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备动态> 《国际展望》网络版 > 正文

台湾天弓防空导弹效能分析下(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1月20日 13:55 《国际展望》杂志
台湾天弓防空导弹效能分析下(组图)

相控阵雷达居然采用容易遭到攻击的地面拖车的机动方式,恐怕只有台湾长白雷达系统这一家。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台湾天弓防空导弹效能分析下(组图)

台湾“中科院”对外展出的长白雷达的比例模型。


1 视频部分-指挥控制中心,信号处理和C3I组件。2 相控阵天线部分-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计算机、高频信号处理电路。 3 天线收发高频部分-发射机、接收机、同步系统、空调、电源、4 敌我识别天线。 5 液压支腿收放控? onkeypress=


台湾当局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华卫星”事业,为图通过太空控测信息的搜集提高天弓系统的早期预警能力。
台湾天弓防空导弹效能分析下(组图)
 
台军在自己在天龙阵地曾成功试验天弓II型垂直发射导弹。台军认为天弓导弹在面对短程战术导弹的饱合攻击时有必要提高战场存率,将原来落后的倾斜发射方式修改为垂直发射方式便是重要一环。

台湾天弓防空导弹效能分析下(组图)
 
天弓导弹机动发射系统作战模型。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天弓II导弹已在1998年7月和9月进行了两次实弹打靶,2001年少量投产。根据美国和台湾1992年6月达成的一项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美国雷锡恩公司将提供制导系统和技术,由台湾生产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及战斗部等以改进天弓II型,这项协议经费共1.2亿美元。原计划1993年底开始研制,后因经费问题而停顿。之后台湾又同美国达成采购7套改进的防空系统火力单元(包括导弹及发射架)、雷达、作战控站和支援设备协议。以便使天弓II型到2000年具有反战术弹道导弹能力。

  ◎ 天弓III的展望

  天弓III型是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在天弓II型基础上发展的,主要发展其拦截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预计2005年投产。1998年,天弓III型在屏东九鹏基地完成了3次试射,ATBM实弹在长白雷达导引下,以4马赫速度拦截先行发射的由天弓II型改装的导弹靶,并以破片杀伤方式摧毁靶标。随后“中科院”于1999年11月16日公布,天弓III反导型于同年9月以直接撞击方式命中靶弹,这是“中科院”1996年开始的“低层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计划取得的重大突破。

  在天弓II型基础上,天弓III型导弹改用了冲压式火箭发动机,射程达到300公里。但如前所述,受地球曲度限制,超过100公里的射程对反飞机意义不大。而若天弓III型的冲压发动机无法使导弹的速度超过4马赫,则难以拦截高超音速的弹道导弹,而对于一般导弹而言,也鲜有飞这么高、这么快的,因此便是性能上的浪费。而若无法实现燃料固体化,则在后勤维护上存在相当的困难。因此,有迹象表明天弓III型的冲压发动机可能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借防空型的天弓导弹研制一种战术地对地导弹。

  目前,美国海军的“协同作战能力”(CEC)计划使用空中的预警机发现、确定目标,通过数据链可使宙斯盾巡洋舰在完全看不到目标的情况以主动导引的标准SM-III防空导弹下攻击地平线以下的目标。台湾对此很感兴趣,正在对可行性进行讨论,但要付诸实践,恐怕还是要等到2010年美国的CEC计划实现以后才能得到相关的技术转让。

