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权威机构发布最新全球军火巨头排行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 08:13 《环球》杂志
国际权威机构发布最新全球军火巨头排行榜(图)
俄制T-90S主战坦克已经开始大量外销

国际权威机构发布最新全球军火巨头排行榜(图)
美国最新型F-16C战机已经大批销往世界各地

欧洲公司已经向沙特出售台风战机

俄制苏-30系列战机近年来大批销往东南亚和南美洲地区

  “2007年全世界的军火贸易出口总额为242亿美元,与2006年相比减少了20亿美元。但这并不代表世界的军火贸易呈现了下降的发展态势,”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专家对《环球》杂志记者如是说。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是一个研究裁军与军备管理问题的国际机构,该所最为出名的是每年6月左右出版的关于全球军备和裁军变化的年鉴。由于军火从签约到最后供货,周期一般都比较长,仅从一年的数据是难以得出一个比较正确和全面的看法的,所以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一般以5年为一个周期,来进行判断和衡量。2007年,正是该所最近一个统计周期的最后一年。因此,2008年公布的数字将是对这一阶段全球军火贸易的一个全景展现。

  军火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商品,无论从研究报告还是销售数据来看,全球军火贸易近年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态势。从亚太到拉美,从传统大国到新兴小国,从和平区域到动荡地带,从陆上军事基地到游弋于海上的航母战斗群再到防空系统,“战争工具”的身影无处不在。

  美国一直维持着长期以来军备销售“冠军”的头衔,据统计,全球每发生5起民族冲突,就有4起冲突的有关方面得到过美国的武器装备;而俄罗斯则借助低成本优势和原有的军售传统,冲击着前者的地位;德、法、英、荷、以、韩等大小国家也不甘示弱地欲在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军火贸易的火爆,折射出世界并不安宁的现实。然而,武器能带来和平与安全吗?现实早已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武器出口背后的那只大手,所操弄的远远不只是一笔生意,它往往能“一石两鸟”甚至“一石多鸟”,它觊觎的是这笔生意背后秘而不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

  SIPRI报告中的大国军火交易

  《环球》杂志记者/刘华

  2008年3月底,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了对国际军火市场的统计报告。根据最新的数据,美国、俄罗斯和德国是世界上军火出口最多的国家。

  欧美五国占据军火市场主要地位

  这份报告称,2003年~2007年,美国在世界军火出口中所占比例为30%,名列第一,俄罗斯为25%,位居第二。此后第3位至第8位分别是德国(10%)、法国(9%)、英国(4%)、荷兰(4%)、意大利(2%)、瑞典(2%)。在军火的购买者中,接收军火最多的区域是亚洲,在2003年~2007年期间占37%,其次是欧洲(26%)、中东(19%)、美洲(9%)和非洲(6%)。

  报告指出,2003年~2007年,美、俄、德、法、英五国出售的军火占世界军火出口总额的80%,而在此前的1998年~2002年,这五个国家所占的比例亦达到82%。仅就美国而言,根据报告统计,最近5年来,美国向71个国家出售了需要登记的常规武器,总出口额约为400亿至500亿美元(根据不同标准计算)。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数字不包括未登记的轻武器、军民两用装备、军事相关的服务出口,以及按照技术转让模式许可别国生产的部分,如果加入后几种情况,美国的军火出口总额还将有很大幅度的增长。

  报告认为,美、俄、德、法、英五国在军火出口中的地位是相当稳固的,虽然荷兰于2007年偶然位居第五,但主要是因为荷兰于该年度出售了一批二手装备造成的。

  以战斗机市场为例,2007年,美国向智利、以色列、韩国和阿联酋等国出售了80架F15和F16系列战斗机;俄罗斯向尼日利亚、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出售了51架“米格”和“苏霍伊”系列战斗机;法国向希腊和阿联酋出售了27架幻影2000战斗机;德国向奥地利出售5架“台风”战斗机;而英国则与沙特达成意向,在未来数年内提供72架“台风”战斗机。签订这些大额合同所需的政治资源和工业能力,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

