表面上来看,认为相撞概率极低也有一定道理:全世界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比全球陆地面积的两倍还要大,而各国潜艇数量总和不过是400艘左右。在这么大的海洋上撒下400艘左右的潜艇,这个密度的确是相当低的。但是仔细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道理"的缺陷。
尽管世界海洋面积很大,但是适合于潜艇活动的海域相对缩小了很多。而且,潜艇在航行过程中是要通过海峡或狭窄水道的,潜艇在这些海域的密度就会相对较大。实际上,我们说的潜艇碰撞事件不仅仅是指潜艇与潜艇的碰撞,还包括潜艇与水面舰船的碰撞、潜艇与海底的碰撞,甚至还有潜艇的其它操作故障与事故。
从潜艇的操艇角度来说有一个术语叫做"垂直海峡"。我们知道,潜艇的最大潜深一般是300米左右,即使是非常先进的潜艇,它的极限潜深也不过是500-600米左右。潜艇在这样一个深度范围内航行,如同航行在一个垂直的海峡当中。
一般来说,水面舰船在通过狭窄水道、海峡时是发生碰撞危险最大的时候,如果我们把垂直海峡折算成水面舰船的海峡,就相当于一个300-500、600米宽度的海峡。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水面舰船在这样一个狭窄的海峡中航行,发生碰撞的危险确实是很大的。而潜艇只要出航,一天24小时都是航行在这样一个狭窄的"垂直海峡"中。所以,在航行过程中一旦操艇发生偏差,就很容易超出下潜极限,造成潜艇的破损。
从事实角度来看,这类潜艇的碰撞也发生过多次。比如之前美国核潜艇的撞山事件、美国核潜艇和日本渔船的相撞事件等。如果将这些事件做一个统计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每隔两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会出现一起这样的事件。这个事实和理论计算是有一定联系的。
这次事件发生后,英国专家说发生这种事件的概率是几百万分之一。我想这个统计数据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将这个概率折算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每两三年发生一次碰撞事件也是正常的。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简单的计算:如果说对于每艘潜艇来说发生碰撞的概率是几百万分之一的话,全世界400艘左右的潜艇每天处于出航状态的是100艘左右,那么每艘在航潜艇的碰撞概率就变成了几万分之一;而一年有365天,这样计算下来的话,真的是几年就会发生一次碰撞事件。而事实证明,确实是几年就会发生一次这样的碰撞事件。
还有人解释说,这种碰撞就像买彩票。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中得头奖的几率是极低的,但是,总会有人中头奖。对于潜艇相撞来说也是一样。
所以我认为,简单地用极低概率的偶发事件来描述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一个误区。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区呢?
我们看到,这种解读角度最早是出自西方海军专家之口,更准确地说是出自英法海军专家之口,而其它专家基本上都是在延续这种思路。
作为英法两国的海军专家,他们肯定希望把这次事故的影响,尤其是舆论影响降到最低,所以他们选取了最有利的数据来说明这次碰撞是极低概率的偶发事件,不足为奇,希望大家不必过分关注。
实际上,从现实和理论计算都能够说明,这种事件在正常状况下,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所以大家还是要给予高度关注。
误区二:发生碰撞的原因是先进潜艇的静音技术大幅提高
陈虎: 就碰撞原因来说,西方海军专家的主要解释是现代先进潜艇的静音技术大幅度提高,潜艇噪音极低,以至于航行时水下声呐(准确地说是被动声呐)"彼此无法探测",因此发生碰撞。
这种解读给人的感觉是英法两国的潜艇太先进了,很不得了,即使在这种极度危险的碰撞事故面前也依然傲视群“艇”。
实际上,并不仅仅是先进的静音潜艇才会具有这种低噪音的特性。
并非先进潜艇才能保证低噪音
当潜艇以低航速甚至是极低航速航行时,它的噪音是很小的,确实是很难被发现。也就是说,这种低噪音的航行状态不仅仅可以出现在先进潜艇上,即使是老式的甚至是落后的潜艇在进行极低速航行时,它的噪音也会很小,被动声呐也很难捕捉到它的噪音。 由此可见,对于先进和落后的艇型来说,潜艇的威胁都是同样存在的。
从这次相撞之后英法两艘潜艇的破损情况来看,它们相撞时的航速肯定是很低的,因为它们的破损基本上都没伤到耐压壳体。英国《太阳报》在报道中提到,两艘潜艇当时都在进行最高机密的"无声"巡逻,当潜艇进入秘密行动模式时,潜艇只是以每小时1英里的速度移动。因此,在这种极低速航行情况下,噪音很低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海洋声学传播特性也是造成"彼此无法探测"的因素之一
另外,"彼此无法探测"不仅仅是因为潜艇的噪音很低,同时也是受到海洋声学传播特性影响的结果。
我们知道,潜艇在水下航行时,雷达无法正常工作。同时,为了保证潜艇的隐蔽性,潜艇的主动声呐在一般情况下也是不工作的。换句话说,潜艇是用"耳朵"来"听"。
这和海洋生物是不同的。
我们知道,很多海洋生物的视力都很差,比如鲸鱼、海豚等,它们也是通过声音来侦测周围的情况,但是我们很少听到过它们会发生相撞。为什么呢?因为鲸鱼和海豚使用的是主动声呐系统,也就是说它们发出声波,声波碰到目标后会返回,再由它们接收。
而潜艇在航行过程中是不能使用主动声呐的,因为发声就是在暴露自己。所以潜艇一般都采用被动声呐,也就是单纯去"听"对方发出的噪音。如果对方噪音很低的话就很难"听"到了。
同时,声波在海洋当中受水文情况影响很大。表面看来,海水是一个很均匀的介质,实际上,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均匀。海水本身的温度、盐分都在发生着变化,不同深度和海域的温度与盐分都是不一样的,温度和盐分不一样就会影响海水的比重,海水比重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声波传播方向的变化。也就是说,声波并不是直线传播的,可能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等情况。正是海洋的特殊水文环境决定了潜艇声呐的不可靠性。而且,一般的被动声呐不具备测距能力,对于大多数被动声呐来说仅仅能发现在某个不太精确的方位上有某个目标,但是很难精确地探测到这个目标距离多远。这种情况下,潜艇在海洋中潜航就如同一个盲人在旷野中行走。
另外,声呐这种传感器的"虚警概率"和"漏警概率"都很高。
所谓"虚警概率"就是本来没有这个目标,但是却在显示屏上发现有这个目标,或者本来是其它目标却显示为一艘潜艇。正是因为这种"虚警概率"造成了马岛战争中出现了英国海军向鲸鱼发射反潜鱼雷的情况。
声呐的"漏警概率"也不容忽视。如果一艘潜艇已经进入到声呐的有效探测范围内,甚至已经到达距离自己很近的位置却还未被探知,这就属于"漏警"。
因此,相撞事件的发生原因包括了两方面,一方面是低噪音,另一方面是海洋水文的特性造成的声呐工作的不可靠性。
而这些情况也恰恰说明了潜艇的隐蔽性相当好,作战威力很大,而且这种作战威力并不仅仅体现在那些所谓的极为先进的静音潜艇上。所以,反潜作战至今仍是海上作战技术难度最高的一种战术作战行动。
相关专题:英法核潜艇大西洋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