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并肩战斗凝聚起教研室奋进力量,为何她成为了团队“定心丸”?
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文职人员李晓叶——
她的课堂为啥有“魅力”
■李宝臣 牛子孺
主人公心语
要想建功立业,就得始终盯着目标努力奋斗,即使遇到困难挑战,也要初心不改、信念不移、劲头不松。
“虽然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制作的无人机投弹装置反响不错,但在投弹精度方面还可以再提升一下……”仲夏清晨,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军用机器人俱乐部的成员们,认真聆听某教研室主任、文职副教授李晓叶的见解,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不愿错过任何知识点。
今年年初,李晓叶牵头组建该俱乐部。“李主任的课堂似乎有种魅力,吸引着大家一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俱乐部成员、文职人员常永乐感慨道。
加入文职人员队伍初期,看到身边同事都很优秀,常永乐有过本领恐慌,担心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会。“部队是成长成才的大熔炉,只要立足本职努力奋斗,每个人都能够发光出彩。”李晓叶的一番话,让常永乐坚定了信念。
几年前,李晓叶刚任主任时,教研室的文职人员占比过半。按相关规定,只有通过试讲并获得讲师资格的文职人员才能上台授课,而不少文职人员经验不足,被“拦”在讲台外。如何让这些同事尽快胜任岗位,是李晓叶面对的一个现实难题。
当时,为进一步对接战场需求,推动战斗力向更高层次跃升,教研室根据上级安排推出一门新课程。那段时间,李晓叶开启了“白加黑”模式——一方面,她受领新课程授课任务,虽然课程内容与所学专业跨度较大,但她没有畏难,经常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制作课件,有时一待就是一整天。经过不懈努力,她的试讲通过了督导组专家的审核,新课程如期开课。另一方面,为使教研室工作顺畅高效运转,李晓叶逐个谈心,逐人制订发展规划,通过以老带新等方式帮助新入职教员尽快走上讲台。
只有大家劲往一处使,形成凝聚力,教研室的建设发展才能蒸蒸日上。一次,李晓叶接到通知,上级要组织高职教员领衔团队课程教学比武。在教研室进行动员时,有文职人员感到,和那么多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同台竞技,自己胜算不大,便有些打退堂鼓。
“比武是教研室整体战斗力的体现。要想建功立业,就得始终盯着目标努力奋斗,即使遇到困难挑战,也要初心不改、信念不移、劲头不松。”李晓叶的鼓励让不少文职人员燃起斗志,大家纷纷表示要投身攻关,争取在比武中拿到好名次。那段时间,教研室高速运转,大家针对授课节奏、课件设计、语音语调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比武那天,3名教员自信从容走上讲台授课,赢得评审专家好评。当主持人宣布他们获得比武一等奖时,整个教研室沸腾了。“并肩战斗的过程让大家心贴得更近了,真正体会到部队大家庭的感觉。”一名文职人员说。
“主任,我有个想法……”几个月前,一名俱乐部成员向李晓叶提出“利用3D打印技术为学员毕业综合演练助力”的建议,引起了李晓叶的兴趣。她立即带领俱乐部成员共同研究,将目标瞄准无人机投弹装置、无人车烟雾释放装置等。最终,他们的成果被应用在毕业综合演练中,得到了导演组的认可。
一路前行,一路奋进。在别人看来,李晓叶的荣誉光环很耀眼——校区首届“最美校区人”、个人三等功,所在教研室被学院评为教学先进单位,教研室某课程获学院精品课程立项培育……前不久,她又带领俱乐部获得第十八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河北省选拔赛团体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个人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面对荣誉,她始终头脑清醒:“成功从来不会从天而降、一蹴而就,努力奋斗是成才捷径,我的奋斗之路还很漫长。”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高原深处,火箭弹呼啸而出……高原深处,火箭弹呼啸而出……
- 2025年8月16日
- 23:26
- 南部战区
663
航行警告:渤海莱州港军事活动
- 2025年8月17日
- 01:26
- 央视网
613
俄乌称继续击落对方来袭空中目标
- 2025年8月16日
- 08:16
- 央视新闻
526
推荐新闻
- 【 新闻 】 爆料:美航母将“被迫”减至10艘
- 【 军事 】 欧洲最大空军演习启动,俄反应强烈
- 【 财经 】 顺丰连陷“保价赔偿之争”!
- 【 体育 】 莱万当选世界足球先生
- 【 娱乐 】 冯小刚辟谣病情恶化放弃治疗:谣言总...
- 【 科技 】 年薪涨2个月,互联网人:@老板,懂?
- 【 教育 】 指导研究生亲力亲为 这位教授为何火了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