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两艘载有核导弹的核潜艇相撞事件披露后,两国国内要求展开全面调查的呼声高涨。
相互视为“盟军”、各自配备先进声呐系统的两艘核潜艇,为何在茫茫大西洋中,将“几百万分之一”的相撞几率化为现实?英法等国军事专家从技术和安全体系角度给出了部分解释。
声呐缺陷
相撞事件刚一传出,外界最先产生疑问的是潜艇用于探测周边物体的声呐系统为何同时不起作用,让两艘核潜艇“静悄悄地”发生碰撞。
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援引军事专家约翰·派克的话报道,声呐系统有“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之分。“主动声呐”相当于“黑暗中的闪光灯”,通过自身发出的光波探测海底物体,“被动声呐”则在自身不发出任何信号的情况下探测。
由于“主动声呐”容易暴露目标,需要长时间自我隐藏的核潜艇往往使用“被动声呐”。不过,这又带来了新安全隐患,即在潜艇与前方物体处于近距离时,“被动声呐”的探测准确性将打折扣。
英国核潜艇问题专家约翰·拉奇认为,核潜艇执行海底巡逻任务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隐藏自己,因此可能通过关闭艇上尽可能多的设备而减少运行产生噪音,其中就包括关闭声呐。
“他们关闭能够关掉的所有设备,以橡胶外罩覆盖艇身,以吸收噪声,”拉奇说,“但可能面临的危险是,‘如果他们听不见你,你也听不见他们’。”
这一分析似乎可以解释相撞事件披露前的一段小插曲。《泰晤士报》报道,2月6日,即事件发生几天后,法国海军证实核潜艇在返航时“可能与海底集装箱”发生相撞。直到数天后与英国海军交流信息时,法方才得知撞上了核潜艇。
英国《卫报》甚至调侃道:“(相撞事件)传递出的好消息是,它证明英国核潜艇确实难以探测;坏消息是‘前卫’号太难以探测了,以至于在大西洋和法国潜艇撞上。”
体制差别
除了技术因素外,一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专家将相撞部分归因于法国与英国所属的不同安全体系。
英国一名潜艇前指挥官告诉美国《时代》周刊,为避免盟友之间的军舰和潜艇发生相撞,北约组织正沿用一种基于情报共享的交通控制系统,随时提醒成员国舰只注意任务区域内可能存在的盟友舰只。
不过,由于法国并非北约成员国,没有义务报告己方核潜艇运行位置,北约的“海上军事交警”角色在这次相撞事件中难以起到“交通预警”作用。
“这一系统为美国、英国、挪威、荷兰和加拿大服务,”担任“前卫”级核潜艇指挥官至2006年的朱利安·弗格森说,“如果你希望进入某人所影响的区域,你就得告诉他们你准备做什么,但如果你不属于北约框架,你没有必要这么做。”
法国海军发言人热罗姆·埃吕兰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证实,相撞发生前,法国没有将核潜艇位置通报北约,因为“法国将自己核武库视为防御能力的最关键部分”。
弗格森说,英法两国过去10多年的多次军事磋商均谈及有关核武器与核政策的信息交流,但沟通依然不够,尚不清楚双方是否提及共享核潜艇位置。
“相撞的现实证明,两个盟友有必要开展更多交流,”军事专家汉斯·克里斯滕森说。
后果可怕
相撞事件发生后,英法两国军方在声明中以“非常低速”、“接触”等措词予以描述,试图淡化事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不过,两国国内要求展开调查的呼声高涨。
英国《独立报》报道,英国“前卫”号与法国“凯旋”号核潜艇相撞时各携带16枚洲际弹道导弹,爆炸威力可达广岛原子弹的1248倍。虽然军方称核导弹安全没有受到影响,但相撞事件还是让外界感到后怕。
争取核裁军运动主席凯特·赫德森认为,英法核潜艇相撞是“最高级别的核噩梦”,也是冷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核潜艇相撞事件。
“两艘均载有核武器的潜艇相撞,(理论上)可能释放出巨量放射物质,将数十个核弹头散落在海底,”赫德森说。
此外,两艘潜艇体长接近两个足球场、高度相当于3层楼。英国核潜艇问题专家拉奇说,这种体型的潜艇即使以“非常低速”发生碰撞,那也属于“大冲撞”。 (徐超)
相关专题:英法核潜艇大西洋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