  ◎ 浅析天弓的反导效力

  作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弓系统对台湾建立反弹道导弹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台湾当局企图通过参与TMD、采购爱国者PAC-3和发展宙斯盾的台湾版——天弓II系统及相关预警系统,配合已从美国购买的爱国者PAC-2型导弹和台湾正在研制的天弓III型导弹构建反导防御体系。但实际上,TMD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它的技术尚不成熟,10次高空拦截只有2次成功,对导弹的初始段、飞行段、再入段的拦截还有许多难题没有解决,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方法和公式都没有找到。再者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目前的拦截试验都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离实战还有较大距离,虽然爱国者PAC-3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拦截了多枚战术导弹,但那只是弹头和弹体不分离的早期型号,对射程远、速度大、末端弹头-体分离且伴随干扰和机动的新型战术弹道导弹,TMD要形成战斗力尚需时日。此外,台湾海峡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也会影响反导系统的发挥。而且前面提过,天弓II型系统的雷达和导弹制导方式都比美俄同型导弹更适合反导,其母型美国海军的宙斯盾雷达也多次展现了反导潜力。且S波段的探测距离远比C波段的爱国者MPQ-53雷达来得远,可以更早探测到弹道导弹,也就能延长导弹拦截的距离。但3型中唯独天弓导弹不具备反弹道导弹能力,这里面不免发人深思。其实反导的关键在软件上,可美国却偏偏不提供这些软件和算法。只要台湾能够得到有关的软件,知道如何增强导弹预测交汇点的能力以确保斜前方交汇,天弓的反导能力就能得到相当提升。否则,必须从多次的试验中积累经验,自行推算出一整套的方法,这样费时费力还费钱。难怪美国要拉台湾加入TMD为它分担一些研制、试验费用,但最后却只答应把成品(爱国者PAC-3)卖给台湾,传家之宝,何以示人?所以,台湾要想建立自己不受制约的反导体系,困难重重。

  ◎ 军事实力竞争是综合实力竞赛

  台湾本岛的几座天弓导弹阵地,掩护了大部份西部人口密集地区。台湾军方认为:天弓导弹可保持24小时战备,可同时迎战上百个目标,如解放军空军想在地面摧毁台湾机群,则势必被大量的天弓导弹消耗飞机和飞行员,台湾空军则凭借天弓导弹保存实力并获得时间遂行“战略持久”的疏散行动或“战术速决”的集结兵力,以待机反击。一言以概之,天弓导弹是“台独”分子们自保的重要法宝。但请不要忘记,防御一方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进攻方完全可以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欺骗,然后在意向不到的时间、方向上发起攻击。伊拉克的核反应堆防备可谓严密吧,照样也被以色列空军摧毁。或者在必要的时候,对这几个威胁我作战顺利展开的天龙阵地用上一些比反辐射导弹、炸弹威力更大的武器,天弓导弹纵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化为一堆废墟。

  军事实力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赛,近年来,祖国大陆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加,人均生产力持续提高,国际政治实力和军事实力持续增强,台湾纵以重金取得一些先进武器,但和大陆飞速发展的实力相比,它的军事、工业实力只有愈来愈居下风。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恐怖的海峡》中也承认,到2005年,大陆和台湾双方军事实力将持平,而到2010年,大陆将全面超过台湾!连他们的美国主子都这么认为,那么台湾陈水扁当局梦想以武力拒统,和大陆进行硬碰硬的武力竞争,这岂非痴人说梦?

  天弓导弹发展大事记

  天弓导弹的发展由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负责策划实施,最早可以上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进行多项试验性的研究后,于1982年正式开始。

  1982年3月“中山科学研究院”第二研究所正式启动“天弓”计划。

  1984年4月天弓I型红外导引型开始研制。

  1985年3月22日天弓I型导弹飞行实验弹(无战斗部和导引头)试射成功。

  1985年7月19日天弓I型导弹测试弹(无战斗部)命中靶机。

  1986年3月26日天弓I型导弹全功能战备弹(具备完全作战能力)试射成功。同年9月,《远见》杂志实地采访“中科院”,并公布了一张加装火箭推进器的早期型天弓II导弹的飞行照片。

  1986年4月17日采用红外导引头的天弓I导弹成功拦截超音速飞行的霍克导弹。

  1986年7月18日中山科学院证实天弓I型导弹的电子组件精密程度远远落后于爱国者导弹。

  1986年10月9日在台北松山机场外贸展览馆首次举办的“国防科技与兵工生产展”会场上,“中科院”展出了天弓I型导弹的四联装发射车、操控台、导弹的部分实体和连续波照射雷达。

