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萌虎鲸| 划破太平洋上空的弧线:洲际导弹如何试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萌虎鲸】
暌违整整44周年,自1980年东风5号导弹打靶南太平洋以来,中国终于再次进行了洲际弹道导弹的全程试验飞行,并一举打破了自己的射程纪录,成为我国有史以来射程最远的已服役导弹型号。
和当年580任务提前数天发布新华社公告不同的是,本次试验飞行“先打后奏”,当国防部在9月25日上午公布消息时,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都猝不及防,深感震惊。
飞翔的东风中国军网英文版
导弹和核武器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这场人类浩劫留给世界最重要的武器遗产。火箭强大的运载能力和“30分钟到达全球任意位置”的敏捷性,以及核武器的小型化和威力的提升,两者的结合强大到深刻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和人类的历史走向。
基于洲际弹道导弹核威慑体系的建立,让各拥核国进入了无时无刻的核大战风险中,却诡异地因为对于这一巨大风险的认知,大战反倒得以避免。其中可靠的核反击手段就是一种对敌人强大的威慑。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正是中国依仗的核反击利器。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中国长期以来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坚持将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这句话中国官方不但多次表述,甚至在本次试射完毕后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由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再次予以强调。这说明我国并不追求核致胜,也不想主动挑起核军备竞赛,发展导弹核武器是为了建立可靠的核反击能力。
实际上这不光是嘴上说说而已,现实中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尽管很早就意识到其重要性,中国导弹核武器的发展却是非常坎坷曲折的。
早在1965年,我们就定下了“八年四弹”的发展方略,尽管已竭尽所能统合一切力量,通过集成化攻关,用尽可能平缓的技术跨度以“小步快跑”的方式从中近程导弹跨越到洲际弹道导弹,但由于种种原因,本该在1972年左右完成的洲际弹道导弹开发一直拖到1986年才完成全弹定型,定型后的首批产品于1989年才生产完成,实战部署拖到上世纪90年代。而直到1995年东风5号甲定型时,才完成了1965年时中央专委定下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指标。
以东风22、东风31为代表的第二代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更是一波三折,中间经历了项目取消、更换总师、泄密案、时间拖延和连续发射失败等一系列波折,最终东风31号远程洲际弹道导弹于1999年8月2日试飞成功,并在当年的国庆阅兵上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东风31号首次试飞成功的消息,是580任务和本次试飞以外唯一的由国家媒体官宣的洲际导弹试飞消息。东风31射程按照中国标准也不足以称得上洲际导弹,还是自其改进型东风31甲,二炮部队才迈入覆盖美国大部分国土的门槛。
东风5号在上世纪60年代末设计之初是非常先进的导弹,直接瞄准美国大力神II和苏联R-36导弹的技术标准,在一些子系统上,比如制导系统甚至做到了超越。但到了90年代,从投掷性能、勤务性能、特别是最重要的抗毁伤能力上,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标准。其部署的导弹不但易损,而且数量还非常有限。尽管在东风5号阵地的选址和设计上,我们下了不少功夫,但面对国际上最新一代,极为精确、弹道可选且威力巨大的核导弹时,还是难堪大用。实际上,美国一些具有官方背景的智库不止一次公开发布对东风5号发射井的打击方案,显然他们完全不把这些上世纪90年代二炮工程兵的奇迹工程放在眼里。
具备东5A级别射程的东31A入役时,已经到了21世纪初。此时,我们通过加强的山体洞库(即所谓的“地下长城”)和具备有限公路机动能力的东31A从无到有,获得了二次核打击能力。其基本原理是,敌方尽管可以使用多枚核武器攻击可识别的洞库入口和一些周边设施,但面对上百数千米的花岗岩山体本身,人类这点核武器当量是纯粹的蚍蜉撼树,而核导弹发射车则静静地隐蔽在山体隧道深处可能带有隔震设计的部分里,蛰伏等待着核反击的命令。
敌方的大当量核武器可能造成隧道入口处数十或上百米的坍塌,但是只要有掘进设备,总可以从内部挖出一条通道。当完成掘进时,导弹发射车就开出洞库,快速机动至预先设置和标定好的发射阵位打出导弹,完成核反击。
这种“从地库中冲刺”的部署方式构成了初代核反击力量社交媒体
“地下长城”模式是非常优秀的抗一次打击手段,其本身原理是利用大自然的伟岸来彰显人类发明的渺小,但它有几个严重的缺陷。首先,就是核反击速度太慢。因为一旦敌方的核弹头将隧道入口炸塌,从内部掘进出来需要很长的时间,而敌方完全有时间根据多种侦查手段来决定是否要进行二次打击。第二,是这类挖空一座山的导弹洞库工程量太大,和能打出来的反击导弹数量不成正比,性价比低。
第三,就是东风31A只有单弹头能力,这就决定了可以打出去的核弹头的上限。先不谈弹头数量少容易被敌方拦截这种担忧,如果敌方丧心病狂地采用核致胜的逻辑,尽管遭到你的核报复,被摧毁了几座大城市,但它通过核优势几乎毁灭了你的工业和大量城市人口,而敌方国家本身并没有出现瘫痪。一旦出现了这样的“诱惑”,那么核反击手段就会失去威慑力。
或许在中国还没有成长为庞然大物时,我们还能用这种少量核反击的逻辑去遏制这种思维;但现在中美已处于白热化竞争,“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也会大幅增加。
这正是发展以东风41为代表的第三代洲际弹道导弹的目的。新型导弹配合大规模建设的发射井和无依托公路机动TEL,可以大幅增加导弹的基数。再叠加独立分导弹头(MIRV)技术,一箭多弹,一面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使得敌方要消耗更多的弹头来打击你的核武器;一面抬升核反击的数量和质量,使得敌方不再有侥幸心理,知道如果贸然发起核打击,必然会遭到等量的核报复,从而最大程度地慑止战争。
但是,东风41是很新的武器,尽管已经测试了十几年,但以我国一直以来的洲际导弹开发周期来看,现在还处于服役初期,数量暂未达到支柱的级别。所以当前火箭军的核武库里,从二代洲际弹道导弹改进而来的2.5代,以东风31AG为代表的导弹就是当前阶段的绝对主力。虽然仍未改变单弹头的布置,但其通过提升发射车的通过性能,增加无依托发射能力,提升射程并增强突防能力。在等待东风41起量的时候,它是一款完全堪用的武器。这样,本次全程试射选择抽检东风31AG系列导弹也就是十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推荐新闻
- 【 新闻 】 以总理:中东没有以色列“长臂”不及之处
- 【 军事 】 欧洲最大空军演习启动,俄反应强烈
- 【 财经 】 顺丰连陷“保价赔偿之争”!
- 【 体育 】 莱万当选世界足球先生
- 【 娱乐 】 冯小刚辟谣病情恶化放弃治疗:谣言总...
- 【 科技 】 年薪涨2个月,互联网人:@老板,懂?
- 【 教育 】 指导研究生亲力亲为 这位教授为何火了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