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海峡两岸专题 > 正文

研究两岸问题 陈孔立《观察台湾》的启示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2月23日 17:14 人民网

  陈子帛

  中国大陆蜚声海内外的台湾问题专家陈孔立,最近出版了新作《观察台湾》。书中所录大部分文章均写于2000年3月台湾首次政党轮替之后,截至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论为止,是作者在“听其言,观其行”期间对台湾内部情势以及两岸关系的观察与思考。

  两年前撰写的文章,两年后才得以出版,显见大陆对涉台研究文论审查的环节很繁复,过程漫长,更显《观察台湾》来之不易。长期以来,陈孔立在观察和研究台湾问题时始终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不受任何主观预设的政治框框所限制,并努力探索卓尔不群的真知灼见。拜读这部著作之后,这一特点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

  台研领域北派与南派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之后,台湾问题的研究成了大陆的“显学”,各种研究机构纷纷出现,各类学者、专家亦崭露头角并各显锋芒。

  在海外,人们一般将大陆的台湾研究机构分为北派和南派。北派的立场比较接近官方,言论比较强硬,在某些特定的历史阶段或重大的政治事态发展过程中,较多表现出咄咄逼人的鹰派色彩。

  而南派的台研机构,大致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包括上海、福建等地。其中,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是成立最早的台研机构,研究人员均有长期的学术训练,对台湾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研究比较扎实。加上和台湾只是一水之隔,习俗相近,言语相通等地缘条件,所以,厦大台研所在掌握和了解台湾资讯、研究和探索台湾问题等方面,被普遍认为比较实事求是。

  与北派相比,南派的观点不容易被中南海决策层所接受。但由于勇于探索、求真务实,因此,在南派中地位突出的厦大台研所,被海外和台湾各界视为佼佼者。

  《观察台湾》通过宏观和微观的观察,对一个特定阶段的台湾政治发展和两岸互动过程进行了论述。书中有些文章是在有关事态发生当日、并在大陆官方表态之前写的。观察心得是即时的,新观点是“自己的”,即全为作者的个人看法。这就和大陆、甚至海外某些华文媒体上的一些政治应景文章显得不一样。因为,后者是授命的、奉命的、被动的、貌似“伪官方”的,甚至还喜欢借助于所谓“不愿透露姓名的官方人士”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当然,陈孔立的这种研究风格,不只是他个人的,同时也是南派学者们矢志追求的境界。可以说,在实事求是研究台湾问题方面,陈孔立是这种学术态度和研究方法的集大成者。在《观察台湾》一书中,其认真探索的精神和独立的主见俯拾皆是,堪为大陆后来学者们效仿的楷模。

  作为知名的台湾问题学者,陈孔立始终如一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和形形色色的分裂主张。但是,对原则立场的坚持,并没有妨碍他客观研究错综复杂的台湾政治形势和两岸关系。从《观察台湾》的内容上,大致可以归纳出作者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模式的若干特点。

  坚持原则与实事求是

  首先,凡是出现新的情况、新的动态,就要观察是否有新的特点。要和以往的情势进行比较,研究这些情况和特点有没有新意,有没有进步,并尽可能利用所掌握的资讯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解读。陈孔立的基本出发点是,希望所写的文章有利于两岸关系的改善,极力避免导致双方进一步对立和敌视。

  其次,对任何新的情势和发展事态,都应该有自己的看法。诚如作者在书中以及其他场合反复强调的那样,“没有自己的看法不写文章”。而作为一名负责任的研究者,所有的观察、分析和研究都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应刻意揣摩和迎合官方或上级的旨意,更不要为了媒体的能见度,而去写一些未必能反映官方立场、但却能哗众取宠的文字。

  可是,在大陆和海外,那些既对自己不负责任,又无助于增进两岸了解和沟通的文章,却是屡见不鲜。在这种不负责任滥觞的氛围里,陈孔立的研究态度、立场、宗旨和出发点,就显得更加可贵。

  更值得一提的是,陈孔立始终认为,研究台湾问题的学者和从事对台工作的官员,都应该对台湾和台湾人民有真实的感情,要学会用台湾人的眼睛去观察,用台湾人的心去感受,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台湾,了解台湾人在想什么。这种设身处地的态度是必须有的前提。如果大陆学者和官员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决策和落实决策的过程中,因主观臆想而导致的误判和失误就会减少很多。

  有影响的独立见解

  再次,细读《观察台湾》中的文章就会发现,作者“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陈孔立在观察和研究台湾问题时,敢说不同的话,敢提不同的见解。例如在台湾政党轮替之后,他对台湾当局某些具有进步的表现照样大胆地予以肯定。至于大陆、台湾官方与民间一些似是而非的看法,陈孔立也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判断。

  作者特别强调,应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对于台湾方面的善意,即使只是蛛丝马迹的改善迹象,也应该予以“正面解读”。在大陆特定的政治氛围下,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陈孔立却做到了。虽然有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由于他善于对大量信息进行研究和总结,因此,他的一些观点和结论均有预见性,符合台湾的客观实际,因此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例如,2000年3月台湾大选结束之后,陈孔立就一再强调,希望陈水扁在就职讲话中提出“四不”。在陈水扁于当年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讲之前,陈孔立亦提出,希望台湾当局能够“向一个中国靠近(靠拢)”。2002年,他又提出陈水扁正在推行一条“危险的边缘路线”,也不断提出“凡是为改善两岸关系作出努力的台湾各界人士,两岸人民一定会欢迎和支持他们”。这些观点都是非常难得的。

  与鹰派不同调

  汪道涵先生和大陆一些对台研究以及决策部门的人士,对陈孔立择善固执的坚持和苦口婆心的建言是了解的。陈孔立的努力也许还会引起大陆内部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但他对此是坦然的。为表明心迹,作者在《观察台湾》中收入三篇学术论文。

  其一,坚决拥护和平统一方针,即使在两岸关系出现紧张,大陆出现一面倒的“武力统一”呼声,以及在“长痛不如短痛”、“迟打不如早打”的言论甚嚣尘上的情况下,陈孔立仍然坚定不移地支持和平统一。在海内外被广泛转载和报道的《和平统一的十大好处》一文,就集中反映了这个观点。

  其二,对民进党执政之后的台湾政治动向,作者坚持客观分析,该肯定就肯定,该批判就批判,而不是将所有政治现象一概视为“文化台独”而予以全盘否定。在《台湾“去中国化”的文化动向》一文中,这一研究态度得到完整的体现。对于台湾日益复杂和变数极多的动向,陈孔立也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陈孔立的学生散布海内外。对于老师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想、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锐利的笔锋、鲜明的观点和坚定的原则立场,他们都感到由衷的敬重和钦佩。厦大台研所现任所长刘国深认为,《观察台湾》是一名年逾古稀的知名学者的精要之作,也是后来者研究台湾政局变迁的历史证言。笔者深以为然。

  《联合早报》

  相关专题:海峡两岸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