  1987年10月11日台湾当局领导人蒋经国视察湖口“侨泰”演习,天弓导弹的相控阵雷达车首度出现。

  1988年8月17日台湾“国防部”宣布长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研制成功。

  1989年9月29日“中科院”将天弓导弹系统移交给陆军,成立实验连,天弓导弹系统全部诸元首次公开。

  1991年11月19日部署天弓导弹的天龙阵地首次在“第一届台北国际航太科技展”上公开。

  1992年1月14日美国媒体透露,美国同意向台湾出售爱国者导弹零组件。

  1992年10月28日台湾“国防部”宣布天弓天弓I/II型导弹系统开始生产。

  1993年上半年天弓导弹完成作战测试,发射7枚,命中5枚。

  1993年9月30日第一个天弓导弹连在台北县三艺区部署成军。

  1994年底第二套在高雄县大冈山担负战备。

  1996年第三套在高雄县林园担负战备。

  2000年3月天弓II型导弹进驻东引东小岛,与先前在此的天弓I型形成混合配属。

  “经过导弹制导”技术——TVM制导

  TVM(通过导弹对目标跟踪)技术是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微电子技术还不够发达,各类数字器件计算能力还不够高,体积还不够小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制导精度和提高抗干扰能力而采取的一种半主动制导体制的特殊变形。它的特点是:

  当导弹发射并被引导入雷达控制波束后,导弹上的单脉冲体制半主动导引头开始接收目标反射的雷达信号,此时导引头不处理接收到的信号,而通过下行传输线发送给制导雷达。制导雷达将它自己收到的目标回波和弹上转发来的目标信号经比较处理后,得出精确的目标方向,由计算机形成控制指令,再通过上行线传输给导弹,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并杀伤目标。这种方式将原来半主动制导体制设置在导弹上的计算系统转移到地面的制导雷达上,节省了弹上空间,减小了导弹体积。而又将指令制导体制的目标角度测量元件搬上导弹,大大提高了制导精度。TVM制导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在干扰条件下可进行被动跟踪,不测量目标距离也能通过导弹、地面雷达和目标组成的三角形解算出目标距离、方向。其次,导引头接收的目标回波信号通过下行线发送给地面TVM天线接收,在作战控制站的计算机进行精密处理,与主雷达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可测定敌方电子战活动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末制导的抗干扰能力。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波器件的固态化、小型化工艺日趋成熟,主动制导体制在技术上、工艺上和经济性上都取得了飞跃性的成果,TVM技术本身存在的系统单元数目多、结构复杂、易受干扰、制导雷达引导攻击目标数量受上/下传数据链数量限制等缺点渐渐暴露。因此,新一代防空导弹都放弃了TVM体制,转而采用主动制导。可以预计,TVM技术将像可变后掠翼技术一样,步入博物馆。(文/王小源)

  天弓系列导弹数据

  型 号天弓I天弓II(早期型)天弓II(决定型)天弓III

  410毫米410毫米(弹体级)400毫米(弹体级)/

  570毫米(助推级)420毫米(助推级)

  5.3米9.l米5.678米6米以上

  60公里(100公里)80公里200公里200~300公里

  23公里25公里25公里30公里以上

  30米30米100米100米

  发射质量870公斤1100公斤1135公斤1500公斤

  最大速度3.5马赫4.5马赫4.3马赫5马赫

  对付目标各类中低空高速机动飞机中、高空高速机动飞机中、高空高速机动飞机中、高空高速机动飞机战术弹道导弹战术弹道导弹发射方式机动式四联装全密封85度近垂直固定井式发射固定式垂直发射/机动式四联装固定式垂直发射/机动式四联装箱式倾斜发射全密封箱式倾斜发射(同天弓I)全密封箱式倾斜发射(同天弓I)

