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鸿鹄志,至所未至

鸿鹄志,至所未至
2024年06月20日 15:41 航空工业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原标题:鸿鹄志,至所未至

  6月12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陕西西安成功首飞。

  以需求为导向

  在HH-100身上有着这样一组性能指标数字:最大起飞重量2吨、商载能力700千克、满载航程520千米、货舱容积4立方米、最大巡航速度300千米/时、最大使用高度5000米。

  这组数字是研制团队在项目立项阶段对物流用户需求和运行场景展开深入调研后论证得出的。这些指标之间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密切关联,要求设计团队达成全系统层面的平衡与兼顾,即在HH-100的设计上达成“最优解”。

  这个“最优解”背后,是既算性能账,也算经济账。比如,目前HH-100动力选用的是活塞发动机,性能足够用,同时更具巡航经济性、使用成本更低。如果要将该机的商载能力指标定得再高些,或者航程更远些,那么势必要使用更大功率的发动机,这就会带来采购成本、使用成本的攀升。不止于此,机翼的翼展还要更大、起降时需要更大的滑跑距离,会让HH-100无法在更多小型机场上使用,限制了未来支线物流应用中的灵活性。

  以极致求最优

  HH-100的设计始终遵循将“货运”这一主要功能做到极致。围绕支线物流、高商载用途,造就了HH-100方方正正的机体、双尾撑尾翼和规整的货舱空间,以利于物流运输中货物、货盘的快速进出货舱与转运。HH-100的货舱与机体间采用快速拆装的模块化设计,可快速分离的货舱,既能有效实现空地联运,还可根据不同用户需要更换不同的货舱,满足货物不同温度、压力、供氧等运输需求。

  HH-100机翼下的发动机短舱外形、机翼与机身的结合处、前后机身外形等整流更显线条的流畅,从设计上将减阻做到了极致,进一步提升巡航经济性。上单翼、双尾撑尾翼的设计,则保证了出色的低空飞行性能。

  HH-100的机体研制实现了轻重量与低成本的设计思想,结构设计简单可靠且传力直接。在这款机型上,先进复合材料应用比例超过35%,实现了国内首次采用10米级大尺寸共固化复合材料加筋机翼壁板、大尺寸复杂外形共固化整体机头罩等多项领先技术。复合材料的应用不仅实现了机体结构轻量化,还可提供诸如抗疲劳、抗振、耐腐蚀、耐久性和吸透波等其他传统材料无法实现的功能特性,极大地提高HH-100使用效能,降低维护成本。

  ▲复合材料技术在HH-100上的应用,达到了国外同类先进机型技术水平。  ▲复合材料技术在HH-100上的应用,达到了国外同类先进机型技术水平。

  架起空中支线物流网络

  HH-100成功实现首飞。但飞起来,还要飞得安全,这同样是HH-100在设计之初就定下的目标:高可靠性、可以高频次地起降执飞物流运输。具备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能力、在低温、高湿等多样化地域场景下的使用能力。

  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组成,除了备受关注的、完成首飞的无人飞行器平台外,另一重要部分便是指挥控制系统(地面站),链路规划席位、任务规划席位、飞行控制席位分列其中。无人机飞手正是在“地面站”中操控HH-100完成首飞。而HH-100的起降和飞行既可全程由自主飞行控制系统来完成,也可依托人工操控。

  不止于此,依托高可靠性任务规划系统,未来地面站中的一个机组即可同时指挥、操控多架HH-100的飞行,并可实现智能化组网,将物流的信息、空管的信息、飞行的信息进行融合,智能化地为每架HH-100分配货物、制定飞行计划。而随着更多的HH-100飞起来,它们也将连成“空链”(Air Link),架起一张可覆盖祖国大江南北的低空、高速、无人的空中支线物流网络。正如HH-100机身上印着的“至所未至”那般,使货物通过“网络化的智能空中运输平台”高效安全地运送到所要达到的地方。

  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的研制,采用了“主机+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的快速开发模式。航空工业西飞民机依托在“新舟”系列飞机气动力设计、结构设计上取得的成果,加快HH-100的研制进度、降低研制费用,同时依托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两个创新中心,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相关企业协调创新,推动无人机研发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HH-100的机体结构、系统成品等,除了由航空工业内部单位参与配套,还有着民营企业的支持,参与了机翼、发动机短舱的部件制造。这样的协作,既是航空工业西飞民机成熟供应链体系与生产保证体系的体现,更是我国工业制造能力整体实力的缩影。而这些能力与实力也将在HH-100设计定型后转化为快速生产交付能力,将这款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投入批量生产,更好服务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进入无人运输领域的切入性产品,HH-100的首飞成功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吨级商载的无人货运系统上的研制能力得到了检验,所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和积累的相关经验,为后续2吨级、5吨级、10吨级及以上系列化产品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将紧抓低空经济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无人机研发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无人机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