  特殊商品的特殊性

  SIPRI每年都会发布关于世界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的报告,其数据被学术界广泛引用。从最新的报告来看,国际军火市场并未出现大的变化,仍保留其传统的几个特征:

  首先,军火市场仍然政治色彩浓厚,超级大国、前超级大国和曾经的殖民主义强国仍在这一市场具有绝对优势。

  此次SIPRI报告显示,从销售对象上看,美国目前最大的三个军火主顾分别是韩国、以色列和阿联酋;俄罗斯军火的出口对象则主要集中于亚洲;德国为土耳其、希腊和南非;法国为阿联酋、希腊和沙特阿拉伯;英国则为美国、罗马尼亚和智利。

  由于武器的特殊性,“买谁不买谁”和“卖谁不卖谁”,直接显示了国家之间的关系亲疏。超级大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霸权,前超级大国在旧盟友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地位,前殖民主义强国由于其经济、文化联系对已独立领地的影响力等因素,往往是决定军火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美国对韩国、日本的军火出口,俄罗斯对印度和中东的军火出口,以及法国对非洲国家的军火出口,无不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反过来讲,韩日也好,印度也好,也很难从别的国家获得充足而相对可靠的军火供应。

  在这种浓厚的政治氛围中,军火贸易极易受到时局变化的影响。一项合同是否按期履约,往往并非取决于生产能力,而是取决于两国关系的变化甚至地区形势的变化。由于大国的国际地位较高,影响力较大,往往能够免于受到外界一般压力的影响,可以说有较强的履约能力。而有些国家虽然能够生产武器,但地位相对脆弱,很容易为外界施压所影响。

  其次,军火市场仍存在“惯性”。

  例如,如果一国购买了战斗机,通常也要按照武器生产国的标准建立(其实也是购买)相关的中修、小修工厂和培训设施。此外,战斗机的机载武器(如导弹、制导炸弹等)标准在东西方之间也有很大区别,俄式战斗机无法使用美式导弹,美式战斗机也无法使用俄式导弹,这有些像单反相机领域中的镜头与机身的关系。

  一旦一国开始使用某种标准的装备,再更换另一系统的武器就需要承担高昂的成本。冷战结束后,一些东欧国家虽然在政治上转向,但其军队仍大量使用俄制装备,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难以承受为军队彻底换装的巨大财政支出。

  从SIPRI的数据也可以看到,俄罗斯虽然在地缘政治上感受到巨大的西方压力,且近十年武器装备研制进程明显停滞,但其军火出口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仍然稳居第二。中东、印度等传统的俄式军火购买者,目前仍习惯于购买即使相对不那么先进的俄式装备。

  也正是为了改变这种“惯性”,最近,美国开始为阿富汗国防军换装M16步枪。此前阿富汗军队多使用7.62毫米口径的AK47步枪,子弹多系俄罗斯等国家生产,而M16所用的北约标准5.56毫米子弹多系美国自产或美国代理别国代工产品。换装M16之后,阿富汗军队在前线每打一仗,都可以为后方的美国军火公司增添一笔丰厚的订单。

  最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亚洲地区购买新装备的速度仍然较快。

  根据SIPRI的数据,东亚地区和南亚地区占整个亚洲地区接收军火总额的99%。自2003年至2007年,在全球接收军火最多的15个国家中,包括印度、韩国、巴基斯坦、日本等。其中印度位居第二,韩国位居第五,两国所购的军火占同期世界总额的13.12%。其中韩国等国是在努力拓展武器出口的同时,大量从欧美国家购买技术水平较高的新装备。

  随着近年所签新合同的交付,T-90主战坦克、F-15E和F-16C战斗机等一批新装备已经陆续进入东亚、东南亚。与此同时,日韩等工业能力较强的国家还加快了自行制造装备的步伐。虽然如今不大可能出现过去那种“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军备竞赛,但是整个地区的军备水平“水涨船高”,仍然可能增加地区大国通过实力平衡来维持地区稳定的成本。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