  制导体制中段指令+半主动雷达寻的中段指令+半主动雷达寻的中段指令+末端主动雷达寻的中段指令+末端主动雷达寻的(或被动红外寻的)(或红外成像末端制导)+红外成像末端制导(数据融合)

  战斗部90公斤破片杀伤式战斗部100公斤破片杀伤式战斗部100公斤破片杀伤式战斗部破片杀伤式战斗部引信近炸和触发引信近炸和触发引信近炸和触发引信近炸和触发引信动力装置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1台助推器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冲压火箭发

台湾天弓防空导弹效能分析下(组图)
 
台湾天弓防空导弹四联装发射架

  动机

  天弓自制与美国对台推销TMD背后的故事

  电子工业是当今军工产业的重要支柱。在美国政府长期投资扶持下,美国的电子工业一贯走在世界前列,在6、70年代研制多型相控阵雷达的需求牵引下,美国的固态微波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又成为了全球翘楚,而且独执西方世界电子工业标准制订权力的牛耳。欲进入微电子和固态技术领域的国家,无不需要通过美国的层层刁难。所以我国的台湾地区以及美国在亚洲的传统盟友日本、韩国才会不惜经济上“大出血”、政治上冒大不韪试探加入TMD,除开政治原因,从技术上说,就是为了分享在军、民用电子产业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的固态微波、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进而发展自己的高端电子产业。

  由于固态微波等高精尖技术的敏感性,美国对此一直采取技术封锁,台湾无法通过正常的贸易渠道获得该技术的核心部分,唯有通过与美联合构筑TMD系统,加入美国人的“反导俱乐部”,既从政治上、军事上捞取挟洋自重的资料,也能在技术上、经济上通过引进、许可证生产,再加上私下聘请前研究人员等明的暗的手段,逐步搞到固态微波、高速处理芯片等技术,提升自己的雷达研制水平。台湾的最终目标是能自行制造先进相控阵雷达系统的核心元器件,进而掌握这种可以反馈为民用,并可以左右未来民用微波、通信、电子工业的技术。最终,以此提高自身民用产品的竞争力,使军工产业的“死投入”在国民经济领域变成“活水”,为提高台湾在此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替“台独”当局聚资敛财出力。这样的打算可谓一本万利,就是不知道美国是否会傻到白将自己花了上百亿美元得到的成果轻松送人这种程度了。美国为什么放手让台湾搞天弓,难道光卖爱国者不行吗,美国是怎样通过对台湾的导弹技术援助达到控制、左右台湾高科技产业乃至政治、军事、经济走向的?我们不妨从台湾自己研制天弓各型导弹过程来分析站在“中科院”背后的美国人的真实用意。实际上,雷锡恩公司的科研人员广泛参与了天弓I/II型的研制,现在的天弓III型也有美国人的“指点”和“咨询”。从天弓系统的研制、对台军售爱国者PAC-2系列导弹到鼓噪台湾加入TMD系统这系列过程中美国的种种举措,我们可以分析出他们打的算盘:

  首先,通过拉台湾入伙,可以转嫁风险。在政治上,台湾加入TMD系统是美国加快对台武装的一大步。在军事上,台湾防空反导能力确实可以加强,增强其“武装拒统”的底气。而在经济上,则可以让台湾当回冤大头,替美国负担一部分高昂的科研费用、分担风险,一举多得。有消息称,爱国者PAC-3的主动导引头的研制工作可能由台湾分担了部分研制费用,并可部分分享其技术成果。这种做法真是一石数鸟:大幅度提高台湾防空能力又不落公开武装台湾的口实;既减轻了研制费用的压力,也可以把研制风险转嫁给台湾;还能把台湾绑在自己身边,让台湾欲罢不得,前期已经投入不斐资金,相当于在美国政府那里交了不予退还的“押金”,只有乞求美国出售爱国者PAC-3;对台湾的尖端武器研制水平也是种控制手段,一旦台湾自行研制的天弓-III取得突破进展,便可以抛出一些爱国者PAC-3的技术,或者直接出售装备,打压台湾本土科技研发力量,并通过军售从政治上对台湾进行控制,捞取经济、政治双重利益,将台湾玩弄于股掌之间。

