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一周军评:俄罗斯飞机比乌克兰导弹好使,然后呢?

一周军评:俄罗斯飞机比乌克兰导弹好使,然后呢?
2024年06月02日 09:31 观察者网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原标题:一周军评:俄罗斯飞机比乌克兰导弹好使,然后呢?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俄乌战场上俄军继续在以每天一两公里的进度在东部战场上向前推进,乌克兰将其大量兵力抽调至北线准备在哈尔科夫发起反击,使得他们更难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抵挡俄军的前进。

  但西方舆论的关注点,则不在这些战线的变动上,而是放在乌克兰对俄罗斯后方纵深区域的反击。随着马克龙和朔尔茨见面时放话要允许乌克兰使用西方制造的远程武器打击俄本土,这就更是成了焦点。这真的那么值得关注,还是又是西方媒体转移视线的传统伎俩呢?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

  目前俄乌双方总体态势,仍是双方沿着漫长的战线,近乎平摊兵力进行死磕。俄军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境内的进攻仍在持续,不过每次的攻击目标仅是夺取战线上一小块地区,以至于在近期的俄乌战报里“微区”成为了常见的名词(俄语中类似中文“小区”的概念),乌军总体上难以抵挡俄军,原因也是很简单的。

俄乌战场上的小规模动态战的平衡,演变成了总体的静态战。俄乌战场上的小规模动态战的平衡,演变成了总体的静态战。

  正如我们之前说过,俄乌战场上的“静态阵地战”其实是由大量的小规模进攻和小规模反击组成,由于战线漫长,双方兵力又都达不到在如此漫长战线上进行大规模运动战的标准,所以每次投入营级规模的进攻是常态。这就意味着冲击没有后劲,只能满足于打下一个阵地,等待敌人同等规模兵力的反冲击,挡住之后巩固阵地,再考虑下一步进攻,而无法如同多年来苏联军事教科书上的概念,在敌人战线上打开缺口,然后以高度机动性的装甲部队冲进去向敌人纵深发展。如此你来我往,最后形成了一条看似静态的战线。

  但是这种小规模攻防的平衡在乌军兵力日益捉襟见肘、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下,就无法维持了。由于乌军将整条战线上的预备兵力基本都抽调到了哈尔科夫方向,试图夺回俄军前一阶段打出来的几个突出部,导致整条战线上乌军几乎无法组织反冲击。

  可以说限制俄军前进速度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乌军的反扑,而是俄军自身的因素,也就是部队组织能力、后勤能力。我们已经说过俄军的作战能力在2022年战争爆发后令人大跌眼镜,不仅是缺乏新质作战能力的问题,而是“传统艺能”也丢得差不多了。除了南部军区的少数经历过多次实战的部队,大部分部队已不具备组织大规模长距离突破穿插的能力,单是自己长距离行军就会丢盔弃甲,更何况还要面对乌军的反击。

  经过两年战争磨砺,俄军如今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要求它一夜间恢复穿插突破、机动作战的能力,只怕俄军总参谋部也会觉得过于乐观。

  当然俄军显然也在谋划着一些什么,就和当初库尔斯克战役一样,现在看来俄军仍将选择后发制人,也就是等对手发起进攻,将其攻击动能和预备队牵制住之后,再发起后手进攻。

  目前国际军事观察家都在关注红军城,理论上来说,这可能是俄罗斯解决乌东战事的一个标志性目标,因为它的地理位置过于重要,一旦易手,乌克兰将失去维持东部战事的后勤能力。

由于乌克兰2022年的反攻和这次俄军进攻都没有涉及到哈尔科夫城市本身的易手,所以还不能说是第六次或第七次哈尔科夫战役。由于乌克兰2022年的反攻和这次俄军进攻都没有涉及到哈尔科夫城市本身的易手,所以还不能说是第六次或第七次哈尔科夫战役。

  但红军城显然是个相对长远的目标,如果企图一举夺下,那就类似于2023年乌克兰企图在扎波罗热大反攻中一举推到马里乌波尔。

  所以俄军仍在缓慢向前推进,即使乌军已经在战线上屡屡出现主动放弃一些阵地的情况,俄军也没有贸然发起大规模进攻。

  此前,观察人士通常推测乌军手中可以机动作战的兵力目前也就是数万人,其数十万大军中的大部分是要“填线”的,也就是将整个战线支撑起来;而真正能够机动救火的兵力,在动态平衡下,始终维持着几万人。但目前的报道称,乌军已经向哈尔科夫方向集结了40-60个营,也就是2-3万人,即使不是全部救火队,也是大部分了。

  换言之,俄军如果能以目前在哈尔科夫北方投入的不到5万兵力,顶住乌军的这一波反击,那么乌军又要面临失去机动兵力的情况,那就是俄军发起大规模攻势的时候了。实际上到现在,乌军每次大的败仗,基本都是出现在机动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反过来俄军也是同样。

  而对于乌军来说,胜利的希望也是存在的,不说收复失地,只要他们这几十个营的兵力能够给俄军施加足够的压力,逼迫俄军把战役预备队动起来,就可以算是胜利。因为这足以让俄军的大规模进攻又被迫推迟到下一个季节了。

对于美国来说,由于现在正在采购PRSM导弹作为新的战术导弹,老旧的ATACMS提供给乌克兰并不心疼。对于美国来说,由于现在正在采购PRSM导弹作为新的战术导弹,老旧的ATACMS提供给乌克兰并不心疼。

  这就要看俄军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在战线上拿不出太好“成绩”的乌克兰,此刻除了加紧准备反攻哈尔科夫,能吸引“国际观瞻”的事情就剩下“认知战”领域了。近期乌军使用从美国收到的ATACMS导弹、海马斯火箭炮、风暴阴影导弹,加上新到货的GBU-39滑翔炸弹,对俄军进行攻击,尤其是对克里米亚半岛上的俄军目标进行攻击。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既没有减少俄军扔到乌克兰阵地上的滑翔炸弹,也没有限制住俄军在战线上的推进。这种行为与其说是企图取得军事上的效果,不如说是在表演给国际上看。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军事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热门推荐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