  要了解台湾以天弓为代表的导弹工业的尴尬处境,2002年中生产天弓II型导弹的工人们因为美方“关键部件停产”而不得不也跟着放假一事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什么美国雷锡恩公司感冒,台湾“自行研制”的天弓会跟着发烧呢?因为台湾实际上只是自己设计了天弓,但不能完全靠自己造出来,所以只好“来料加工”。说到底,这一切还都是美国人的商业头脑在起作用。山姆大叔表面上大大咧咧,不甚计较,其实暗地里非常精明。这缺的“关键部件”就是固态微波器件,至于“美国停产”一说更是台湾当局的挡箭牌,挡挡公众舆论的诟病而已。其实背后掩盖的是美国乘台湾之危的恶行:先形成垄断,再产生依赖,最后抬高价格——用“元件老旧,我已停产,现转产新型器件”之说来欺负台湾。你还要买吗?要买就得为“维持生产线”出一笔银子,否则我们就不专门为你生产这种器件了。想要“有效吓阻”、武力拒统的“台独”当局能怎么办?只有一条:继续掏冤枉钱。

  回顾台湾天弓导弹的研制,可以看到,当初美国“慷慨”给台湾一点点诱人的技术,让他们自己设计出天弓来,并“自行制造”,似乎皆大欢喜。但利润最高、技术含量最高的铁氧体移相器、固态微波器件、发射机行波管等关键部件却仍在美国完成,缺了这些技术台湾也不可能自己造出什么好东西来。最后,等看台湾的天弓已经形成规模,就算要刹车停产也欲罢不能了(牵涉到现有装备的零备件保障、换装其他系统的沉没成本等诸多问题),美国再告诉台湾“以前给你的东西落后了,我们的爱国者PAC-3上已经换新的了,你也换吧?”,将台湾死死套牢。就美国挖空心思对台湾进行军工、军事体系的控制这一点上,用“狼子野心何其毒也”形容不过分吧?(文/王小源) □ 本刊特约撰述 韩东红 张泽传 廖新华

  破解长白雷达参数

  通过一些零散的资料分析一种新型兵器的基本参数和技战术性能,是许多军事爱好者常爱做的事,同时也是各国情报机关和军工部门不可或缺的任务。对于在现代战争中起到越来越大作用的雷达来说,要对其进行分析则更为复杂。由于电磁保密的重要性,各国对雷达参数都十分保密。在采用电子侦察获取敌方雷达数据之前,对新出现的雷达性能分析,最主要的就是靠由各种渠道获得的照片,根据经验进行类推。下面我们以本文介绍的天弓系统的长白雷达为例,说明如何由外观和经验入手分析雷达波长。

  雷达的性能与波长、工作频率、工作体制、导弹的制导方式乃至整个系统的体制等息息相关。从波长、频率上看,作为防空导弹的相控阵雷达,需要同时具备搜索目标、跟踪目标和照射目标的多重功能,其工作频段是一个很窄的范围,因为首先要考虑跟踪精度问题,又要兼顾搜索目标的快速性,还要考虑信号衰减、地(海)面境面反射等诸多问题,因此在这种种限制下,世界上绝大部分照射/制导雷达的工作频段都落在了从1厘米到5厘米这个狭小的范围内。波长越短,测量精度可以越高,但是相应的受地形起伏、噪声杂波等自然界影响越大。所以,在精度和抗干扰以及整个系统综合性能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取适当的波长是每个雷达总体设计师的要则。美国宙斯盾系统选择10厘米波段为工作频率,就是因为作为舰载雷达,首先要考虑消除对反低空目标影响较大的海面镜面反射杂波,然后再解决测量精度的问题。而天弓系统的总体框架和设计思路取自宙斯盾,那么对长白雷达的分析自然就可以比照宙斯盾了——采用10厘米波段的可能性也比较大,然后再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这也算是个经验公式。

  如果从雷达工作体制和导弹的制导体制上看,实际上宙斯盾-标准和爱国者两种防空导弹系统的设计原理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分析天弓时,也应该注意个中差别。宙斯盾的相控阵雷达首先是一部目标搜索雷达,因此选用了10厘米波段,在制导精度上打了折扣。因此其制导体制是由相控阵雷达负责搜索发现目标,截获、引导导弹进入末端制导后交班给专门的照射雷达,然后半主动的标准导弹在照射雷达控制下进行攻击,此时相控阵雷达不再管导弹。而爱国者的相控阵雷达则首先是一部制导雷达,优先考虑制导精度,故其波长选用5厘米波段,可全程引导导弹进行TVM制导。而天弓I型的制导体制和宙斯盾完全一样,在相控阵雷达之外又配属了照射雷达。天弓II由于导弹的进步,采用了主动导引头,因此取消了照射雷达。也就是说,对于末端精度问题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话,对于长白雷达采用10厘米波段推测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当大体的范围决定了之后,我们就可以用专业知识来精确推算长白雷达的波长等性能了。

  无论雷达采用什么体制,是相控阵的也好,是普通天线的也好,有一点是一样的:对目标跟踪时对角度分辨率的要求远高于搜索状态。而大部分雷达的工作波长是单一的,在设计之初便已固定无法更改,无论设计师在后期采用什么办法提高雷达性能,都无法脱离这个基础。因此,按照雷达方程,在波长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增大雷达有效孔径、缩小雷达波束宽度才能提高角度分辨率。

  在跟踪截获目标时,雷达对方位和高低角精度的要求是一致的,早期跟踪、照射雷达天线都是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由于相控阵雷达的波束是靠众多的移项器所迭加而成的,因此在水平和高低上都必须有足够数量的阵元才能形成波束、满足跟踪精度。通过分析照片上的天线阵概略尺寸,就可以推出单个移相器的尺寸,进而得出天线阵面内移相器的总数。然后即可估计出雷达的工作频率(由于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和数学计算,在此不作详细推算)。当年美国的爱国者和苏联的S-300系列分别问世后,双方的情报部门都是根据媒体公开或私下流传出的照片,用这种方法分析出最初的有关S-300和爱国者的频率的。长白雷达的也如是。

  在推测出波长之后,还有诸如工作体制、制导体制等进一步的详细性能,这些参数的分析则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在此不再详述。

  导弹术语解释

  杀伤区 防空导弹战斗部能够杀伤目标的有效威力区,按测试方式可分在地面静止时测得的静态杀伤区和在飞行中实测的动态杀伤区。一般现代采用非触发引信的防空导弹的动态杀伤区为围绕弹体中轴旋转的一个圆锥或圆柱面。而静态杀伤区为一个球体或半球体。

  倒置接收机 正置接收机和倒置接收机的说法是按照雷达接收机对目标信号处理时对频段选择方式的一种分类方式,前者在处理目标回波信号时,最前面级接收的频带宽,越往后面级处理时频带越窄。而倒置接收机则在接收、选取信号的最前面级上固定一个很窄的频段宽度,只有满足这一范围的信号才能够进入接收机,这样有利于选取特定的信号,减少干扰。现代导弹的雷达导引头多半采用倒置接收机,如AIM-7、AIM-120、R-77等都是采用的倒置接收机。

  脱靶量 导弹需要抵近目标的最近距离。这个值一般由导弹战斗部的杀伤半径决定。

  指令制导 依靠地面雷达求测目标诸元后形成控制指令传输给空中导弹,控制其飞行状态的制导方式。

  瞄准式干扰 干扰机在获取了雷达工作频率的比较精确的范围之后,进行的集中能量于其工作频段内的干扰方式。

  烧穿距离 由于雷达回波信号功率大于干扰信号功率而致使干扰机发射的干扰失效的最大距离。

  过载 雷达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量超过了其可以处理的流量达到饱和,而无法正常工作,也称“烧穿”。

台湾天弓防空导弹效能分析下(组图)
 
装备天弓防空导弹的天龙固定式发射阵地

  天龙阵地

  由于台湾地区纵深狭小,长白雷达又越野能力低下,支援系统复杂,动起身来惊动不小,难以进行机动部署,只好采取固定阵地部署,台军称为“天龙阵地”,天弓导弹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采用发射井发射的防空导弹。根据1994年“第一届台北国际航太科技展”现场展示的模型,天龙阵地采取地下式部署方式,采用垂直发射箱型系统,将天弓I/II型导弹混合部署在内,数个这样的垂直箱型发射系统,就可容纳一个导弹连全部导弹。台军已至少部署一个下辖6个导弹连的天弓导弹营,即6个天龙阵地。其中有一个天龙阵地设在金门外岛东引岛,以增加“防空纵深”。另在东部佳山基地也可能有一个天龙阵地以防备来自太平洋上的进攻。

  天弓I/II部署情况

  导弹型号天弓I天弓II

  阵地位置高雄县大冈山/

  高雄县林园/

  马公/

  台北县三艺区/

  /台中

  东引东小岛东引东小岛

台湾天弓防空导弹效能分析下(组图)
 
中国1999年10月国庆大阅兵上展示的战术地地导弹

  对抗天弓导弹制导系统的可能措施

  天弓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采用相控阵制导雷达,提高了整个武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对其采用一般的干扰手段效果较差,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办法是有的。对于连续波半主动制导的天弓Ⅰ导弹,可首先采用间断开关的速度偷引干扰其导引头,然后乘机直取其照射雷达,以多模导引头的反辐射导弹配合其他制导方式的空地导弹突击,再以无人驾驶反辐射飞机摧毁相控阵制导雷达,可有效对付天弓I型系统。

  而对主动导引的天弓II型导引头可先用多架飞机挂载间断开关瞄准式(或回答式)噪声干扰方法,形成多辐射源复合干扰,压制其相控阵雷达。再配合前向投射的箔条,在导弹与目标间形成箔条云,干扰导弹的导引头和引信。随后进行反辐射攻击。台湾军方对天弓II型导弹的宣传都强调其大射程,但实际上考虑到地球曲度影响,防空导弹射程超过100公里以上便难以打击低空战机。因此攻击机可采用“视距外攻击战术”,在距离天弓阵地数十公里外跃升到地平线以上,锁定位置后发射远程空对地导弹,再躲回地平线以下,即便长白雷达低空侦测能力再好,也只能拦截空对地导弹。就算发现稍纵即逝的战机,发射了导弹之后,当天弓II型导弹能飞到战机位置,也早已失去目标踪迹——天弓II型主动导引头只有20公里的探测距离,等它飞到目标先前出现区域时,对手早已脱离了。

  此外,从系统对抗的角度看,天弓系统在作战时一般先靠强网系统为其指示目标,确定目标诸元后再开机捕捉,因此也可采用干扰强网雷达和预警机的办法,使其反应时间变长,或迫使长白雷达提前开机,暴露自己,便于反辐射攻击。

天弓I/II部署情况     
导弹型号  天弓I  天弓II 
阵地位置  高雄县大冈山 
  高雄县林园 
  马公 
  台北县三艺区 
  台中 
  东引东小岛  东引岛东小岛 
上一页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军事频道推荐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诺曼底登陆
台湾军力专题
警用装备展
国防电子展
中英军演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